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乌鞘岭隧道3号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鞘岭隧道工期紧、任务重 ,为实现“长隧短打” ,设计了辅助施工斜井。主要介绍 3号斜井快速施工的方法及工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铁路建设飞速发展,建设高潮由沿海地区逐步转入内陆山区,铁路的长大隧道也将会越来越多。而目前编制单线铁路隧道长度在6km以上概预定额,尚无成熟的依据。为了适应该项工程的需要,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和现行定额,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调整换算,编制了长度大于6km的单线铁路隧道预算定额,可作为编制单线铁路长大隧道概预算的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3.
现行隧道工程预算定额说明第九条第4项:“隧道开挖定额中编制的‘其他支护’定额(如隧-004、隧-006、隧-008……等)没有包括钢支撑、喷射混凝土和砂浆锚杆等其他临时支护的工、料、机消耗。在与钢支撑或与喷、锚等临时支护定额配套使用时,计算办法按……开挖当量折算”,并在预算定额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大隧道施工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长大隧道(洞)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长大隧道施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需从八个方面予以重视和研究,包括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辅助坑道改变长隧短打、推广TBM法、二次衬砌跟进及TBM掘进与二衬同步施工技术研究、恶劣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施工技术、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测、重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以此来推动我国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的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长大隧道采用增设辅助坑道、长隧短打的施工方法来缩短工期。本文以乌鞘岭特长隧道为例,阐述了斜井辅助坑道施工在长大隧道中的作用。重点说明了斜井辅助坑道的选型及不同斜井运输类型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以后长大隧道采取斜井施工时提供一点经验。研究方法本文将乌鞘岭特长隧道的10#、11#两种不同形式的典型斜井施工方法作比较,将两者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和实际效果做类比,研究它们在特长隧道施工中的作用和利弊。研究结果通过10#、11#斜井实际的施工效果,可知两斜井在开设多个工作面辅助正洞施工方面优势相当,但10#无轨运输斜井综合利用指标略高于11#有轨运输斜井模式。研究结论长大隧道采用辅助坑道开设多个工作面,采取“长隧短打”的方法时,斜井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施工措施。但在确定斜井类型方案方面,则要综合全面考虑,解决好隧道施工“出碴、进料”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儒钦  李刚 《中国铁路》1999,(10):32-34
通过现场调查与模型试验,对隧道施工中的压入式长风管理通风系统进行了气锤效应研究。提出了长风管系统锤强变化规律及计算公式,同时针对当前隧隧道施工现场提出了预防或减少长风管中气锤危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涛 《铁道建筑技术》2023,(4):148-150+185
重载列车作用会导致铁路隧道基底结构动力响应不断增大,从而使基底结构产生破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单、双线隧道-围岩耦合计算模型,对重载列车作用下单、双线隧道动力响应随深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列车轴重、行车速度和填充层厚度对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横断面上的拉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增大后减小,在初支部位达到峰值,单线隧道轨下断面为最不利断面,双线隧道中线断面为最不利断面;随轴重增加,隧底仰拱各特征点竖向位移及填充层最大主应力响应均呈现线性变化趋势;随列车速度增加,各特征点竖向位移略有增大,但幅值变化不大;随填充层厚度增加,隧道仰拱最大加速度及最大主应力均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朔黄铁路某隧道隧底不密实病害,分析了隧底不密实病害的主要成因。提出采用聚氨酯树脂填充隧底吊空等不密实处以及固结虚砟的隧底加固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以Ⅴ级围岩隧道为例,借助于现场实测30t轴重列车轮轨力时程曲线,分析隧底不同密实度以及加固后的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取Ⅴ级围岩弹性模量的中值1.5GPa作为隧底密实度标准值的条件下,30t轴重列车通过隧底密实度仅为标准值的7%的隧道时,其隧底结构产生最大为1.05 MPa的拉应力,隧底结构的应力水平超过0.5ft(ft为计算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取2.01 MPa),从而导致隧底结构的疲劳问题;采用聚氨酯树脂对隧底结构加固后,隧底结构的应力水平降低至0.13ft,消除了疲劳破坏的隐患,而且隧底结构的振动加速度也得到明显的降低,验证了采用聚氨酯树脂的加固方案适宜于重载铁路隧底的加固。  相似文献   

9.
于春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44-147
新建铁路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朔州隧道为全线最长的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为确保两年实现简易通车,设计采用了5座无轨运输斜井方案,以实现"长隧短打"。介绍了辅助坑道的设计原则、斜井方案设计及支护参数选取等。  相似文献   

