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进行广州市空气质量保障预警体系设计研究,以实现亚运会场馆和大气监测国控点每天污染物浓度达到保障目标,提出建立可实时调控空气质量的预警体系。预测预报系统是预警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够及时提供区域空气污染特征评估和多种预报时效的预测结果。预测预报系统需要天地空立体化监测网络支持,需要包括多种预测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预报准确性,提供空气质量与污柒源、天气形势的数值关系,以确定控制污染源的预警措施,实现保障目标。广州以此设计思路,在国内首次集成三种类型的预测预报系统作为预警系统平台:①基于污染源排放、天气形势变化,包括NAQPMS、CMAQ、CAMx国际先进数值模型的多模式集成预测预报系统;②基于区域观测和天气条件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与污染气象条件指数预报系统;③基于全球格点气象场和天气形势的新型统计预报系统。此平台在亚运会期间为空气质量评估与预测预报专家会商,为亚组委及时启动预警措施,实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项目围绕农业干旱防灾减灾服务需求,通过多年努力,针对农业气象业务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农业干旱定量监测预警和损失评估业务化技术成果。该成果健全完善了基于气象、卫星遥感(MODIS)和土壤水分的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以及相应的安徽省分区分天气类型的干旱等级标准,建立了农业干旱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监测模型以及提前10天预警模型;以冬小麦和一季稻为对象,建立了农作物干旱损失分区动态定量评估模型;研发了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并获软件著作权登记(软著登字第0390618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管理体系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获取、传输和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构建了我国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框架,并分别针对环境常规监测数据获取、传输和使用保存环节,研究相关的对策,整合、完善、修订、制订有关水、气环境技术规范,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管理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且适合我国国情数据管理体系,为提升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我国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的强制性标准,是当前实施环境监测的重要依据,每年全国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质量控制是监测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是指导和评价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监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作标准。目前,针对现有监测技术开展的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缺乏,因质量控制结果评定依据不明确而无法判断监测数据可靠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质量控制的漏洞,而且直接影响环境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发生雷电灾害较多的省份之一,加强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护能力,是雷电业务建设和防雷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了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及湖南雷电监测预警综合业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实际使用效果表明,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湖南雷电监测预警业务的开展,在雷电基础科学研究、雷电资料的积累和综合分析应用、雷电预警方法研制以及雷电预警服务等方面具有极好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是“说清”全省整体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污染变化、分布规律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水污染防治管理与决策的信息来源。监测网络点位布设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有代表性,能否真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变化趋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7-28
课题立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内排段地下水水质污染风险防控防范技术的需求,针对中线总干渠内排段沿线复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风险污染源类型、强度多变的特点,建立了典型区地下水风险污染源清单,突破了地下水风险污染源水力截获和“漏斗一门”PRB组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总干渠内排段地下水风险污染源阻控的有效手段;针对总干渠内排段地下水风险监控需求,突破了地下水水质联动监控与预报关键技术,完善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并建设了关键技术示范工程,构建了一套适用重大输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体系。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撑并促进了(国函[2002]117号)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8.
广州亚运地理信息服务项目包括《广州亚运地图》等专题图编制及《广州亚运地图网站》建设两项内容,它是由亚组委授权,服务亚运、展示广州的主要工作。本文对项目实施的背景、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对于国内大型活动中的地理信息服务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与预警系统建立研究提出沙尘天气源地的概念,并根据传输和影响对其进行了分类,对影响中国的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进行了分类总结,对典型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复合指标体系,确定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贡献的贡献率和绝对贡献;建立了沙尘天气的预警预报系统,提出了减缓沙尘天气的应对策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北京开展了现场观测和资料分析,开展了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与预测系统建立研究,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聚焦生物安全保障可为加强防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健康提供综合性的规制视角。欧盟经验表明,动物健康立法可先后整合基于功利主义、系统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规则设定,并将生物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性制度。基于此,一是在多层次的责任体系中,动物持有者承担保障生物安全和动物健康的首要责任;二是以激励方式督促责任主体采取生物安全保障措施,实现预防为主;三是政府作为动物疾病监测和集中规制者,其在基于风险的管理中既要注重科学作用也要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为风险管理决策的共识性和可接受度营造多元支持的规制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59-59
一、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 2002年,北京理工先河科技发展公司承担了国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形成的主要产品是金海豚“网络动态防护系统,这是一款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防护系统,它防护的对象是网络中的主机,可以是不同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网络中异常重要的单机PC。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61-61
“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研究”项目深入分析了广西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特点,在广西率先应用GIS技术构建了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对暴雨诱发广西地质灾害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类,建立了华北低槽,高原东部低槽、西南低涡、台风等四种暴雨型地质灾害模型;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技术结合T213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广西地质灾害的预报模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了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利用车载装置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向驾驶人提供预警信息,对减少交通事故具有显著效果。国内外在车辆安全监控及预警技术及装置开发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尚存在下列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8):32-33
该研究属“十一五”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之一,本课题将在“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流域污染控制理念指导下,从环境管理的两大技术支撑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人手,围绕当前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研究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与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为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从环境标准管理向环境风险管理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调度信息体系,是立足于经济运行工作实际,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借助于网络技术和数学模型进行建设的一套综合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参数防汛遥测系统的功能和原理,其中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并论述了系统中相关参数组合后,可对潮位发展趋势提前预警,而且,积水和泵站的同时监测也为排涝调度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5月24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针对大气降雨对边坡的影响研究技术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边坡动态监测集成及数据远程实时发布系统,把国际上认知度较高的六个预测模型系统化和软件化,建立云南省公路边坡水毁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并将研完成果应用于云南国省干线公路3180个重点边坡的监测和预警,推动了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验证污染减排成效,摸清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针对性地分析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响应机制,对于加强环境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3-24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高风险污染源多,污染事件易发频发,污染较为严重;毗邻俄罗斯,容易引发跨国污染纠纷;地处高寒区域,水文特征具有特殊性。作为“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第11课题,针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常规和应急管理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跨境河流水污染监控预警、应急响应、突发事件指挥决策等环境管理综合决策的关键技术及决策支持平台缺失的问题,开展松花江水环境风险源管理技术研究、水环境污染事故时空模拟技术研究以及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支持平台研发,以提高环保部门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监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同管理能力、信息发布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