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海洋学概论》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汪品先教授等集体编写的,他们参阅了500多种文献,博采众家之说,加以科学分析,取其精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古海洋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最新成就.包括氧、碳同位素、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等方法,涉及大洋地层学、古洋流、古气候、古水温、古海水化学、碳酸盐补偿深度、古生物生产率以及古海洋的演化史和重大事件等.深海钻探使地球科学产生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以具体的沉积物岩心证实了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第二是创立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古海洋学.板块构造学说已为我国地质学界所熟识、接受和应用,但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古海洋学还比较生疏.本书可作为地质、海洋等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教材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地质、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工作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二届古海洋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22—24日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培训中心举行。来自全国海洋、地矿、石油、中科院和国家教委等系统18个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台湾大学地质系黄奇瑜教授专程从台北赶来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两次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检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古海洋项目;交流国内近年来在古海洋学、特别是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的系统成果;探讨我国古海洋学研究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如何使古海洋学研究向第三纪或更老的年代拓展,使之更好地为油气助查和评价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海洋学科主任范元炳教授莅临大会,听取了汇报和介绍,并认为丛金委所资助的古海洋项目是成功的,尤其是由业治铮教授所主持完成的《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事件比较研究及其应用》重点项目更为突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中的一门重要支柱学科。本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大量的系统调查,特别是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从而动摇了某些传统的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诞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学说。例如古海洋环流变化的发现丰富了古海洋学这一新兴学科;海底热液矿床的发现充实了现代矿床成因理论;深海钻探计划等的实施加速了海底扩张学说的诞生……。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地质学的每一项重大进展,不仅加速了海洋科学的发展,还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地质学界,甚至在整个地学界引起了革命.  相似文献   

4.
“国际古海洋学大会”是国际古海洋学界每3年一届的学术交流大会,代表国际古海洋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会议自开始举办以来,除第七届(2001年)在日本举办以外,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举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古海洋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国内研究走向国际前沿,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十分活跃的地位。经我国古海洋学家的积极争取,第九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将于2007年9月在上海举行,预计将有国内外专家约700人出席。会议组织委员会诚挚邀请国内有关古海洋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完成88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专著———《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日前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由曾呈奎院士、秦蕴珊院士、袁业立院士分别作序,山东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全球变化研究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而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又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区域性响应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迅速发展,海洋学研究实现了空前的学科交叉,海洋学过程研究获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微体化石的研究从其发展到现在解决了主要与地层层序、古海洋环境、古气候有关的诸多地质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微体化石为基础建立了古海洋学。我们在生物学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此基础上 ,能够根据微体化石建立起进化古生物学。本文就古海洋变迁(古海洋学)与微体化石进化的关系以及进化(微体)古生物学作出了诠释。正像20世纪末出现的地球环境问题、脑坏死、器官移植等问题所象征的那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化石以本身作为具体证据来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对于研究化石的古生物学者来说 ,有必要深入研究进化问题 ,探…  相似文献   

7.
一、古海洋学的内容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研究海洋古环境和海洋地质历史,目的是要重建2亿年(侏罗纪)以来海洋古环境的变化历史.古海洋学的研究不但有巨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的经济意义.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很明显,没有古海洋学的深入研究,要了解地面的古地理演变是不可能的.而且海洋轮廓及洋流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大陆的气候,例如,第三纪古特提斯海  相似文献   

8.
洪阿实 《海洋科学》1994,18(6):27-29
同位素海洋学(IsotopeOceanography),在海洋科学研究中不仅着眼于元素,而且着眼于同位素的研究领域。1海洋同位素地层学与同位素古海洋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等当代地球科学重大课题的强有力工具。它应用于海洋地层学即出现海洋同位素地层学。同位素古海洋学则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上的应用,这是地球科学新的“生长点”之一。人们发现,在冰期,海水中氧的重同位素相对富集,在间冰期,海水中氧的轻同位素相对富集。因此,钙质生物骨骼的氧同位素值可以反映气候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科学的迅猛发展,海洋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变得日益广泛,海洋学史研究日趋深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60年代国际海洋学史组织成立,并于1966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海洋学史大会。在其后的4次会议中,与会人员不断增多,并引起了全球海洋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的普遍关注,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广泛探讨现代海洋学史研究中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探索海洋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前沿课题。我国的许多科学家也多次参加了该会议,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青岛市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国内…  相似文献   

