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地区522例病残儿的疾病种类及发生原因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病残儿的发病率,以促进优生优育。回顾性研究我地区病残儿患者的疾病种类及比例,以便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为正确地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52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病残儿涉及病种较多,以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为主,应加强病残儿医学鉴定和优生优育指导。结论开展有效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农村地区和重点病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185例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独生子女病残儿发病原因,为预防出生缺陷和病残儿的发病,提出合理性的预防措施及建议。方法:收集185病残儿的病例,进行疾病病种构成比分布的病因分析。结果:经过鉴定确诊为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62例,占疾病总数的33.51%;非遗传性疾病和非先天性疾病123例,占疾病总数的66.49%。结论:防止出生缺陷应尽早进行孕期保健,孕中期、孕晚期要加强营养,做好产时保健,降低产妇、新生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广州市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病残儿病种顺位、主要病种每年构成情况及其中遗传性疾病的构成情况,为病残儿家庭再生育提供优生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广州市3 964例病残儿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1 867例(47.10%)。分析1 867例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病残儿病种顺位和主要病种每年构成情况。分析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病残儿中908例遗传性疾病的构成情况。结果:1 867例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前5位病种顺位为孤独谱系障碍(31.01%)、智力低下或精神神经发育迟缓(29.67%)、脑瘫(13.12%)、癫痫(10.50%)及染色体病(6.37%)。2006-2015年孤独症谱系障碍构成比为12.93%~47.49%,其中2006-2010年每年构成比25%,而2011-2015年每年构成比36%,2011年高达47.49%。2006-2015年染色体病构成比为3.04%~12.12%,每年占比较小。908例遗传性疾病中多基因遗传病778例(85.68%)占比最高,其次为染色体病119例(13.11%)、单基因遗传病10例(1.10%)及线粒体病1例(0.11%)。结论:2006-2015年广州市孤独谱系障碍、智力低下或精神神经发育迟缓等病残儿占比较高,且孤独谱系障碍患儿有上升趋势,多基因遗传病在遗传性疾病中占比最高,需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积极开展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备孕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孕期适时监测孕妇健康状况、落实产前筛查和高危人群的产前诊断,早期干预新生儿重大疾病,对减少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行为障碍病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富阳市近12年医学鉴定的病残儿所患疾病的种类、病因、地区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减少病残儿的干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我市1997~2008年经医学鉴定289例病残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例病残儿中非遗传性疾病208例,占71.97%,遗传性疾病81例,占28.03%;外伤、产程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后天残疾75例,占25.95%;城乡之比3.74:1。智力低下103例,占35.64%。结论病残儿鉴定中非遗传性疾病比例较高,病种多而复杂。为减少非遗传性疾病所致病残儿的发生,全面推行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程、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小儿危险意识的教育是减少病残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庆市垫江县病残儿医学鉴定中的遗传性疾病种类、发病原因,以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再发风险.方法 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需填写重庆市统一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鉴定标准按照国家计生委颁布的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进行.对重庆市垫江县2003-2013年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的遗传性疾病按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种遗传病的比例和发病原因,对病残儿父母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结果 2003-2013年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4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者365例,占73.7%,365例中有遗传性疾病181例,非遗传性疾病184例.遗传性疾病共有29种,其中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者占71.8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者占6.6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者占11.60%,X连锁显性遗传病者占2.21%,X连锁隐性遗传病者占3.31%,染色体病者占4.42%.结论 病残儿医学鉴定涉及遗传性疾病病种多,而且比例较高,临床上应做好再生育监测,重视遗传与优生咨询工作,加强孕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978例病残儿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降低病残儿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10年鉴定审批合格,同意再生育的978例病残儿档案逐一清查核实,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病残儿以4-8岁最多,男孩多于女孩;病残儿主要分布在农村.检出疾病共58钟,其中遗传性疾病、非遗传性疾病各占50%.978例病残儿母亲年龄以30~35岁最多.结论:开展优生遗传咨询,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们对2001年7月-2005年10月福田区第一胎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了解病残儿疾病的发病率、各系统发病情况、出生缺陷疾病发病情况,有利于指导优生优育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方法我们对这130例病残儿的疾病。进行出生前后的病史资料、母亲孕期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130例病残儿中病残儿最小年龄发病年龄为4个月,最大发病年龄19岁,男性病残儿略多于女性病残儿。病残儿多发病情况中脑瘫发病率最高,占23.28%。病残儿疾病系统分类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占67.69%。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情况中。脑瘫、大脑发育不良发病率最高,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率为59.23%。