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PE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1].及时准确地显示栓塞的部位、形态、范围及治疗后管腔变化,对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欧美国家多见,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中,仅次于心肌梗塞和脑卒中位于第3位[1].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由于血栓栓塞所导致的血流受阻,长期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其形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在DVT基础上发生一次或反复多次肺动脉栓塞,长期发展形成肺动脉高压.随着检查技术的提高,肺栓塞(PE)已由过去的少见病成为常见病,且病残率及病死率均很高[1].MRI由于无创伤、敏感度高在CTEPH诊断中日趋成为首选检查方法.该法无须注射造影剂,便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管腔,而此处血栓约占PE的27.8%[2].在临床诊断肺栓塞中有重要价值.低场MR由于软件功能的提高,图像质量已大有改善.本文收集了经MR检查、临床证实的5例肺动脉血栓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低场MR在CTEPH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LD)是包括间质性肺炎和其他全身性疾患的肺部改变[1],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发育的临床常见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影像检查是诊断ILD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在临床的应用使肺部影像诊断提高到小叶水平,并被认为是肺部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3],它可提供儿科肺部疾病的诊断信息[4].但有关儿童ILD的HRCT国内报道并不多见.作者对本院2005-01-2008-03临床确诊的46例儿童ILD的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HRCT在儿童ILD诊断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位居男性恶性疾病发病率之首[1].近年来前列腺癌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随着MR成像检查技术的发展,MRI已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分期最有效的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6.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管状骨折,并且多见于胫骨平台.传统的X线检查在对关节腔内的结构显示欠佳,因此对于粉碎性骨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1~3].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可以进行大范围扫描、高分辨率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4].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各类恶性肿瘤之首[1-2],在所有癌症致死病例中,23%由肺癌引起[3],其5年生存率仅15%左右[4].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死例数到2025年将超过100万[5].目前诊断肺癌方法主要有影像学、细胞学、组织病理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等,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其缺陷为增加患者痛苦,易导致肿瘤播散,仅适用于中晚期肺癌患者[6].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逐渐成为肺癌诊断新技术,具有无创和特异性,可以达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效果[7].传统治疗肺癌方法有手术和放化疗,但创伤大,且并发症多.应用免疫学方法治疗肺癌取得一定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8].放射免疫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作用检测肿瘤标志物等分子,且能够单独或者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肺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肺癌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综述近几年放射免疫诊断和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髌骨轴位摄片是X线检查中常用的投照方法.在膝关节外伤中髌骨骨折最常见,占膝部损伤的首位.当怀疑髌骨受损时,应加照髌骨轴位[1],用于髌骨纵行骨折的诊断和髌骨纵行骨折与二分髌骨的鉴别诊断[2].如果怀疑髌骨脱位时,除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外,还需拍摄髌骨轴位片[3].髌骨轴位摄片不仅用于观察髌骨骨折,也是股骨内外髁前、侧方撕脱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4].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生命健康,在我国和一些发达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疾病之首[1].截至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3.3亿例[2].2018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农村患者比例达322.31/10万,城市患者比例达275.22/10万[3].有研究表明[4],大动脉弹性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故...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研究的趋势和方向是提倡多中心研究.我国是一个疾病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对疾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1].有相当数量的论文、研究成果质量较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课题设计时忽略了多中心研究[2].如果将多家医院的病例资料汇总起来按照前瞻性设计和研究,共同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3],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科学依据,为寻找影像学诊断的科学规律将起到积极的作用[4].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肺功能与CT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龙莉玲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2):1707-17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不属于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继发于气道炎症和肺实质的肺气肿性改变。气道高反应性也是COPD的常见征象[1]。因此,对怀疑有COPD的患者,临床诊断常用肺功能试验(pulmonaryfunction test,PFT)测定第1秒用力肺活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1second,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volume,FVC)的比值(FEV1/FVC)等…  相似文献   

12.
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 in Pulmonary Metasta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肺栓塞的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经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及临床确诊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肺栓塞患者中,14例诊断为肺栓塞,诊断率约93.3%。1035支肺动脉显示849支,显示率82%;肺栓塞130支,占显示肺动脉数的15.3%。其中亚段肺动脉600支中显示438支,显示率73%,栓塞43支占显示亚段肺动脉的9.8%。直接征象包括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及动脉断面变细,血管腔内密度不均匀减低。充盈缺损分为4种形式:中央性充盈缺损3例呈轨道征,偏侧性充盈缺损9例,附壁性充盈缺损2例,完全性阻塞3例。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胸膜下楔形梗死灶3例,肺动脉高压5例,出现W esterm ark征8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PA是诊断肺栓塞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它将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肺栓塞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MRI评价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 (PAH)病因及其顺应性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在GEVectra 0 .5T超导MR仪上采用肺动脉长轴对正常组 ( 2 3例 ,年龄 10~ 79岁 )和PAH组 ( 2 1例 ,年龄 2~ 66岁 )进行SE和CineMRI检查 ,以测量其管径和顺应性改变 ,并辅以其他成像平面以确定PAH的病因。结果 正常组采用SE测量的管径值为 :肺动脉主干 (MPA) 2 .5 4cm±0 .2 3cm、右肺动脉 (RPA) 1.74cm± 0 .2 3cm、左肺动脉 (LPA) 1.77cm± 0 .2 9cm ,采用CineMRI测得的顺应性为 :MPA 12 %、RPA 16%、LPA13 % ;18例经心导管、造影和 /或手术证实有PAH者MRI均很好显示出其原发病变 ,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和 1例原发PAH者MRI也显示中央肺动脉显著扩张和右室肥厚。经测量PAH组MPA、RPA和LPA管径较正常组增宽明显 ,其顺应性下降显著 ,经t检验 ,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MRI对确定PAH产生的原因及其顺应性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和MR肺灌注成像(MRPP)诊断的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主肺动脉MR血流编码扫描,通过分析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变化率(TROS)、时间-信号曲线、右/左心室内径比及主肺动脉的相关参数(主肺动脉直径、血流峰值、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量等),比较肺动脉栓塞患者与志愿者间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差异,评价MR在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结果:肺栓塞患者组与健康志愿者组肺实质信号强度变化率、峰值时间、主肺动脉直径、右/左心室内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间的主肺动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流量具有统计学差异,肺栓塞患者MR血流编码的肺动脉峰值流速-时间曲线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时间提前,并可见明显反流。结论:MRI具有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并可测量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粗略估计肺动脉高压程度,有望成为一种研究肺栓塞的无创性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 is a potentially lethal outcome of pulmonary embolism.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 (BPA) 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