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球是宇宙银河系中一颗富有而美丽的行星。自出现人类以来,整个地球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以其高度的智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城市中摩天高耸的大楼,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环绕地球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展现出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  相似文献   

2.
一从目前最新的考古资料来看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历史在 30 0万年左右 ,而天文学和古地质学的鉴定成果证明 ,地球至少有 4 5- 4 6亿年的历史了 ,地球演化、孕育出了人类 ,人类本为地球生物之进化的产物。自从有人类以来 ,更确切地讲 ,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 ,人类就一直生活于地球这一自然的环境之中 ,人类一方面以自己的智慧 ,从自然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 ,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构建人类自己的制度文明 ;但同时由于人类不适当地改造自然和开发自然 ,导致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破坏与恶化 ,引发环境灾难 ,环境灾难又反过来…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在浩茫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是人类唯一共有的家园。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可以随心所欲、轻而易举地加以改变,但有些后果将不堪设想。到本世纪末,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地球上尚保持其原始自然风貌的处女地面积已越来越少。据世界保护原始自然第4次代表大会透露,目前地球上还有5×10~7km~2的表面没有被人类触动过。 按各大洲的分布。南极洲100%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北美为35.5%,非洲30.3%,澳大利亚为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蓝色星球。我是一滴微不足道的水,我和我的同伴们让地球充满生机。我现在却变得那么无助,我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辉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能动性,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特点。人不象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以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伴随着改造自然的实践,还有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要遵循客观规律,就得认识客观规律。一个是改造世界,一个是认识世界,这是人类独具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里 ,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了使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不辞辛劳、不畏艰险 ,前仆后继地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 ,终于在蛮荒的大地上 ,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 ,人类为自己能征服自然而骄傲过、自豪过 ,但面对自然界的破坏 ,我们又是那么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构成了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纷繁多变又源远流长。我们所确信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最初人类躲避着自然的灾难以求得生存和进化,之后他们与自然和平共处,之后他们开始试图征服自然以取得地球上的霸主地位。他们立足于大地,开始向高山进击,向天空进击,向自然的一切进击。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教育是人类本着维持地球生态持久文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远宿愿,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再也难以吞噬生态失调的苦果。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结果是,资源迅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胎脱于动物界,就开始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历史进程。因此,主客体关系就成为人类诞生以来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主客关系的实质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依被改造对象的不同性质,客体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这也就是说,人类既是对象的改造者,又是改造的对象,既是改造的主体,又是改造的客体。例如,人类个体在改造自己身心之际,本身既是改造者,又是被改造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是,主客体关系这对范畴只是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界定,要说明整个人类历史的动态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周围环境(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地球上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开始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过程.然而,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包括与人类生产活动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即人工环境。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12.
探索宇宙,揭示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奥妙,体现了人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的迫切心情,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来说,是培养创造性的最好途径。最近由著名科普作家,陕西师大教授王德兴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十大自然之谜》,正是为  相似文献   

13.
哈米 《小学时代》2013,(5):20-23
你觉得人类移民月球可实行吗?要知道,月球的环境比地球恶劣得太多了,而且很多年内也不一定能改造得比地球好,但这并不代表着人类就不能去。我们都是地球的一员,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舟计划"需要人们几十年、上百年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相似文献   

15.
自然的人化     
自然界正在迅速地被人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类没有摆正自身的存在意义,无限的能力导致人类自我迷信、理性冲动,要求主宰自然,改变了自然与人的水舟关系。二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使地球环境病态化,导致自然系统进化的方向性改变。三是人类一面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一面又在努力复制自然,表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自相矛盾行为。我国儒道主流文化传统提倡的"天人合一"、"人合于天",既是东方的一元论哲学观点,又是人类环保的重要理念。当人类确保了自身生存权的现在,需要人类文明的反省与重新定位,以防止人类自身及其文明异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力手段.本文就做好演示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对人类影响的一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武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人类了解其生息环境的需要,所以地理课远在17世纪中叶就被认为是教育的基础课。现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地理课列入中、小学甚至大学的必修课程。 由于地理研究的范围既有物质世界的规律又有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其位置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又因为研究地理必须借助数、理、化、生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及现代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地理学又为上列各科提供宏观世界的认识,所以,中学的地理教育实质是联系各科的枢纽。  相似文献   

18.
徐风 《课外阅读》2011,(9):60-61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发展却是在毁灭自然中进行的。地球诞生大约46亿年,地球生命发生大约35亿年,人类的出现不过300万年历史,人类有文字记  相似文献   

19.
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自然界就不再是按照缓慢节奏演化的纯天然自然系统,而是逐渐变成了人化了的自然系统;同时,也产生了人类行为所招致的负效应,即自然对人类向自然环境过度索取的严厉惩罚,从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资源日趋枯竭到人心不古、世民日下,这些地球“癌症化”症状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人类行为干预自然的规模比较狭小的远古时代,这种负效应尚不明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行为作用于自然的力度、广度急速加剧,出现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一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寄语     
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在消失,了解它们、保护它们是人类的义务和责任。愿小朋友们从小热爱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珍惜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之一。如果地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