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是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为主要数据源建立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工作是编制入库程序和常用气象资料统计程序。目前的。主要功能有:①将数据文件的完整信息录入数据库;②实现了批量入库、实时入库、数据维护;③实现了常用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2.
1323号强台风菲特特点及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许映龙  吕心艳  张玲  黄奕武 《气象》2015,41(10):1222-1231
1323号台风菲特突然西折和近海强度维持是业务预报的主要难点,也是其风雨预报偏差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业务数值预报模式和NCEP再分析资料(1°×1°),对“菲特”的特点和预报难点以及造成强风雨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东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迅速增强导致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是“菲特”路径突然西折的主要原因;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是“菲特”近海强度维持及其北侧强风雨发生的主要动力机制;“丹娜丝”的存在除了为“菲特”强降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外,还有利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也是“菲特”路径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业务预报中,对对流层高层流场(尤其是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分析以及双台风相互作用的关注不够,可能是“菲特”路径、强度和风雨预报出现较大偏差的重要原因;此外,当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发散度较大或不同集合预报系统出现截然不同的路径预报结果时,采用多模式集合预报订正技术将是提高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杭州市的气象记录和产量资料分析,得出:梅汛期用水偏多是早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秋季温暖少雨光照足是晚稻增产的有利因素;4—5月雨水多光照少是我市春粮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利用西宁地区辖四区三县1950-2010年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西宁地区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雷电、干旱、大风、冰雹、沙尘、低温冻害、高温、连阴雨,由气象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作物病虫害。从受灾频次分析,冰雹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43%,其余依次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干旱和低温冻害;从受灾人口分析,冰雹依然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人口的45%,其余依次为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冻害;从各年代际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气象灾害发生次数随年代为增多趋势;从地区分布分析,市区主要是地质灾害、洪涝、雹灾。湟源主要是雹灾、洪涝、干旱。大通主要是雹灾、洪涝、雷电。湟中主要是雹灾、洪涝、干旱和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5.
北京1980~1994年降雪的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15年资料,分析了北京降雪的天气气候特点。主要结果是:降雪年际变率大;11月、2月和3月雪量大;降雪的环流型主要有低槽(涡)型和中亚低槽东亚高后型两类;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北京降雪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0~2010年拉萨-林芝铁路沿线17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2019年西藏统计年鉴和西藏自治区地理信息数据资料,运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处理技术,分析了孕灾环境脆弱性、灾害因子危害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了拉萨-林芝铁路沿线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研究模型,完成了拉萨-林芝铁路沿线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拉萨-林芝铁路沿线闪电高发季节是夏季和早秋,占91.23%;暴雨高发季节是盛夏和秋季,占93.60%;暴雪主要发生在冬季,占87.06%;大风主要发生在春季,占74.59%。拉萨-林芝铁路沿线暴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林芝东南部和米林以东,大风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加查和朗县附近,闪电和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林芝市和山南市附近。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各城市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天气形势和PM10的浓度资料分析福建沿海城市群低能见度天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福建沿海主要城市分成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城市群。结果表明:北部城市群每年霾日只有8-26 d,低能见度主要是由(轻)雾引起的,而中、南部城市群低能见度主要是由霾引起的;各城市群(轻)雾和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至翌年6月,7-11月出现率极低,而平均能见度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各城市群的低能见度、(轻)雾和霾均以“短暂”为主,其次是“半天”,“全天”最少;低涡切变下(轻)雾的日数最多,其次是高空槽和暖区辐合,再其次是变性冷高压;霾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变性冷高压3种天气形势;PM10浓度在霾、非低能见度天气下和(轻)雾天气条件下分别为0.068-0.109 mg·m-3、0.041-0.072 mg·m-3和0.044-0.064 mg·m-3。  相似文献   

8.
《浙江气象》2012,33(3):48-48,F0003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资助,由荷兰、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ICESat南极观测卫星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出3点主要结论:(1)海洋暖流的接触是造成南极冰盖和南极冰架(Ice Shelves)下部融化的主要原因;(2)暖热大气是造成南极表面冰雪融化的主要原因;(3)海洋暖流融化大大高于暖热空气融化,因此是南极冰雪融化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REOF、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60~2005(共46年)我国南方地区冬季(1月)地面最低气温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经过REOF分区后各区域影响最低气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根据最低气温REOF分区可把我国南方地区最低气温划分为A,B,C三个区域:A区主要包括广西、湖南、贵州;B区主要包括海南、广东、福建和浙江;C区主要包括湖北、河南和安徽。影响这三个分区最低气温的因子各有不同,A区主要是受来自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的热源影响,B区主要是受西太副高和西南气流的影响,影响C区的则主要是来自北方的冷空气。  相似文献   

