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妊娠子痫前期(PE)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建立疾病区分模型并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特征代谢物。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入院的孕妇共45例,其中PE患者(PE组)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25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PLC-MS)分别检测PE组孕妇分娩前、分娩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标本,筛选出差异性特征代谢物并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妊娠PE组血清代谢轮廓模型,共筛选出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14-甲基十六烷酸、二十二酸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26,23内酯共5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且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和14-甲基十六烷酸3种物质在PE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代谢轮廓模型具有很强地区分PE患者分娩前后及正常孕妇的能力,筛选出特征代谢物能够反映PE患者代谢水平的变化趋势,为PE的预测、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妊娠子痫前期(PE)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建立疾病区分模型并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特征代谢物。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入院的孕妇共45例,其中PE患者(PE组)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25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PLC-MS)分别检测PE组孕妇分娩前、分娩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标本,筛选出差异性特征代谢物并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妊娠PE组血清代谢轮廓模型,共筛选出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14-甲基十六烷酸、二十二酸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26,23内酯共5种差异性代谢产物,且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LPC 18:0、LPC 22:6和14-甲基十六烷酸3种物质在PE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代谢轮廓模型具有很强地区分PE患者分娩前后及正常孕妇的能力,筛选出特征代谢物能够反映PE患者代谢水平的变化趋势,为PE的预测、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碳代谢中甲硫氨酸循环相关代谢物胆碱、甜菜碱、二甲基甘氨酸、甲硫氨酸和氧化三甲胺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档,规律产检的双胎妊娠孕妇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非PE组(138例)和PE组(37例)。采集孕妇孕中期空腹时外周血,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HPLC-QqQ MS)进行代谢物定量分析。比较PE组与非PE组的基本特征和血浆代谢物浓度的差异。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血浆代谢物相关的PE相对危险度(RR)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E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1)与非PE组比较,PE组高龄孕妇比率较高,甜菜碱浓度较低,胆碱浓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oisson回归分析示,在校正全部混杂因素的模型中,孕妇胆碱水平与PE风险均呈正相关(RR>1,P<0.05),随胆碱水平的增加,PE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Ptrend<0.05);甜菜碱水平与PE风险呈负相关(RR<1,P<0.05),随甜菜碱水平增加,PE发生风险呈下降趋势(Ptrend<0.05)。血浆二甲基甘氨酸、甲硫氨酸和氧化三甲胺水平与PE发生风险无相关性。(3)Poisson回归分析示,血浆甜菜碱/胆碱比值最高时,PE发生的相对风险最低(RR 0.32,95%CI 0.14~0.75)。二甲基甘氨酸/甜菜碱比值在第三分位时,孕妇发生PE的风险升高(RR 2.53,95%CI 1.01~6.32)。(4)PE预测方面,联合一般危险因素和甲硫氨酸代谢物的AUC为0.80。结论:孕中期母体胆碱和甜菜碱水平与DCDA双胎妊娠PE的发生有关,为早期预测及干预PE提供了新思路,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并探索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亚甲减)与脂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行定期围产保健并分娩的妊娠期亚甲减孕妇(30例)与正常孕妇(3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液相质谱色谱分析(LC-MS)技术对孕妇血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脂质代谢物,并用KEGG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胆碱、甜菜碱、蛋氨酸、二甲基甘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92例及其胎儿的临床资料, 采集双胎妊娠孕妇的空腹血(采血孕周中位数为18.9周),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仪对血浆中的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广义估计模型分析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双胎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 使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胎儿生长超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92例双胎妊娠孕妇中, 66例(72%)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绒双羊)双胎妊娠, 26例(28%)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双羊)双胎妊娠。5种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在各基本特征分层的双胎妊娠孕妇中的比较显示, ≥35岁孕妇的血浆胆碱和甜菜碱水平均较高, 与<35岁的孕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双胎妊娠孕妇血浆甲基供体及相关代谢物水平与新生儿生长指标的相关性:校正混杂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妊娠合并甲减(57例)或亚临床甲减(20例)分娩孕妇77例,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79例作为对照,分析三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嗣产儿结局.