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tiveX技术在组态软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ActiveX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工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着重讲述了创建ActiveX控件的在工控软件中使用ActiveX控件的方法,并提出了加强组态软件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ActiveX控件在程控仪器控制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控仪器是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仪器;利用MSComm控件可以控制串行端口发送和接收数据。本文通过一种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实例,介绍了ActiveX控件对程控仪器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Visval C++下MSComm开发的串口通信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isual C++6.0 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软件的设计,将MSComm控件作为微软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口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信功能,利用此控件使应用程序结构简单、继承性好。通过在汽车里程检测软件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控件编写的串口通信软件是可靠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ActiveX TCP控件在Windows环境下,基于TCP/IP通信协议,设计点对点实时通信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高效地应用Visual Studio中的串口通信方法,利用Win32 API函数Query Performance Counter和Query Performance Frequency设计出能比较精确测试、分析基于Visual Basic中的Active X控件、Visual C++中的Active X控件和Win32 API函数的3种Visual Studio平台上串行通信方法的实时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由4台配置基本相同的PC和连接它们的RS-232C接口线构成,软件包括串行数据发送模块、基于以上方法的串行数据接收模块及相关分析模块。实验结果表明:API方法的通信响应速度比VC控件法、VB控件法分别快约175%、220%,数据接收速度分别快约8倍、9倍。  相似文献   

6.
利用短时过零率来检测清音,用短时能量来检测浊音,两者相配合便实现了信号信噪比较大情况下的端点检测。但是在信噪比较小的环境下,这两种方法便失去了作用。为了能在噪声环境下准确地检测出语音信号的端点,根据对含噪语音在时频域中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atching pursuits时频分解算法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Matching pursuits算法对含噪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再对信号进行魏格纳变换,可以完全去除信号的魏格纳交叉干扰项,使得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在时频平面上具有较直观明显的魏格纳能量分布,利用这个特点再进行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出语音信号的端点。  相似文献   

7.
在Visual Basic环境下,以创建多态按钮的ActiveX控件为例,讲述控件的制作及其编程,并叙述控件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汉语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声,韵母分离、非线性特征抽取和大字表识别的方法,描述了系统实现框图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载诊断系统的汽车虚拟仪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汽车仪表的局限性,利用OBD-Ⅱ系统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的汽车虚拟仪表.仪表系统用扫描仪通过OBD诊断座与OBD-Ⅱ系统以串行方式通信,读取该系统存储在执行控制单元中的数据,对数据解释后获得车辆行驶数据和故障码.虚拟仪表由ActiveX仪表控件拼搭而成.实验表明,该虚拟仪表可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故障显示和行车参数记忆存储,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件(COM)的软件开发与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大不一样,与纯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比较起来,仍有一些不同之处.把组件方法和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基于组件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文中首先介绍组件技术的基本思想和特性,以及基于组件规范的ActiveX控件技术,然后对于表盘控件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用这些组件组装成一台具有车载信息平台功能的虚拟仪器.结果证明,应用组件后,不但仪器软件开发效率得到了提高,其可靠性也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