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且评价信息以区间对偶犹豫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反辐射无人机目标威胁评估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区间对偶犹豫模糊熵的TOPSIS 决策方法。给出区间对偶犹豫模糊熵的公理化定义,构造区间对偶犹豫模 糊熵公式求解属性权重,进一步利用TOPSIS 法对方案进行威胁评估,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 增加权重的科学性,提高评估的准确性,进一步丰富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2.
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理论,建立了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与排序算法.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避免求取属性权重估计值的计算,使得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易于编程计算,快捷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在确定权重系数方面会造成状态失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权理论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该方法在分析目标威胁评估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将变权理论与多属性决策相结合提出了目标威胁变权评估综合模型。仿真实例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对目标进行威胁评估更符合常理和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城市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排序模型,利用多属性决策(MADM)理论建立.其步骤包括对各属性按威胁程度影响大小进行量化、确定权重值及建立目标威胁度模型.该方法全面考虑城市空袭与防空作战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解决了城市防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问题,能有效提高城市防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间数熵的TOPSIS防空作战威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中目标威胁评估问题,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将区间数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熵权分析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将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了基于区间值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决策矩阵。然后,依据多属性决策中传统熵权确定方法的思路,结合区间数决策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确定属性熵权的方法。最后,运用经典的TOPSIS方法,计算各目标的综合威胁指数,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程度排序,并通过防空作战空中目标威胁评估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方法在确定空袭目标威胁度时仅考虑空袭目标属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办法:首先计算空袭目标的威胁度,再结合被攻击目标的属性对威胁度影响来确定空袭目标的综合威胁度。同时,该法使用群组AHP方法和熵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双方各威胁度属性的组合权重,以减少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运用改进的方法研究防空作战威胁评估问题,建立多属性决策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和其他文献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编队网络化协同防空作战时采用固定的目标属性权重与信息化战争已不匹配的问题,建立一种完整的人在回路控制的编队网络化协同防空威胁评估系统。以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防空作战为背景,考虑编队构成和队形因素,根据编队内多部雷达探测的目标数据信息,建立了目标攻击意图判别模型;并结合变权理论,确定基于目标熵值变化的目标属性权重计算方法;用改进的开区间数理论表示编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构建了区间数排序方法,并通过加入编队指挥员决策心态指标α和指挥员对属性区间数的平衡系数λ。实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多属性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将ELECTRE I多属性评估方法应用到防空威胁评估中。在介绍ELECTRE I方法关键思路与分析步骤的基础上,结合防空威胁评估的特性,建立了基于ELECTRE I多属性评估方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是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的基础。针对目标威胁评估研究存在确定指标权重时未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单一灰色关联分析(GRA)方法和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目标威胁大小,以及未考虑飞行员决策时面临损失和收益时的不同态度等问题,在综合GRA和TOPSI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前景GRA-TOPSIS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提出灰色关联深度的概念,结合极大熵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变权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避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利用GRA方法分析目标指标序列的曲线形状相似性,结合TOPSIS方法分析位置的相似性,基于前景理论,将飞行员面临收益以损失的态度融合到目标威胁评估中,得到能够体现飞行员特质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分析了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的各种因素,依据多属性决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ADM)理论,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了基于MADM的目标威胁评估排序模型,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问题,提高了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系数上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威胁评估算法。在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指标层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大小,并应用到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确定,求解出指标层对于目标层的相对权重,与运用模糊理论中威胁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求解出的各指标对于方案层中不同目标的威胁属性值融合,得到总的组合权重。通过Matlab仿真实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威胁排序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2.
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规则获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鉴于已有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规则获取方法存在不足,如得到规则较少、规则正确率不高等,定义优势决策辨识集和辨识矩阵,给出优势决策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方法;引入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方法将对象进行优劣排序,并结合决策属性剔除不合理对象,将不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转化为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提出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的规则获取方法,该方法符合自然推理过程,直观性强,在充分挖掘系统蕴含信息的基础上,保证了规则的正确性;将该规则获取方法应用于雷达对抗目标威胁评估简单可行,并为解决属性含有“偏好信息”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模糊理论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模糊方法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值转化为模糊数,实现指标的一致化,并利用属性重要度理论获取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算子进行评估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利用以往的经验数据,兼顾指标的客观信息和评估者的主观判断,评估结论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中距空空导弹的作战能力评估是一个包含了定性和定量因素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作战能力的模糊语言评估模型。通过模糊Delphi法调整决策者意见以达到一致。用模糊权重与模糊评价矩阵相乘,得到各型导弹综合评价的模糊值。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艇编队在不确定海战场环境中的威胁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防空威胁的直觉模糊决策方法.首先对来袭目标的不同类型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得到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其次由直觉模糊熵权法得出评估指标的初始权重,并融合指挥员的主观偏好信息建立指标权重优化模型,使得权重结果更为合理;然后采用正态分布方法处理多时刻信息,得到不同时刻的权重;最后基于 TOPSIS 思想得到目标的威胁度排序结果.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为解决舰艇编队的威胁估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糙集-逼近理想解排序的辐射源威胁排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辐射源威胁评估作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与粗糙集(RS)理论相结合的算法,构建一套完备的辐射源威胁等级排序模型,解决在没有先验信息条件下实时定量衡量辐射源威胁程度。针对TOPSIS方法中构造标准化决策矩阵时数据赋权的主观局限,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评价指标与评判结果的粗糙依赖度,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规避主观赋权的片面性。仿真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量化威胁程度,有助于更精细准确排序。该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以运用于辐射源威胁评估。  相似文献   

17.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reat assessment of aerial defense, a kind of MADM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unknown attribute weights and biased project on decision-maker is put forward. It can be used in dealing with the object threat assessment problem. A computing formula on project preference of decision-maker and one model of obtaining attribute optimization weight are set up. The method improves the veracity and reliability of computing object threat assessment, and the simula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val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