结果 3年间我院妊娠合并甲减的患病率为0.74%,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0.26%,凡呈逐年升高趋势.妊娠合并甲减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3191.8±659.4)g和(3301.9±423.1)g,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24.6%)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12.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4 %和2.5%)(P<0.05).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各项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即使经过治疗,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孕妇小于胎龄儿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仍增加.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充分治疗是改善妊娠结局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家族是孕期母体脂质代谢的关键酶,通过水解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和磷脂以释放游离脂肪酸,使母体的脂质转运给胎儿。多项研究表明,子痫前期(PE)孕妇体内多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并与ATGL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中孕期孕妇头发(简称母发)中的代谢物以寻找特异性代谢分子。方法:纳入21例ICP孕妇和21例正常健康孕妇,分别采集早、中孕期头发,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相关代谢分子检测。结果:两组间共鉴定出164种代谢物,早孕期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仅2种(P<0.05),而中孕期有19种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17种代谢物在ICP组增加,2种降低。中孕期的甘氨酸(glycine)是唯一满足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1,P<0.05]的代谢物,其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755。经过筛选的5种中孕期差异代谢物在7条通路有明显富集现象,包括乙醛和二羧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硫胺素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其中,甘氨酸参与了5条代谢通路的功能调控。结论:作为ICP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中孕期母发样本中的差异代谢物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力,中孕期母发的甘氨酸是最有潜力的差异代谢分子。头发代谢组学的兴起将为ICP的机制研究及诊治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体外受精(IVF)患者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代谢差异物,探究其与卵母细胞的关系,从卵泡液代谢组层面阐述年龄影响生殖功能的机制。方法:对191例IVF患者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21~27岁47例,28~34岁74例,35~41岁41例,42~48岁29例。采用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将卵泡液样品分别在正离子、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得到四组间差异性物质质荷比。根据得到的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得到与其相匹配的分子式,鉴定出差异物,把这些差异物通过KEGG聚类分析,指向差异通路,鉴定这些差异物质涉及的代谢通路和所指向的化合物。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卵母细胞质量及数量呈下降趋势,期间伴随卵泡液代谢物变化,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脂质、激素、维生素等。下调物15种:6-氧代己酸酯,L-苯丙氨酸,脯氨酸,十六烷酸/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油酸,硫酸脱氢表雄酮,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6∶1),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0∶4),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0∶3),25-二羟维生素D3,5-去氢表甾醇,27-羟基胆固醇,5-胆甾烷-3α,7α,12α,23,25-戊醇;上调物3种: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8∶3),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8∶1),13,14-二氢视黄醇。结论:女性生殖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减退,期间伴随卵泡液代谢物变化,从卵泡液代谢组学层面揭示了年龄影响生殖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相关蛋白水平在子痫前期(PE)及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孕妇,分成A组(PE孕妇)、B组(妊娠合并CKD孕妇)和C组(正常孕妇)。比较三组孕妇血压、24 h尿蛋白、分娩孕周、β2微球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的血压、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 0.05),而分娩孕周明显低于C组(P 0.05);A组的血压、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05),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B组(P 0.05);B组的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P 0.05)。A组和B组的24 h尿蛋白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分娩孕周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转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A组孕妇的24 h尿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E与妊娠合并CKD孕妇中的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为PE与妊娠合并CKD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蛋白Z(PZ)、蛋白Z依赖蛋白酶抑制剂(ZPI)及其他凝血指标[蛋白C(PC)、蛋白S(P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HD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HDP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25例)、子痫前期组(PE组,35例),另外选取健康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未孕妇女30例作为正常未孕组。