10.
强对流天气形势聚类分析中SOM方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08年5—9月京津冀地区175个气象站危险天气报、灾情报告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SOM)对该地区5—9月的天气形势进行客观聚类分型,并对各型的环流特征及其主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天气形势主要有4类: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暖湿切变型,主要出现在7、8月;以冰雹天气为主伴随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的冷涡型,主要出现在6、7月;以雷暴大风为主的西北气流型,主要出现在5月;以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为主的西风槽型,主要是出现在6、9月。②暖湿切变型主要特征是低层为暖湿气流和充足的水汽输送、中层为西风气流;冷涡型中高层有较强偏北气流的干冷空气侵入和低层有较好的水汽条件;西北气流型中高层有强烈的干冷空气侵入和强垂直风切变;西风槽型的动力、热力条件都较弱。③西北气流型和冷涡型出现强对流天气的频率最高,达65%以上,暖湿切变型次之,西风槽型最低。  相似文献   

11.
天津一次持续低能见度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姚青  韩素芹  蔡子颖 《气象》2012,38(6):688-694
2009年1月天津发生了一次持续低能见度事件,从气象条件、污染演化过程和气流后向轨迹等方面分析该次事件是由以细粒子为主的灰霾天气所引起。分析表明,细粒子质量浓度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细粒子在可吸人颗粒物中的富集,是造成持续性污染和能见度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下的静稳天气有利于污染物聚集,而以大风降温为标志的冷锋过境是细粒子清除的重要机制;能见度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依赖于细粒子的富集和污染物的快速清除,并且这一过程受到周期性天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考查山区黄姜的生长状况, 结合多年实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全面的利弊分析。认为热量资源和水分条件是制约黄姜生长的主要因素, 山区垂直气候带分布明显, 海拔600 m以下适宜种植黄姜。气候灾害对黄姜生长危害极大, 主要是针对干旱、冷害、雨涝和渍水采取相应的防范抗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四川省金堂县1981—2010年30 a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金堂大雾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是大雾的一个相对高发期;1998年以后,进入大雾相对少发期,并以15.6/10 a的速率减少;②大雾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存在着冬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特点;③大雾主要发生在1月和12月,6月最少;④大雾主要在08时之前生成;消散时间主要集中在08—12时。  相似文献   

14.
潮州市夏季高温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统计分析1957~2007年共51年潮州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影响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并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高温的地面风场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温天气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密切相关,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等因素也是导致高温天气不可忽视的因素;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潮州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③受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控制是潮州出现高温的重要原因,也是出现历史极端最高气温的主要原因;④潮州夏季高温日数总体呈增多趋势;⑤高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⑥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高温的地面风场不同。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东 《气象科技》2010,38(5):550-557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天津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14—15日发生在河北唐山及天津一带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MM5数值模拟阐述了雷达资料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发生在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背景下,7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引发此次暴雨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是暴雨主要的水汽来源;低空辐合高层辐散、锋面抬升是暴雨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对流层中部冷空气活动引起的西南低空急流脉动与暴雨的增幅有密切关系;涡旋状和带状回波是主要降水回波。  相似文献   

16.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对2019年12月16日夜间发生在伊春中南部中到大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雪过程是产生在欧亚大陆中高纬一脊一涡的环流形势下,高空低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地面低压在河套地区生成之后北上是产生强降雪的天气特征;北部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是产生这次强降雪的主要原因;低空急流输送水汽是增强降雪强度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及高低空系统较好配合共同造成中到大雪。  相似文献   

17.
应用贵州84个气象台站50年(1961~2010年)观测资料,对大雾的时空分布,雾日的季节和月频率分布,雾日的年际间变化趋势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贵州大雾区主要有4个:西部大雾区主要分布在乌蒙山东侧;黔中大雾区主要在开阳和息烽县一带;黔东大雾区主要分布在苗岭山脉周围的县及铜仁的万山特区一带;黔西南大雾区以晴隆为中心。大雾大部分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季,其后是秋季,夏季发生频率最小。12月、1月和10月出现的雾日为最多;5~7月出现雾日的频率最小。出现大雾的时间主要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发生大雾的频率较少。近50年大雾的年际间变化呈现增加趋势(通过0.05的信度检验),但本世纪以来呈现略微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1电梯的结构及其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电梯主要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其由曳引电动机,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8年3月2011年9月西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NCEP再分析资料及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成都、昆明、贵阳、拉萨和丽江机场低空风切变事件的影响天气系统: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昆明机场风切变事件最多,并且强的低空风切变报告最多,热低压和低空急流是昆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影响系统,68%的风切变与之有关;拉萨的低空风切变主要受到高空槽过境影响,云贵准静止锋是贵阳机场的主要影响系统;成都机场的低空风切变事件主要是由于对流单体或者雷暴触发的阵风锋引起;利用多普勒雷达能有效检测和预警由阵风锋产生的低空风切变。  相似文献   

20.
“云娜”台风影响的商城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等资料,对“云娜”登陆后的特征及其对商城造成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大深厚的台风低压是主要影响系统;华北地区弱冷空气侵入台风倒槽是主要原因;地形对降水起增幅作用;水汽通量和垂直速度中心与特大暴雨落区一致,对特大暴雨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