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及我国部分汽车企业都把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纷纷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和技术路线。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零部件技术的发展,这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把“混合”和“电”作为零部件技术研发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6-8日,中国·上海云集汽车行业技术大咖覆盖汽车前装产业链关注未来汽车技术创新引领汽车产业变革部分新能源汽车技术话题提前知晓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评估及政策体系建议自主品牌企业新能源发展战略电池企业对新能源战略的思考外企新一轮新能源战略思考面向规模化示范推广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整个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政策的制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直接导向作用。文中介绍了中国近些年出台的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往政策引导下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专递     
<正>头条新闻苗圩:T10企业要引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讯,2010年3月20—21日,2010年中国汽车T10峰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会议就中国汽车T10企业共同研究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等问题形成了共识。苗圩围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汽车产品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发表了讲话。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及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借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立足企业、依托政府和面向市场,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商业生态系统,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总体解决方案,并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国家战略。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汽车产业链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电器》1962年创刊,作为一本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专业杂志,2011年开始出版了多期"新能源专刊",公开发表了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国家战略。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汽车产业链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电器》1962年创刊,作为一本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专业杂志,2011年开始出版了多期"新能源专刊",公开发表了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国家战略。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汽车产业链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电器》1962年创刊,作为一本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专业杂志,2011年开始出版了多期"新能源专刊",公开发表了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国家战略。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汽车产业链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电器》1962年创刊,作为一本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专业杂志,2011年开始出版了多期"新能源专刊",公开发表了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1.
综述 政策: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鼓励下,从产能、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投入等多方面开始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投入.目前,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力帆等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制生产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其中,上海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等多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已面向消费者出售.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器》2018,(7):27-27
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被明确为国家战略。经过数年的积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在汽车产业链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电器》1962年创刊,作为一本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专业杂志,2011年开始出版了多期"新能源专刊",公开发表了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各国政府从提高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了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本文对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了,2012~2020年的技术路线、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企业之一,上汽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出发,重点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冷元 《上海汽车》2010,(3):1-2,16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发展阶段,而创新研发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近日,2018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在新时代下,本次峰会立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剖析新能源汽车技术趋势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四川汽车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四川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