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的浓度,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simvastatin treatment group,S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patient control group,P组),S组40例在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P组4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于6个月后再次检测S组、P组IL-6I、L-8、TNF-α值。【结果】辛伐他汀临床干预6个月后S组IL-6I、L-8、TNF-α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非辛伐他汀组IL-6I、L-8、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轻症(轻症组)、重症(重症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IL-6、CRP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轻症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CRP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二者水平随之升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o(TNF-o)的影响.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0例,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未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入院时及治疗5d血清IL-6、IL-10、TNF-c水平和小儿危重评分(PC IS)、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时间.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儿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PC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CIS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患儿PCIS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CI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促炎因子IL-6、TNF-α的血清水平,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病情,缩短P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IL)-6、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7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生素、抗组胺药、钙剂和抗凝剂等治疗。实验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400 mg/次,1次/d,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6、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和6例,症状均较轻。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HSP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并能降低复发率,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IL-6、8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25羟基维生素D[25(OH)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将所有患儿分为感染组(65例)和非感染组(55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IL-6、25(OH)D、TNF-α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25(OH)D、TNF-α与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L-6、25(OH)D、TNF-α对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的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对照组的FVC、PEF、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L-6、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Α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对TNF-α、IL-6和IL-10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几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9.24±7.74)、(44.91±18.76)和(15.78±6.54)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观察组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31.16±10.54)、(78.44±22.58)、(21.67±9.80)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血清和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可为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检测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探索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在检测后,研究组患儿在急性期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的IL-6、TNF-α水平(P<0.05);研究组患儿中重症患儿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的IL-6、TNF-α水平(P<0.05)。结论:IL-6、TNF-α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水平高低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一组(n=6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正常为A组(n=28)、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体重指数和血脂升高为B组(n=34)、2型糖尿病患者为C组(n=23)、正常对照组为D组(n=21),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酗酒者停酒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的变化.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组患者酗酒时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B组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高于D组(P<0.05),C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1);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者在停酒3月后再次检测血清TNF-α、IL-1、IL-6、GADA水平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易感患者酗酒时乙醇诱发和/或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的损伤,由此导致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血清IL-6、TNF-α测定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Ranson’s评分3-5分的5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Ⅰ组(3分)17例、Ⅱ组(4分)18例、Ⅲ组(5分)1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入院1、2、7天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并以同期入院的20例因腹痛入院的非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1)。死亡患者较幸存患者第1、2、7天IL-6和TNF-α持续处于升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IL-6、TNF-α反映了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预后估测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6和10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HFMD患儿60例(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32例(轻症组)和重症28例(重症组),均予以抗病毒、退热及营养支持等常规基础治疗,连用5 d。观察患儿治疗前和治疗5 d后血清IL-1β、6和10水平的变化。另选择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1β、6和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症组患儿血清IL-1β、6和10水平明显低于重症组(P<0.01)。治疗5 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β、6和10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HFMD患儿存在血清IL-1β、6和10水平的异常上升,提示HFMD患儿发病早期存在促炎症/抗炎症因子网络水平紊乱,表现为免疫抑制和亢进同时存在现象,引起机体发生损伤性的混合性拮抗反应。IL-1β、6和10水平变化可作为HFMD患儿病情程度、疗效随访和预后判断的敏感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90例ARDS患儿和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ARDS柏林标准以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ARDS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重度ARDS组及中度ARDS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轻度ARDS组(P<0.05),重度ARDS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中度ARDS组(P<0.05)。结论 TNF-α、IL-6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与ARDS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115例,按是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另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黏膜局部抗体(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等指标。