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熊伟  孔庆平  徐良涛 《纺织器材》2006,33(Z1):56-61
通过对清梳联各工序与短绒率、棉结间关系的描述,详细地分析了清梳联影响短绒率、棉结的主要因素是清花工序的工艺流程、清花各工序打手的速度、打手的形式、清梳联不同制造厂、不同型号、梳棉机刺辊、锡林、盖板速度、盖板根数、棉箱内给棉和开棉罗拉、固定盖板、除杂装置、吸风除尘装置等;阐明了当今清梳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清梳联今后改进的方向,用试验和数据说明了减少清梳联梳棉条短绒率、棉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清梳联工序降低成纱棉结的改造措施。分析了清梳联设备的特点。在清棉工序中采用FA100A型多功能气流塔代替TF45A型重物除杂器,增加1台凝棉器,增强了排除短绒、尘杂的能力;将JWF1102型单轴流开棉机的矩形刀片打手改造成V形弹性角钉,解决了落白和除杂效率低的问题;对梳棉机托棉板进行打孔改造,起到清除短绒、棉籽皮和杂质的作用;在梳棉机机前增装盖板清洁螺旋毛刷,对盖板针布进行深度清理,确保了盖板针布的清洁度。认为:结合清梳联系统设备的具体特点,针对性采取技术改造措施,可提高清梳联系统的除杂效果,降低成纱棉结。  相似文献   

3.
清梳联对纺纱短绒率、棉结等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清梳联各工序与棉结、短绒率间关系的描述。分析了清梳联影响短绒率、棉结的主要因素是清花工序的工艺流程、清花各工序打手的速度、打手的形式、清梳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型号、梳棉机锡林、盖板、刺辊速度、盖板根数、棉箱内给棉和开棉罗拉、固定分梳板、除杂装置、吸风除尘装置等,阐明了当今清梳联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清梳联今后未来改进发展的方向。用试验和数据说明了减少清梳联短绒率、棉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清梳过程中棉结与短绒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对AFIS纤维测试仪与传统目测方法就半制品棉结含量的测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棉结含量在清梳加工过程中的一般演变情况。通过对C4型梳棉机与棉结相关的主要工艺性能分析及与FA201型梳棉机的比较,提出盖板倒转是C4型梳棉机在高产量、高喂入品棉结含量情况下生条棉结数优于FA201型梳棉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好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优选较小而合理的盖板入口第一点隔距。对棉结的处理,排除比梳解更有利。高产梳棉机应注意在主梳理区之前增强棉结和短绒的排除。从棉结及纤维损伤的角度看,高产梳棉机锡林转速在381r/min、刺辊转速在1099r/min时增速仍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型清梳联纺机采棉的工艺技术措施。介绍了JWF1213型梳棉机的技术特点以及纺新疆机采棉的配棉、流程配置、上机工艺参数。分析了各工序半成品棉结和短绒率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生条和成纱质量指标;总结了清梳联纺新疆机采棉的工艺措施和注意事项。认为:应根据新疆机采棉含杂高的特点,清棉多排杂,落棉隔距适当偏大掌握,各部打手速度均宜偏低选择;梳棉机适度分梳,多排短绒和细小杂;优化清梳联各联机前后供棉参数和发挥好自调匀整的作用,以保证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指标满足纺纱要求。  相似文献   

