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血脂异常病人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个性化量化指导,对112例血脂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干预.[结果]干预后,病人血脂异常防治的知识水平、饮食评价、有效运动量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量化干预,可有效提高干预对象对非药物干预的依从性,提升血脂异常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病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手机食谱软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门诊饮食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糖尿病手机食谱软件,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两组脱落病例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病人血糖和血脂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糖尿病手机食谱软件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为指导的运动治疗对出院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控制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与管理,试验组采用授权理论为指导糖尿病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达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运动治疗,在改善病人血糖、血脂控制水平,提高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达标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伸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经系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院的11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微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微信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病人的饮食控制、合理用药及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相对较好,坚持运动、健康教育行为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健康行为依从性好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健康行为依从性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开展微信随访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用药、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但用药及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出现了下降趋势,而运动及健康教育行为的依从性较差。因此,要不断完善微信随访的延伸服务,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改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6个月后、12个月后病人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实验组病人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12个月后与对照组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护理干预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常规护理组对比,护理干预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护理干预组出院3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并可改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下的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饮食教育管理,观察组病人实施行为转变理论下的饮食教育管理。实施6个月的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人饮食依从性、血钾及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血钾和血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饮食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饮食依从性,有效控制血液中血钾和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6例,完成31例)与对照组(纳入36例,完成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糖尿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开展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饮食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病人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及血钾、血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饮食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饮食健康教育可提高终末期肾病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改善病人的饮食行为,有助于血钾、血磷维持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4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自我管理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卢靖  孙秀敏  曲晶 《山西护理杂志》2014,(10):3512-3514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4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自我管理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 FBG、2hPBG、HbA1 c、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及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4例,两组药物治疗方法基本均衡,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饮食处方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饮食行为、体重控制、空腹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知识、行为得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重、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干预处方能帮助糖尿病病人建立正确的饮食行为,有效控制体重,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杨春燕 《全科护理》2015,(6):511-512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对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再次住院的2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同时采用阳性强化法干预饮食行为,并对实施前后饮食治疗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阳性强化法后,符合糖尿病饮食行为由实施前37.5%提高到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阳性强化法后,饮食不良行为与实施前相比明显减少,其中进高脂食物的不良行为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甜食、进餐不定时定量及多食3种不良饮食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性强化法能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5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教育和慢性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干预方法。比较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病人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病人血糖监测频率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可以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个体化饮食治疗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探讨饮食治疗的合理方法。[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个体化饮食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个体化饮食治疗组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营养均衡原则,计算每日所需要的食品交换份后设计简单易用的糖尿病食谱,每周发放1次,进行饮食控制及监督。比较两组干预前及1年后病人血糖、血脂、BMI及饮食习惯情况。[结果]个体化饮食组血糖、血脂控制及健康饮食习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个体化饮食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师与社区护士联合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与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签约4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签约5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门诊随访治疗及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营养师和社区护士联合实施社区饮食干预策略,即进行个性化营养评估与饮食指导,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饮食控制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依从性好21例(占40.3%),对照组为6例(占13.0%),两组病人饮食控制依从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师与社区护士联合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常规门诊随访治疗及饮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0例糖尿病病人采取"三位一体"的无缝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人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病人血糖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加强病人的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8.
姚美玲 《全科护理》2014,(11):992-993
[目的]探讨食物交换份法、手测量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食物交换份法,观察组采用手测量法,两组在培训后均进行6个月的实践,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对病人饮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测量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可提高病人的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ECM)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6例糖尿病病人按照不同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3例。观察组接受抗降血糖治疗并进行ECM干预,对照组进行降血糖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糖尿病病人认知水平、血糖水平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糖尿病病人于干预3个月后认知水平、血糖指标、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能够提高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意识,使病人转变观念,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仿真食物模型结合手掌测量法在农村糖尿病住院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农村住院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演示文稿(PPT)、挂图、仿真食物模型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饮食指导基础上添加仿真食物模型结合手掌测量法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MI、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饮食知识、行为习惯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糖尿病住院病人饮食指导中应用仿真食物模型结合手掌测量法,可提高病人的饮食依从性,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