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光学成像系统和高速摄像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机的电器电磁机构三维动态特性测试技术。对镜面反射光路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一套通用的电器电磁机构三维动态测试装置。以磁保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对电磁机构进行三维动态测试,通过图像处理得到衔铁空间三维运动曲线。试验表明,该测试技术能够准确而全面地描述电磁机构的三维空间实际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真空直流断路器高速操动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直流系统短路电流大、短路时间常数小的特点,对基于人工过零原理的真空直流断路器的高速操动机构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该高速操动机构利用涡流效应产生电磁斥力,推动运动部件实现高速动作。笔者建立了电磁斥力机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设计的结构参数制作了实验样机,实验样机的线圈电流波形以及机械运动特性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磁保持继电器动作机构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触头簧片模型,并对簧片反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ADAMS和Ansys软件在刚性体与柔性体仿真方面的各自优势,对磁保持继电器动作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测试装置及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先进汽车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响应速度是先进汽车动态测试中的关键,在研究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用其设计的测试系统方案,并建立了仿真实验模型.在设计中,采用电惯量替代传统的机械惯量模拟汽车运动惯量.由于直接转矩控制能快速响应转矩指令,使得研究的电惯量模型能精确的控制汽车加速度,突破了单纯速度跟踪的限制.仿真结果也表明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
根据混合式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42V混合式汽车继电器的时序逻辑模型。采用高频脉冲驱动方式使电力电子器件在继电器动态过程导通以减少发热。利用直流电器电磁机构动态过程中线圈电流的变化规律,优化了继电器的时序控制模型,在系统无弧通断电路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时间,进一步减小发热,并通过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27.5kV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动作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27.5kV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并根据其动作特点,进行了基于Ansoft和Matlab软件的静态、动态特性仿真。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Ansoft软件包对永磁机构的静态特性进行仿真。其次,根据耦合电压平衡方程和达朗贝尔机械运动特征方程,在静态仿真基础上采用Matlab构建永磁机构断路器的运动模型,对永磁机构动铁心、断路器动触头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设计的样机进行了动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A软件的参数化设计语言对某直流小型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电磁机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电磁机构吸力特性及其磁场分布,为进一步进行动态仿真提供了依据,并为该型继电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非接触式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采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数据处理量大、算法复杂且硬件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利用光学三角原理对拍合式继电器衔铁运动过程角度位移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测量的方法。通过光电位置敏感探测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直接获取衔铁的运动角度数据,利用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获得继电器吸合过程的动态特性。以G2R-1小型继电器为实验测量对象,建立了继电器衔铁运动的磁路模型,获得了其角度位移的理论值,通过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继电器衔铁角度位移数据,分析继电器衔铁吸合过程的运动规律,验证了所提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避免了接触式测量手段对继电器衔铁运动带来的影响,且设计的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数据处理量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触头运动与电弧产生之间关系的测试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速摄像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磁保持继电器的动作机构的动态过程进行测试,同时采集触头电弧的图像,得出触头运动特性和电弧引燃的关系曲线,能够准确地反映磁保持继电器触头运动与电弧产生之间的关系,为磁保持继电器设计过程中结构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混合式汽车继电器,适用于在混合式汽车直流电压等级提升的工况。相较于传统汽车继电器,该汽车继电器的触头具有双断口、触点距离大等特点。通过搭建基于高速摄像机的动态特性拍摄系统,对新型混合式汽车继电器的运动过程、不同电压下的合闸分闸曲线以及不同线径线圈的合闸时间等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汽车继电器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