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原因中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自身病固引起的出生缺陷,其中以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产钳、吸引器分娩引起脑瘫发病率最高。还有很多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原因不清楚。结论病残儿疾病中,神经系统疾病占67.69%。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率占整个病残儿的59.23%。出生缺陷病残儿发病原因中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自身病因引起的出生缺陷。因此,要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重点要做好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提高出生缺陷预防水平。加强对群众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出生缺陷筛查及优生咨询指导工作,计卫联手共同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浮市病残儿鉴定病种及其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为病残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云浮市2002-2011年病残儿鉴定患儿资料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进行分类与编码,用SPSS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云浮市2002-2011年主要致残病种为神经系统疾病、先天畸形类、循环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主要单病种顺位依次为: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性心脏病、大脑发育不全、地中海贫血.结论:要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诊断降低病残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大竹县909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钰铭  李志莲  黄丽萍 《重庆医学》2008,37(16):1820-1821
目的 对909例病残儿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降低病残儿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于2000~2006年鉴定审批合格,同意再生育的909例病残儿档案逐一清查核实,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病残儿以14~16岁最多,男孩多于女孩;病残儿主要分布在农村.检出疾病共58种,其中遗传性疾病29种,占50%,非遗传性疾病29种,占50%,909例病残儿母亲年龄以30~35岁最多.结论 通过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优生遗传咨询,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强儿童保健及对幼儿的看护,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池市少数民族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式对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宜州市第一孩鉴定为病残儿的173例家庭进行调查.结果 173例病残儿共涉及74个病种,其中非遗传性疾病113例(65.3%),遗传性疾病60例(34.7%).金城江区两种疾病发生率最高.结论 非遗传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病残儿医学鉴定,掌握重庆地区病残儿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以减少病残儿童的发生率,有效控制和减少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病历资料论证分析及辅助检查,市医学鉴定专家组集体讨论。结果 鉴定733例,符合再生育者525例,占71.62%,疾病种类64种;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208例,占28.38%。疾病种类49种。男女鉴定比为132:100。结论 病残儿病种多、分布广,无地域特征,以遗传性疾病为主,因此应加强山区农村医疗投入,广泛开展婚前咨询与检查、孕前咨询与围产期保健,提倡新法接生,同时应加强生殖健康领域的科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5.12地震灾民避难暂居点发病病种和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避难暂居点发病病例进行构成比分析,得出发病前5位的病种,给予初步治疗后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前5位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高血压,虫咬性皮炎,急性支气管炎。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未发生传染性疾病。结论:避难暂居点发病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避难暂居点医疗队应开展疾病预防宣传工作并针对性配置相关医师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原住居民与户籍移民病残子女病种差异,并探寻形成差异的原因和干预措施。方法将深圳市人口计生局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过去五年鉴定的病残儿分父母均为原住居民(双原住)、父母中一方为原住居民,另一方为广东省内外户籍移民(单原住)、父母均为广东省外户籍移民(双省外)、父母均为广东省内户籍移民(双省内)、父母中一方为广东省内,另一方为省外户籍移民(单省内)共五组。对五组患儿遗传病及7类非遗传病构成比进行比较,并通过调查表或电话咨询收集与致残原因有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1月~2007年12月,深圳全市病残儿鉴定总数566例,其中遗传病29例,七成为地中海贫血症;非遗传病537例,例数最多的是神经系统、畸形/变形和精神行为障碍类疾病。五组的遗传病与非遗传病构成比无显著差异(x2=7.655,P=0.105)。非遗传病中,双原组的畸形/变形类疾病构成比排位领先于其他组,该组母亲文化程度低,孕保健意识较弱。双省外组的精神行为障碍类疾病构成比排位领先于其他组,且患儿多数由父母单独抚养。结论努力提高深圳市原住居民育龄夫妇的文化素质,普及优生知识,提倡适龄生育,孩子出生后父母应尽早与其接触交流,妇幼保健机构要重视提高从事产前诊断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有利于减少某些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12地震灾民避难暂居点发病病种和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避难暂居点发病病例进行构成比分析。得出发病前5位的病种,给予初步治疗后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前5位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高血压,虫咬性皮炎,急性支气管炎。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未发生传染性疾病。结论:避难暂居点发病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避难暂居点医疗队应开展疾病预防宣传工作并针对性配置相关医师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玉溪市自2005年实施新农合以来,农村地区疾病谱变化情况,为新农合政策的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惠及农村居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玉溪市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纳入新农合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用Excel 2003、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2年,玉溪市纳入新农合的住院患者共计248 670例,其中,最多的是泌尿生殖系病58 495人(23.52%)、其次是呼吸系统病57 849人(23.26%)及损伤及中毒42 073人(16.92%).