比较各组血清PZ、ZPI及血浆PS、PC水平,研究其与HDP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HDP的诊断价值。结果:①HDP组的血清PZ、ZPI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正常妊娠组高于正常未孕组(P<0.05),血清PZ、ZPI水平与HDP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7和-0.444,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95%CI:0.853~0.948)、0.759(95%CI:0.676~0.841),最佳诊断截断值分别为31.52 ng/mL和14.54 ng/mL。②血浆PS、PC在HDP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P<0.05),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C水平与HDP呈负相关(r为-0.304,P=0.000),PC对HDP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108.08%,AUC为0.677(95%CI:0.586~0.769)。血浆PS水平与HDP无相关性(P>0.05)。③HDP组2个亚组相比,PE组血清PZ、ZPI水平均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而2组血浆PS、P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PZ、ZPI及血浆中PS、PC水平,可以及早地发现凝血指标的异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最大程度减少HDP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孕前肥胖的GDM孕妇(A组)、32例孕前非肥胖的GDM孕妇(B组)、36例正常健康孕妇(C组)的血清Omentin水平;同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糖、脂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GDM孕妇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3组孕妇血清Omentin水平A组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检测569例GDM孕妇及1221例正常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根据结果将两组孕妇进一步分为甲减组、甲亢组、正常组,比较各组的流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GDM组:甲减91例(1例临床甲减、90例亚临床甲减),甲亢64例(14例临床甲亢、50例亚临床甲亢),正常414例;对照组:亚临床甲减113例,甲亢36例(3例临床甲亢、33例亚甲亢),正常1072例。GDM组的TPOAb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vs 8.6%,P0.01)。GDM-甲减组的TPOAb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GDM-正常组(P0.01),GDM其余各组间及对照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的流产、早产率高于甲功正常的GDM孕妇及甲功异常和正常的非GDM孕妇;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亦高于甲功正常的GDM孕妇和甲功正常的非GDM孕妇。其中GDM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的流产、早产率高于单纯GDM孕妇及单纯亚临床甲减孕妇(P0.01),GDM合并甲亢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甲功正常的GDM孕妇(P0.05)。结论:GDM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GDM孕妇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母儿风险大。临床应重视孕妇特别是GDM孕妇的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14.
张焱  胡娅莉  孟奎  张葵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679-683,F0003
目的:应用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PS/PC)微团反复静脉注射诱导妊娠小鼠胎盘形成广泛性微血栓,观察是否引起孕鼠高血压、蛋白尿、胎仔宫内生长受限等子痫前期(PE)样表现。方法:随机将27只妊娠ICR鼠分为2组,造模组于妊娠5.5~16.5天,连续尾静脉注射PS/PC 1mg/d,对照组则同期注射生理盐水0.1ml/d,观察两组的收缩压、尿蛋白、胎盘重、胎仔重、死胎数、血小板计数、血浆AT-Ⅲ含量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并分析胎盘、肝、肾等脏器纤维蛋白沉积和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表现出高血压(124.06mmHg vs 96.75mmHg,P<0.005)、蛋白尿(622.02mg/L vs273.29mg/L,P<0.005)、胎仔宫内生长受限(0.998g vs 1.182g,P<0.005)、死胎发生率增高;胎盘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但肝、肾未发现类似改变。造模组还表现为血浆AT-Ⅲ含量降低(87.71mg/L vs 155.81mg/L,P<0.005)、D-二聚体含量升高(2.87mg/L vs 0.27mg/L,P<0.05)及血小板数量下降(83.94×1010/L vs 111.28×1010/L,P<0.05)。结论:PS/PC微团静脉注射能诱导ICR孕小鼠胎盘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引起ICR孕小鼠PE样表现,故胎盘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可能是PE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这是一个新的从胎盘病理和止血功能方面研究PE病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SH、FA、Hcy表达水平,分析母婴结局与TSH、FA、Hcy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控制组与未控制组、不良妊娠结局组与正常妊娠结局组TSH、Hcy、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TSH、Hcy均与FA呈负相关关系(P 0.05),Hcy与TSH呈正相关关系(P 0.05);(3)控制组胎儿窘迫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未控制组(P 0.05),控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出现TSH、Hcy、FA变化,监测三指标水平能为甲减诊治和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待产分娩的141例单胎妊娠的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NP,39例)、子痫前期组(PE,79例)、妊娠期高血压组(NIH,23例)。检测3组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3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周围血管阻力(SVR)、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净射血时间百分率(ET%)的变化。结果:(1)PE组TSH水平较NP、NIH组明显增高(P<0.05);PE组FT4水平与NP、NIH组无明显差异(P>0.05);(2)PE组与NP、NIH组相比TP、ALB明显降低(P<0.05);PE组与NP、NIH组相比TC明显增高(P<0.05);PE组与NP、NIH组相比TG无明显改变(P>0.05)。