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方毅  徐丹  庞波 《四川医学》2018,39(5):509-512
摘要: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连续隐神经置管阻滞(saphenous nerve block,SNB)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TKA患者120例,术后连续SNB置管阻滞镇痛,剂量5m L/h总量350m L,随机分为三组:A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m L,B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2μg/m L,C组0.25%甲磺酸罗哌卡因,记录三组患者12h、24h、7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辅助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患肢麻木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于12h、24h、72h功能锻炼的VAS评分,A组(4.2±1.1)、(4.4±1.3)、(4.3±1.2)和B组(4.1±1.3)、(4.5±1.2)、(4.4±1.2)显著低于C组(5.1±1.3)、(5.4±1.5)、(5.6±1.0)(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肢麻木感发生率(10例)明显高于A组(2例)和B组(2例)(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PONV评分(2.8±0.9)高于A组(2.0±0.8)和C组(2.0±0.7)(P<0.05),且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4.5±12.1h)和B组(24.7±11.6h)显著短于C组(33.0±11.1h)(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2%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菲诺应用于连续SNB可为TKA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延长甲磺酸罗哌卡因阻滞时间,缩短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A组,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30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C组,30例健康人群为D组,比较四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肝功能(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移酶))、血糖指标(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T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水平。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D组,A、C组A、B组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TG、TC、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FPG、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组ALT、AST、GGT、Hcy水平显著高于B、D组,且B组Hcy水平显著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组之间、B、D组之间ALT、AST、GG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A、C组之间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患者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与脂肪肝的发生相关性显著,且Hcy水平与单纯2型糖尿病差别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准确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区别开,并且早期可纠正2型糖尿病的Hcy水平,降低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和无功能腺瘤对男性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男性垂体瘤患者291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3组:A组为泌乳素瘤组,60例;B组为生长激素瘤组,54例;C组为无功能腺瘤组,177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年龄、瘤体大小、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泌乳素(prolactin,PRL)、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激素水平。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8.0±14.2)岁,大腺瘤(瘤体最大径≥10 mm)占96%,T水平低下者占68%,高PRL血症者占62%,LH和FSH低下者各占15%和5%,且患者的LH水平为正常范围内的低值。A组血清PRL水平及重度高PRL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后两组(P均<0.05),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P=0.30)。FSH、LH和T水平由低至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而且A组与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尽管后两组间的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但B组的T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3)。 结论  泌乳素瘤对男性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明显大于生长激素瘤和无功能腺瘤,而且三者对LH的影响均大于FSH。生长激素瘤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导致T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4.
艾民  颜昌福  莫晔  李翠萍  乔玉花 《四川医学》2018,39(10):1124-1126
目的 探讨攀枝花地区H型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H型高血压调查患者2290例,根据是否发生脑卒中患者被分为非脑卒中组1963例(85.72%)与脑卒中组327例(14.28%),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A组(1890例,<20μmol/L)、B组(278例,20~30μmol/L)和C组(122例,>30μmol/L),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血浆Hcy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21.02±15.47μmol/L)高于非脑卒中组患者(18.01±9.3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发病率,C组(31.15%)与B组(23.02%)或A组(11.90%)之间比较,B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性(r=0.163,P<0.01)。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降压和降低血浆Hcy水平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CYP1A1基因的MspI位点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CYP1A1基因的 MspI位点多态性,探讨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 态性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联。