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止血措施.方法:分析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1 000 ml病例,发现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切口撕裂.针对原因采取缝扎止血,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果:除1例特殊病例行子宫切除外,余29例均在采取上述止血措施后,得以控制出血,避免了子宫切除.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采用有效止血措施,可避免大出血行子宫切除给产妇带来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2.
张燕 《海南医学》2006,17(12):87-88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经药物、按摩子宫、局部缝扎等治疗无效患者行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结果 30例患者均迅速止血,保留了子宫,随访3-10个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是抢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切口撕裂、切口扩大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子宫下段多点注射缩宫素,局部纱布填塞、按摩、缝扎是防治大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改良B-Lynch子宫压迫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行改良B-Lynch子宫压迫缝扎术的手术方法及其止血效果.结果 3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均行改良B-Lynch子宫压迫缝扎术,止血效果满意,不影响子宫复旧、月经复潮.结论 改良B-Lynch子宫压迫缝扎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止血有效、迅速,无并发症,是一种积极有效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纵向捆绑术在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时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方法: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500ml和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存在的病例,将子宫娩出腹腔用可吸收缝合线纵向呈背带样在子宫体捆绑缝扎,将子宫体挤压成扁圆形,减少胎盘剥离床面积,减少宫腔容积,止血。结果:31例病例有19例出血>500ml行子宫捆绑术后无1例再大出血,无1例子宫切除。12例预防出血而行子宫捆绑术的病例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大出血。结论:子宫捆绑术能明显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能及时治疗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捉高产科质量且简单,易掌握,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书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06-107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碘伏纱布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6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用宫缩剂,手法按摩子宫,肠线缝扎开放血窦,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无效,出血量≥600ml者,排除子宫切口裂伤,胎盘植入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大出血,用碘伏浸湿的纱布条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自阴道取出纱布,观察止血效果。结果:67例止血效果满意,减少出血量,保留子宫,有效率为98.59%。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布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迅速,效果明显,避免了子宫切除,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时的止血效果观察。方法对1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经用缩宫剂,按摩热敷子宫,可吸收线缝扎开放血窦,缝扎子宫A上行支无效,出血量≥800 ml,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18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既保留了子宫,又无再次出血。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法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止血速度快,且保留了患者子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钟茜  陈启群 《吉林医学》2011,(7):1285-1286
目的:探讨止血带环扎子宫血管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组23例剖宫产术中因顽固性出血采用止血带环扎血管治疗。随机选择1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切除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止血带环扎子宫血管应用顽固性子宫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并能保留生育,该法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早应用可避免增加输血,感染机会及失血性休克,DIC的发生,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2010年我院42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大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3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采用出血部位“8”字缝扎、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官腔填塞纱条等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B—Lynch缝扎术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娟 《包头医学》2013,37(4):202-203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碘伏纱条在剖宫产术中胎盘因素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6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出血原因为胎盘粘连或少量浅肌层植入导致胎盘剥离面出血患者.常规使用宫缩剂、手法按摩子宫、宫腔内出血点缝扎等积极处理无效,出血量≥500ml者立即使用宫腔填塞碘伏纱条止血,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68例止血效果满意,既挽救了患者生命又保留了患者子宫,有效率100%。结论:宫腔填塞碘伏纱条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出血原因为胎盘粘连或少量浅肌层植入导致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效果明显、保留子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24例,分析出血原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24例术中大出血患者,痊愈19例,顽固性出血保守无效后子宫切除5例。结论术中出血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及护理措施,给予产妇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出血量,增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2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用缩宫剂、手法按摩子宫、肠线"8"字缝扎开放血窦、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无效,出血量≥1000ml者,用宫腔填塞纱条术止血,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24例止血效果满意,保留了子宫,有效率96%.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止血速度快,效果明显,保留子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2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用缩宫剂、手法按摩子宫、肠线"8"字缝扎开放血窦、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无效,出血量≥1000ml者,用宫腔填塞纱条术止血,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24例止血效果满意,保留了子宫,有效率96%.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止血速度快,效果明显,保留子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子宫外科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经大“8”字缝扎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失败,改用子宫外科缝合法。结果:采用子宫外科缝合法有效制止了子宫出血,术后无并发症,可免除部分病例切除子宫,进而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采用子宫外科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过程中产妇出血的原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产妇出血事件的发生。方法:从实施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产妇中选取51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缝扎止血、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纱布、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等治疗止血措施,并分析产妇出血原因,制订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给予术中出血产妇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稳定生命体征,无一例死亡。术后B超检查提示子宫复旧,瘢痕愈合良好,无盆腔炎性反应及感染发生。结论:明确剖宫产出血原因,在剖宫产手术实施前应当根据产妇相关临床情况、基础疾病等分析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并预先制订不同因素的应对方案。一旦出现术中出血事件,需立即采取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Lynch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处理中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2016年4月中1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结果 12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行子宫缝扎,出血量明显减少,预后良好。结论子宫缝合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余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612-2613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中的145例产后出血病患,基于出血原因的分析予以治疗,所用治疗方式主要为宫腔填塞法和B-Lynch外科缝扎法,观察和分析145例病患治疗情况。结果:在145例病患中有65例予以宫腔填纱手术止血,其止血率为93.8%;有5例出血量没有显著减少,转行子宫切除手术,其止血成功;有75例采取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来止血,其止血率为98.7%。结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宫腔填纱与B-Lynch外科缝扎术为两种有效、理想、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胆道手术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合并肝硬化术中大出血经验及教训。方法1990-2005年期间经治的11例胆道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术中大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肝硬化原因:慢性乙型肝炎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手术方法:单纯胆囊切除7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2例,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附加胆囊切除2例(无痛型胆囊结石),手术时机: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8例。出血部位:胆囊床出血5例,胆囊管周围曲张静脉4例,胆总管周围曲张静脉出血2例。出血量:1300-6800mL,平均3200mL。止血方法:胆囊床缝合止血5例.压迫止血+缝扎6例。术后再出血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合并肝硬化的胆道手术的选择应该慎重,应该视为高风险手术,预防最为重要,胆囊床出血应用大肝针平行胆管方向缝扎止血.胆管周围出血以压迫止血为主,看准出血部位再缝扎止血,必要是阻断肝门后缝扎止血。严重肝硬化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手术可选择其他手术方式.如保胆取石。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剖宫产术中的子宫大出血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局部子宫肌层缝扎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43例效果良好,观察5年均无近、远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102-10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治疗情况。结果:术中经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处理后术中出血≥300ml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经缝扎后立即见子宫呈淡红色,收缩变硬,出血停止。结论: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时止血效果准确,简单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