10.
古海洋学的历史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靖华 《海洋学报》1984,6(6):830-842
古海洋学是随着深海钻探而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近十年来,由于氧同位素古温度测定、超导磁力仪古地磁测年和液压活塞取样器等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古海洋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例如,1980年深海钻探计划在南大西洋的第73航次,便取得了整个第三纪的地层磁性年代表等五项重大科研成果。展望今后十年,古海洋学将继续发展。国内必须实行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科研合作,才能在古海洋学方面做出贡献,才能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组成的海洋学用表与标准联合工作组编辑委员会于1991年编辑、出版了《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英文版)。为了满足国内海洋科学家对具有一致性的海洋资料的需要,在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上与国际海洋学界统一,该书的中文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通用海洋工程公司的资助下已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2.
莫杰 《海洋科学》1988,12(6):48-50
当前世界海洋地质科学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三大新进展:(1)国际性联合大洋钻探计划(ODP);(2)板块构造理论研究;(3)古海洋学的发展。 近年来,现代海洋地质科技不仅在沉积、构造和矿产的基础理论方面,而且在应用研究和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技术因其在海洋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各国海洋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已实施的卫星计划为切入点,阐明了海洋科学卫星对海洋科学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指出海洋遥感已进入科学卫星时代。针对当前海洋亚中尺度和近温跃层遥感观测的科学前沿需求,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新一代科学卫星计划。重点围绕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的两大代表性载荷——干涉成像高度计和海洋激光雷达,回顾了测高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这两大载荷在亚中尺度海洋学、海洋跃层动力学和大数据海洋学领域的未来潜在应用,对中国海洋科学卫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22日15时23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2岁。秦蕴珊男,汉族,1933年6月1日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际海洋物理科学联合会(IAPSO)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本计划、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和地质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最新收录的1968—2017年SCIE文章,采用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等工具,分析了约1.3万篇相关文献,发现:①"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海洋地质学研究整体发文一直保持着正增长势头,并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②亚洲和中东欧国家和地区是海洋地质发文的主力,中国和俄罗斯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和合作网络的中心,且中国的近5年发文遥遥领先;③"一带一路"海洋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科学、海洋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等领域,内容包括中国沿海、马尔马拉海、死海、日本海等地区的海底地质构造与特殊地貌、海洋沉积物来源与分布输运、海底矿产油气资源、海底地质运动与地形演化以及古海洋古地质环境分析等方面。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海洋地质研究区域内合作薄弱,建议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研究,并注重各国科研机构之间的研究特色制定相应的合作战略目标,以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效,提升我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地位。  相似文献   

17.
7月25日,《中国区域海洋学》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首发仪式在京举行,这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科学意义重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教授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中国区域海洋学》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的编纂过程和专著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两部著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BriefIntroductionofthe4thEditorialBoard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94年1月22日通过第四届《海洋与湖沼》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由33人组成,其中主编一人,副主编2人,委员29人,另预留一名。编委简介如下。主编秦蕴珊男,60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亚太地区副主席。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负责多项全国及国际合作海洋学综合调查研究。对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对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IIOE-2)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纪念首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International Indian Ocean Expedition,IIOE)成功实施50周年,进一步推动印度洋多学科交叉的新认识,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IOC)、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SCOR)和印度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计划(Indian Ocean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IOGOOS)在2015年联合启动了第二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Second International Indian Ocean Expedition,IIOE-2,2015—202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首次IIOE的发起、实施和主要成果,介绍了IIOE-2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的优先参与方向,呼吁我国科学家将IIOE-2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更加积极地参与IIOE-2国际合作,推动在印度洋环流与气候、海洋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海底科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20.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1959,2(4):203-213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长在海洋里的动、植物的科学,因此,它不但属于生物学的范围,而且也是综合性很强的海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其他科学一样,海洋生物学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成长起来的;它主要地为水产业服务,但也越来越多地为国防、航运和其他生产部门服务。由于海洋生物学与生产实际的密切关系,这门科学在临海的科学先进的国家都很发达,但在我国解放前的反动统治下,与其他科学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海洋生物研究虽然在二十年代就已萌芽,但在解放前的二十几年内发展很慢。在三十年代初期,我国海洋生物学有一度比较活跃,甚至还组织了全国性的“中华海产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