(3)PE组与NP、NIH组相比:HR明显降低(P<0.05),SBP、MAP、SVR、DBP、SVRI明显增高(P<0.05)。PE组与NP组相比:ET%、CO、CI明显下降(P<0.05)。(4)TSH与TC呈弱正相关(r=0.259 7,R^2=0.002,P<0.05)。TSH与TP和ALB呈弱负相关(r分别为-0.222 5和-0.367 2,R^2分别为0.011和0.134,P<0.05)。FT4与TP和ALB呈弱正相关(r分别为0.171 3和0.233 8,R^2分别为0.029和0.054,P<0.05)。(5)TSH与MAP和SBP呈弱正相关(r分别为0.195 4和0.198 2,R^2均为0.030,P<0.05),FT4与ET%和HR呈弱正相关(r分别为0.166 2和0.175 7,R^2分别为0.027和0.030,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故有必要在妊娠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查;TSH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TSH的变化可为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和前置胎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80例APS孕妇,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妇3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以及比较APS合并前置胎盘孕妇与单纯前置胎盘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APS组的前置胎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S合并前置胎盘组的早产发生率、1分钟Apgar评分、羊水污染、产时出血量较单纯前置胎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PS孕妇的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以及早产、产后出血等较正常孕妇及单纯前置胎盘孕妇显著增高,早期诊治APS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年间双胎妊娠发生率及双胎妊娠并发症变化趋势,分析双胎妊娠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24例)、2001年(87例)及2011年(287例)双胎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年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各300例、900例及29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分娩孕妇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率逐年增长。双胎妊娠孕妇主要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双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低体重儿及新生儿转科率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P0.05)。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的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贫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与1991年、2001年相比,2011年双胎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子痫前期(PE)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胎妊娠增加了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调节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脂代谢调节水平及其异常调节情况。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317例正常孕妇,分别测定不同妊娠周数的血脂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选取产前规律检查的正常孕妇54例,分别于孕10~14周,20~24周及30~34周测定血脂代谢水平。并随机抽取孕周相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正常孕妇77例与重度子痫前期77例进行1:1配对研究,比较血脂代谢变化。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TG、TCHO和LDL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但FFA和HDL水平并未随妊娠的周数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重度子痫前期TG和FF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HDL水平下降(P<0.05);FFA/HDL和LDL/HDL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FFA/TG、FFA/LDL及FFA/TCHO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肝功损害组的TCHO和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脂质代谢调节异常,具有损伤作用的FFA增加,而具有保护作用的HDL下降,FFA/HDL比值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正常的血脂代谢平衡发生变化,FFA增加可能在重度子痫前期脂质代谢异常调节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HPV潜伏感染是否改变了阴道内酸性环境及阴道菌群,进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了解妊娠晚期HPV潜伏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产检的孕妇312例,孕28~30周。进行问卷调查,取阴道分泌物及宫颈分泌物检测滴虫、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及HPV;检测阴道pH值,按照HPV DNA是否阳性分研究组与对照组,追踪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晚期HPV DNA阳性发生率45.51%(142/312),感染高危型23.08%(72/312),低危型16.67%(52/312),高危型与低危型混合感染18例,发生率5.77%(18/312);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病率15.06%(47/312);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1.28%(4/312);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29.81%(93/312)。研究组孕妇阴道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间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晚期HPV潜伏感染与低文化水平、吸烟因素及首次性生活年龄小有关(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分娩方式相似。结论:妊娠晚期HPV潜伏感染与阴道内酸性环境改变相关,增加了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且可增加胎膜早破发生。对围生期妇女行生殖道感染筛查,尤其是HPV、BV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