6.
清梳联流程配置与棉结和短绒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通过对纺纱工序中棉结、短绒产生规律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了清梳联工序对棉结、短绒的影响 ,用分梳度理论阐明了清梳联工序中棉结、短绒的成因和控制办法 ,提出了清梳联工序有效控制棉结、短绒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国产短流程清梳联的适纺性能,针对清梳联半成品中短绒增量高的问题,分析了清梳联各单机短绒变化趋势,找出了短绒高的原因及工艺配置遵循的原则.通过在开清棉采取降低打手速度、放大打手~尘棒隔距等措施;梳棉机优化分梳隔距、速度、台时产量等工艺参数配置,结果较好地控制了生条短绒增量,提高了生条分梳质量,使清梳联所纺C 14.5 tex、CJ 9.7 tex品种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梳棉机工艺配置与生条短绒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探讨梳棉机工艺参数与生条短绒率的关系.分析了短流程清梳联中短绒率增加的原因,对短绒增加较多的FA221B型梳棉机的刺辊速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刺辊与分梳板隔距、刺辊与锡林隔距、锡林速度、盖板速度、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固定盖板隔距、出条速度进行了优化试验,优选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使生条短绒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认为刺辊速度的增高和给棉板隔距的减小是短绒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短绒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分析了清梳联短绒增加较多的原因,提出了清梳联工序有效控制短绒的措施,认为应采取“连续喂棉、薄喂轻打”措施,减少纤维损伤;同时注意开松梳理适度,排除结杂和减少短绒兼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80年代以来几种引进和国产清梳联中开清棉机械的主要特点和性能,椁清梳联中开清棉工序开花、除杂强度与半成品质量的关系,开清棉工序与棉棉工序的合理分工以及在开清工序增加预开清能力以减少短绒和棉结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清梳加工过程对杂质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周宇  王兟 《棉纺织技术》2002,30(10):9-12
借助于乌斯特纤维测试系统,对立达清梳系统和国产清梳系统的半制品杂质数量进行了试验。揭示了棉纺清梳加工过程中杂质数量的演变规律。证实在生产中立达清梳设备除杂分工与国产设备确有显著区别。发现粗梳纱的单纱强力与生条含杂粒数显著相关。讨论了C4型梳棉机锡林速度、刺辊速度、输出速度与生条含杂粒数的关系。指出立达精梳系统的Mono型轴流开棉机、Aerofeed型给棉机和国产系统的A092AST型棉箱给棉机对半制品杂质含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纤维梳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刺辊、道夫速度及锡林与盖板隔距,研究了聚乳酸纤维梳理工艺,探讨了不同梳理工艺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条棉结数量受梳理工艺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刺辊速度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刺辊转速、刺辊与给棉板隔距、锡林与盖板隔距等工艺参数研究了PTT纤维的梳理工艺,探讨了不同梳理工艺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不匀率随梳理工艺变化而显著变化,锡林与盖板间隔距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续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途径.对梳理工艺路线、针布选型、梳理工艺参数配置、生条质量测试以及实际生产中梳棉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指出:梳理工艺的核心是处理好充分梳理与控制短绒这对矛盾.应准确把握"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路线,结合企业实际,合理配置梳棉机生条定量、速度、梳理隔距及单产水平.健全必要的测试手段控制好梳棉生条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严格工艺上车,解决好梳棉机落后机台问题;同时关注棉花质量对梳棉质量的影响,在重定量工艺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生条质量、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单纤维平均梳理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单纤维平均梳理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工艺实验揭示了不同梳理工艺条件下,单纤维平均梳理力对生条中棉结和短绒的影响,并根据单纤维平均梳理力推算了锡林齿条前角其余角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6.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current equipments and technologies, unequal animal fiber length damage happened in the semi worsted proces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according to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semi worsted spinning equipment, the analysis of fiber length damage occurred mainly in the carding and drawing process of semi worsted, carding and drawing process equipment modification on the key point of the fiber damage, the modified FB219 carding machine used the first wool after the cotton combing mode, low loss fiber length,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short hair. FA306 drawing frame used the slippage draw and reduced the gauge,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short haired, improve the yarn eveness. Based on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products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unequal animal fiber yam quality is improved greatly, the spinning equipment process is better after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分梳板工艺对生条质量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两档刺辊速度、三种不同刺辊与刺辊下分梳板隔距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刺辊下加装分梳板能提高生条中纤维平均长度,有利于减少短绒;在大多数情况下,加装分梳板能减少生条中的棉结和带籽屑棉结,但对杂质去除不利;在刺辊采用820 r/min速度、刺辊与分梳板采用1.0 mm隔距时,有利于全面提高生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国产清梳联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扼要叙述了国产清梳联技术的发展及目前推广的国产清梳联生产线的主要形式,介绍了引进清梳联和国产清梳联的生条质量和成纱质量情况,指出清梳机联质量考核的首要指标是生条5m重量不均率及其合格率、5m重量偏差合格率,其次是生条条干CV%。国产清梳机经过不断完美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其余条质量水平较好的已经达到了引进国际知名厂家清梳联设备的质量水平,且适纺品种范围广,纺纱质量好于传统清棉-梳棉工艺。经过分析。  相似文献   

19.
提高C 22.4 tex转杯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C 22.4 tex转杯纺针织纱的纺纱工艺。分析了C 22.4 tex转杯纺针织纱生产中的要点,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料,清棉合理配置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和棉结增加;梳棉采用"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提高梳理质量;并条合理牵伸分配;转杯纺工序选用适当直径和凝棉槽角度的纺杯,控制转杯、刺辊速度、选用合适的捻系数及接头时间参数等技术措施,使22.4 tex转杯纱条干均匀,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