10.
宜万铁路隧底岩溶探查物探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勘查实例,介绍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查隧底岩溶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在隧道封闭式结构环境中,人工场源在隧底不同结构形式下所表现出来的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波场特征;并针对隧道特殊环境,探讨如何从数据采集及处理两方面提高物探异常信噪比,从而提高勘探效果.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3个方面的结论:地震波与电磁波法在解决隧底岩溶问题中具有优势互补性,是最有效的探测组合;单点反射波法震源系统的效能是该方法应用效果的决定因素;在电磁干扰严重的隧道环境中通过合适的数据处理,地质雷达法对规模较大的岩溶洞穴仍有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雪峰山隧道群总长达27.628km,洞外地形复杂,按规范要求,应建立隧道洞外独立控制网。但如何在这样的隧道群中建立控制整个隧道群施工的统一的独立控制网,如何把不同投影带内的洞外控制点统一在一个坐标系中,都将是施工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将介绍雪峰山隧道群坐标系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独立控制网的一点一方向平差原理,介绍两种求解独立控制网方向角的方法,并利用这2种方法进行该隧道数据的计算和验证,从而证明利用该方法在长大隧道群的独立控制网建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商务区合建区域施工中,不同施工单位的多项目交叉作业,地面空间紧张,盾构法施工地铁隧道所需的盾构机进出场道路、施工场地难以满足.文章结合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以中风化石灰岩为主、无地下水的实际地质情况,对单轴悬臂掘进机进行局部的优化调整后用于地铁隧道开挖施工.工程实践证明,悬臂掘进机在单轴抗压强度在50 M ...  相似文献   

13.
以Bentley PowerCivil为基础,采用隧道设计思路,参考地模、地质和线路模型信息,根据围岩情况实现隧道设计模型的精确建立,同时,结合IFC/IFD编码标准,完成工程信息的自动附加。通过梳理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模型结构树的区别,完成几何分解和设计阶段信息到施工阶段的自动转换。以拉(萨)林(芝)铁路扎莫隧道为试点,建设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块(BIM)技术的铁路隧道辅助设计系统与流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结合地质、设计参数等信息有效地辅助隧道设计,提高设计精度。通过信息挂接与阶段模型转换,解决了模型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通过分类编码的数据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工程数量统计的思路,设计标准化工程数量统计程序架构,研究铁路隧道结构分类编码,建立隧道工程数量标准数据库,规范隧道设计中工程数量统计环节的工作流程,增强隧道结构标准数据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提高铁路隧道工程数量统计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快捷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肖先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22-124,132
针对目前地质复杂、大断面隧道钻爆法施工中超欠挖问题引起的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安全质量问题,结合既有传统爆破技术,在隧道施工中提出隧道爆破炮孔长短孔结合技术、周边眼精确定位技术,分析总结出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在周边眼的钻孔最佳角度选择,长短孔搭接长度及装药方式,减少了隧道施工中由爆破引起的超欠挖问题,节约了成本,确保了工程质量,对隧道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大跨段单洞断面积达到380 m2,最大跨度达23 m,是隧道施工的一大技术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基于卸荷减跨机理,提出分部分区开挖的理念。即通过减小开挖跨度,实现荷载的分步转移,围岩出现卸荷松动区,从而减小隧道结构单次承受的荷载,根本上改善结构受力,确保隧道安全、平稳施工。通过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证开挖优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采用常规手段勘察困难或效果不佳的、埋深较大(15~100 m)的各类采空区和岩层,构造组合复杂的不良地质的勘察问题。研究方法:结合铁路工程中的煤窑采空区、断层破碎带勘察和隧道围岩完整性评价等方面的工程勘察,采用有序波前重建法进行井中地震CT计算,分析评价有序波前重建法的使用效果。研究结果: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勘察效果,煤窑采空区、断层和公路隧道等勘察目的体在CT图像上均有明显的反映。研究结论:采用有序波前重建法进行井中地震CT计算,可以解决采用常规手段勘察困难或效果不佳的、埋深较大(15~100 m)的各类采空区和岩层,构造组合复杂的不良地质的勘察问题。  相似文献   

18.
1概述随着大型隧道施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在双线隧道施工中,采用无轨运输带来了有轨运输无法比拟的高速度、高工效,因而受到施工人员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无轨运输又在单线铁路隧道及小断面水工隧洞施工中推广应用。然而,在单线隧道施工中使用无轨运输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  相似文献   

19.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线路基础变形会引起轨道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营安全。首先,基于地铁隧道下穿既有有砟轨道线路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然后,以既有线路的轨道高低容许偏差管理值为依据,制定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基础变形的控制标准和下穿施工时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为类似工程沉降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铁长大过海区间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工程,采用理论及对比分析、数值解算等方法,分析过海区间隧道区间风井设置、火灾工况气流组织等问题。介绍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概况,然后提出区间风井设置的要点,参考国内相关城市过江工程实例,采用土建排烟风道,以保证灾害工况下两车追踪人员的疏散安全。阐述陆域段防排烟和海域段防排烟方案,对于陆域段,排烟方案可以按照常规地铁区间进行设置;对于海域段,需根据区间长度,采用全吊顶或者局部吊顶排烟方案。通过研究区间火灾安全目标,设定热释放功率为10 MW,隧道临界风速为2.1 m/s,重点排烟量为80 m3/s,并绘制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图,解算结果表明各区间风井的防排烟系统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