构成比前三位的疾病占所有病例的63.70%.构成比动态情况,消化系统病各年构成基本平稳,保持在10.99%~12.70%之间.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病、神经系统病等6类,呈现下降趋势的病种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传染病除2010年发病构成相对有所增高外,其余年份构成比基本维持在2.00%左右,构成呈总体平稳.结论农村地区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住院患者疾病谱的研究是新农合政策制定及实践的主要参考依据,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福州市独生子女病残儿的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标准及第二胎优生原则》,福州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对病残儿进行集体鉴定,对鉴定资料按病种、病因等进行分析。结果1992~1997年共鉴定病残儿893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占58.90%,后天性非遗传性疾病占41.10%,共计114病种,前3位为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瘫和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16.24%,12.09%,11.31%。结论遗传、产前产时缺氧和感染是致残的三大主要病因,重视病残儿病因研究,有助于减少人群病残儿的发生和优生优育第二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2012年住院儿童疾病病种变化趋势,为评价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某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03年-2012年住院患儿(0-18岁)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各系统疾病构成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各系统疾病的构成和顺位是否有差异。结果某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2012年收治住院儿童126428例,ICD编码诊断共292802条记录。2003年-2006年排在前三位的病种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而2010年-2012年排在前三位的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十年期间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增幅明显;而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下降趋势明显。各病种在男女之间构成比的差值均不到2%(2?=196.925,P<0.001)。新生儿期病种主要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婴儿期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呼吸系统疾病均占首位,而青春期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构成比逐渐增加(从幼儿期8.25%至青春期22.73%),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构成比逐渐下降(从幼儿期12.09%至青春期5.12%)。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十年来主要住院病种。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取代消化系统疾病,成为顺位第三的病种。部分病种变化趋势明显。男女之间病种构成比差异较小,而不同年龄段病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正祥 《右江医学》2003,31(2):144-145
目的 :为了解病残儿病因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国家计生委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医学鉴定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法进行。结果 :78例病残儿患病率最高的是智力低下和脑瘫 ,其次为五官残缺和眼科疾病 ;染色体异常主要为先天愚型和染色体易位。结论 :重视生殖保健 ,做好产前诊断和围生期保健工作 ,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晋中市祁县病残儿的病因及优生对策。方法分析祁县连续10年经医学鉴定确诊的病残儿157例资料。结果病残儿发病率最高的为神经系统疾病62例(39.49%),其次为五官疾病32例(20.38%),第三为心血管病25例(15.92%)。造成以上疾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产时因素。结论必须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咨询,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做好婴幼儿监护及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18岁儿童住院病种分布及各病种的疾病负担,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山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03-2012年住院患儿(12~18岁)病案首页信息。按照2003-2007和2008-2012两个时间段分析各系统疾病以及主要病种构成的差异。以2010-2012年数据为基础,对各主要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病种的疾病负担。结果中山市妇幼保健院2003-2012年收治12~18岁住院儿童1 099例,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编码诊断共2 045条记录。排在前3位的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449例,占21.96%),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346例,占16.92%),消化系统疾病(254例,占12.42%)。排在前5位的单病种为地中海贫血(7.0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45%)、支气管肺炎(5.62%)、贫血(4.99%)、系统性红斑狼疮(4.21%)。2008-2012年相对2003-2007年,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显著下降(30.17%下降至20.57%);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构成比显著上升(8.81%上升至18.29%),肌肉和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构成比显著上升(1.36%上升至5.49%)。对各病种按照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一类病种特点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为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地中海贫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类病种特点为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发病率低,包括胸腔积液、低渗透性和低钠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对于12~18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近十年来主要住院病种。部分病种构成比变化趋势明显。各病种平均住院日和费用差异较显著,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一类病种和二类病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