结果 MPP患儿的IL-6、IL-8、TNF-α、hs-CRP、IgG、IgM和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IRS组的IL-6、IL-8、TNF-α、hs-CRP、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所有MPP患儿的IgA、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SIRS组的IgA、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非SIRS组(P<0.05)。结论 MPP患儿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其程度与MPP患儿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与细胞因子和免疫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况,协助判断MPP患儿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早期诊断效果及活动性评估作用。方法:将2020年2月—2023年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8例IBD患儿[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4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分析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IL-2、IL-6、IL-8、TNF-α、CRP的差异;依据小儿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PUCAI)、小儿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将UC、CD患儿分为不活动组与活动组,对比不活动组、活动组与对照组的IL-2、IL-6、IL-8、TNF-α、CRP差异;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2、IL-6、IL-8、TNF-α、CRP检测诊断IBD的效能。结果:观察组的IL-2、IL-6、IL-8、TNF-α、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活动组的IL-2、IL-6、IL-8、TNF-α、CRP均高于UC不活动组与对照组,CD活动组的I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L-1R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IL-1R1、HMGB1、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IL-1R1、HMGB1、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重症患儿血清IL-1R1、HMGB1、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轻症患儿(P <0.05)。轻症患儿恢复期血清IL-1R1、HMGB1、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急性期(P <0.05)。重症患儿恢复期血清IL-1R1、HMGB1、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急性期(P <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R1与IL-1β、IL-6和TNF-α呈正相关(r =0.576、0.617和0.598,均P <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MGB1与IL-1β、IL-6和TNF-α呈正相关(r =0.543、0.571和0.623,均P <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R1、HMGB1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其水平高低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变化,以及与其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儿98例作为研究组,筛选体检正常儿童9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计算BMI,计算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A/N)来判定腺样体肥大程度;检测两组TNF-α、IL 4和ECP水平,分析腺样体肥大程度、BMI与TNF-α、IL-4和ECP之间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TNF-α、IL-4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肥胖程度的TNF-α、IL-4和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TNF-α和IL-4水平随腺样体肥大程度增高而升高,呈正相关,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CP水平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中TNF-α、IL-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其水平升高程度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具有正相关性,而ECP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胃炎患儿血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儿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115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IL-6、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白介素-6(IL-6)检测评估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AP患者,按AP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56例)和重症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吸附法定量测定α-MSH、TAP、IL-6浓度水平,重症组患者入院时给予APACHEⅡ及Ranson评分.结果 与轻症组相比较,入院1周内重症组外周血α-MSH处于较低的水平,IL-6处于较高的水平,入院前3天重症组TAP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两组患者α-MSH、TAP、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严重度评估方面,α-MS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Ranson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18,APACHE-Ⅱ评分曲线下为面积0.789,TAP曲线下面积为0.675,IL-6曲线下面积为0.693,α-MSH、TAP及IL-6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 α-MSH、TAP、IL-6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α-MSH在病情评估方面的准确性均高于TAP及IL-6,三者联合检测拥有更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重症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组,65例)、普通肺炎患者(普通肺炎组,60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50例)血清TNF-α和IL-10水平;将重症肺炎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9例和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入院后1 d、3 d、5 d、7 d TNF-α/IL-10比值的变化。结果重症肺炎组TNF-α、IL-10水平及TNF-α/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后7 d内的TNF-α/IL-10比值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TNF-α和IL-10参与了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患者存在明显的促炎介质与抗炎介质表达失衡,在死亡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其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40例为对照组,另选择35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IL-4及IFN-γ水平。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儿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为42.9%。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IL-4水平均显著升高,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更高,IFN-γ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4及IFN-γ水平为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支原体感染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两者均为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广明  王兆赟  娄宇  李颖 《当代医学》2021,27(3):101-103
目的探讨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细胞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7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2例;心功能分级Ⅰ级34例,Ⅱ级76例,Ⅲ级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cTnI、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UAP组及SAP组(P<0.05);UAP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心功能分级Ⅲ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高于Ⅱ级及Ⅰ级患者(P<0.05);心功能分级Ⅱ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 TnI、IL-6、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不同冠心病病理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cTnI、IL-6、TNF-α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早期检测cTnI、IL-6、TNF-α水平,可为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