方法: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81例,抽取手术前空腹外周血,进行CYP1A1的MspI位点多态性检测;对81例不同基因型卵巢癌 患者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81例卵巢癌患者CYP1A1基因中,A基因型(野生型T/T)47例(58%),B基因型(杂合型T/C) 25例(31%),C基因型(突变纯合型C/C)9例(11%)。12~29岁患者基因型频数分布为A基因型1例(2.1%),B基因型5例(20.0%),C基因型0例; 30~49岁患者基因型频数分布为A基因型12例(25.5%),B基因型8例(32.0%),C基因型3例(33.3%);50~69岁患者基因型频数分布为A基因型31例(66.6%),B基因型8例(32.0%),C基因型4例(44.4%);≥70岁患者基因型频数分布为A基因型3例(6.4%),B基因型4例(16.0%),C基因型2例(22.2%)。各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上皮性肿瘤A基因型40例(85.1%),B基因型15例(60.0%),C基因型9例(100%),3种基因型卵巢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存在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卵巢癌的发病年龄与CYP1A1基因型有关;卵巢上皮 性恶性肿瘤发生率A基因型(野生型T/T)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突变等位基因C的患者卵巢非上皮性肿瘤的比例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孕期胎心率监护的质量,减少假无反应型的发生率。方法:1 723例单胎分为4组,A组(直接反应型)1 428例(82.88%),B组(轻无反应型→反应型)168例(9.75%),C组(反复轻无反应型)41例(2.37%),D组(无反应型)86例(4.99%)。比较A与B组、C与D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A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刺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分为轻无反应型及无反应型后,能解决假无反应型给临床带来的困扰,进而提高胎儿监护的诊断水平,也因此减少了对孕产妇的无谓干预,有利于妇产科临床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和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山西省HBV阳性病例128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78例,肝硬化34例,急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患者8例.取其外周静脉血,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存在B型、B+C混合型和C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型的HBV-DNA载量的均值水平为2×108,显著高于其他型(p<0.05);C型HBeAg阳性率较B型和B+C型高(p<0.05);混合型及C基因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更易发生重症肝炎、肝硬化.结论 山西省地区基因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的HBV-DNA载量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型;混合型及C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延安市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流行及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其预防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向杂交(RDB)技术对延安市122份HBVDNA阳性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随机选取的122例HBVDNA阳性患者中,可检出基因型121例,检出率是99.18%,其中C型116例.C基因型患者的年龄、ALT水平及HBVDNA载量与B、D基因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基因型患者不同临床型之间HBsAg、HBsAb、HBcAb水平上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170,0.280,0.418),但HBV携带状态组其HBeAg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00),且在HBeAg、HBeAb和HBV-DNA水平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0.000);慢性乙型肝炎组在HBeAg、HBeAb和HBV-DNA水平上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0.001,0.009).男女性别在年龄及HBVDNA含量上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587,0.081),但在ALT水平上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5).C基因型在年龄≥35岁组中所占的比例(97.83%)高于其在年龄<35岁组中的比例(94.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结论 延安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基因型B、C、D和B/C型,其中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入的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情不同分为动脉栓塞组(A组,n=32)、动脉血栓形成组(B组,n=25)、静脉血栓形成组(C组,n=23).比较3组患者病程以及入院即刻的静脉血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A、B、C 3组病程(h)以及入院即刻的D-dimer(μg/mL)、N(%)水平水平分别为[(40.23±28.58)h;(2.39±1.93)μg/mL;(0.91±0.09)%]、[(65.37±47.14)h;(2.09±1.07)μg/mL;0.76±0.18)%]、[(152.07±62.03)h;(10.43±6.92)μg/mL;(0.71±0.17)%],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52、15.271、5.679,P<0.05);A、B、C 3组中,D-dimer水平低于3.0μg/mL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4例(75.00%)、21例(84.00%)、5例(21.74%),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7,P<0.05),其中以B组占比最大.A、B两组D-dimer分段水平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dimer分段水平占比显著低于A组或者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imer、WBC以及N%三项指标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AMVO的筛查、诊断,以及不同AMVO分型的诊断,且该筛查诊断项目快速、易操作,能够迅速帮助筛查、诊断AMVO,提高医疗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结合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江苏地区176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基因分型和定量检测.结果:176例血清中,C型117人(66.5%),B, C型40人(22.7%),B型9人(5.1%),D型1人(0.6%),A型1人(0.6%).C型与B, C混合型在HBV DNA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 C混合型的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C型.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所占比例(71.4%)比在急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 B, C混合型次之,B型较少,D型,A型极少;B, C混合型患者的HBV DNA数量水平高于C型.  相似文献   

11.
崔莉  王振刚  刘复强  刘壮  高圆  刘博  赵丽萍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11-1112,111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及抗人Ⅱ型胶原抗体对自身免疫病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9例自身免疫病住院患者分为耳聋组(A组)和非耳聋组(B组),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ELISA法检测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两种自身抗体检测的结果。结果:A组20例(32耳)占免疫病组患者的40.8%(患耳占32.6%)。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IgM、IgG阳性率: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M A组B组均高于C组(0%)(P<0.01),IgG A组B组较C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且均高于C组(P<0.01)。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无提示意义,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增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值(FBG)分为3组:A组轻度增高组(6.10 mmol/L≤FBG<8.0 mmol/L)、B组中度增高组(8.0 mmol/L≤FBG<12.0 mmol/L)、C组重度增高组(FBG≥12.0 mmol/L),测定3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T3、FT4、T4、TSH)、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各分组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HbA1c、C肽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原氨酸(FT3、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51.101、31.193,P<0.01),而其他甲状腺激素(FT4、T4、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C组FT3、T3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其他甲状腺激素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与HbA1c呈负相关(r=-0.422,P<0.01),与C肽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空腹血糖升高,血清FT3、T3水平呈下降趋势,测定甲状腺激素可反映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房颤合并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间广宁人民医院房颤患者120例,其中以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35例为A组,Ⅰ~Ⅱ级48例为B组,单纯慢性房颤37例为C组,选取同期进行门诊体检的健康正常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受检者的血清CRP、Fib及NT-proBNP水平.结果 四组受检者的CRP、Filb、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患者的CRP[(118.52±20.43)mg/L]、Fib[(278.27±41.22)mg/L]、NT-proBNP[(1102.08±186.54)ng/L]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CRP[(51.42±14.81)mg/L]、Fib[(38.72±10.20)mg/L]、NT-proBNP[(685.29±94.08)ng/L]均明显高于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对慢性房颤并发早期心衰患诊断敏感性(98.2%)和特异度(90.4%)均明显高于CRP(91.3%、50.2%)和Fib(89.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曲线下面积为0.922,明显高于CRP的0.816和Fib的0.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Fib及NT-proBNP可作为慢性房颤并发早期心衰的预测指标,其中NT-proBNP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对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组(A组)24例;西地那非联合安慰剂组(B组)23例;辛伐他汀联合安慰剂组(C组)23例。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间PCWP、mPAP、6 min步行距离、IL-8、CRP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除B、C组PCWP外,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②A组mPAP、IL-8、CRP及6 min步行距离水平优于B、C组(P<0.05),但PCWP水平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可显著降低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5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依据不同糖代谢状态分为3组,即A组154例为正常血糖患者,B组149例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C组147例为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对其冠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血脂水平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及体重指数(BMI),B组、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B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冠脉左主干狭窄及发生慢性闭塞性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B 2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冠脉弥漫性病变及小血管病变发生比例明显高于A、B 2组(P<0.05),A、B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B型钠尿肽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0例心衰患者(A组)、50例非心衰患者(B组)与50例健康人群(C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利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组与C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Ⅰ~Ⅱ级与Ⅲ级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与Ⅳ级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心衰患者治疗后B型钠尿肽水平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钠尿肽水平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也可判定预后效果,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间歇性使用尤卓尔联合安敏滋保湿敷料治疗单纯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单纯糠疹患者按照Excel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歇使用尤卓尔联合安敏滋组(A组)、单独使用安敏滋组(B组)、单独间歇使用尤卓尔组(C组),各40例。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第4周、8周、12周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4周A组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于B组,A组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而B组和C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治疗8周A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A组和C组、B组和C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治疗12周A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A组和C组、B组和C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onferoni校正P>0.0167)。三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间歇使用尤卓尔联合安敏滋保湿敷料治疗单纯糠疹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尤卓尔、安敏滋保湿敷料治疗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及HBV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对196例慢性HBV患者的血清进行病毒基因型检测,并分析HBV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96例慢性HBV患者的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138例(70.4%)、B型40例(20.4%)、B/C混合型18例(9.2%),基因型的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各基因型在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中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感染者血清HBeAg阳性率(75.2%)高于B型感染者(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患者在HBV-DNA载量和ALT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的HBV患者的基因型以C型和B型为主;基因C型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高于B型;基因C型患者与B型相比在肝脏炎症程度、HBV-DNA载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基因B型和C型患者临床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CHB患者(乙肝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的血清25-(OH)D3、CHB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LN(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PⅢ)、Ⅳ型胶原(CⅣ),并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A、B、C级),肝纤维化进行分期(S0~S4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乙肝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A、B、C级的血清25-(OH)D3水平依次降低,各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与AST、ALT、TBIL呈负相关性(P<0.05).(3)血清25-(OH)D3水平在肝纤维化S0~S4期水平依次降低,除S0与S1、S3与S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负相关性(P<0.05);血清25-(OH)D3与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Ⅲ、CⅣ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肝功能下降及肝纤维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脂蛋白(a)[Lp(a)]基因5'-端G/A(-773)多态性在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DM)患者及正常人群的分布特征,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DM及L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2型DM患者93例及健康对照56例,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RLFP-PCR分析Lp(a)基因多态性。结果:2型DM组Lp(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AA型52.7%、GA型33.3%、GG型14.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3%、30.7%;健康对照组Lp(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AA型51.8%、GA型41.1%、GG型7.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3%、27.7%。2型DM组Lp(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Lp(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人相似,而与美国白种人有差异(P<0.05)。2型DM患者不同基因型Lp(a)水平分别为:AA型(174.02±25.72)mg/L、GA型(184.86±26.01)mg/L、GG型(212.11±24.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基因型2型DM患者Lp(a)水平与FBG、PBG、FIN、PIN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Lp(a)G/A多态基因型频率分布2型DM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美国白种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DM患者不同基因型的L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