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观察了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热 2~ 7d后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大血小板比率 (PLCR)的变化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肾综合征出血热 6 6例 ,男 4 3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 (36 .8± 13.6 )岁 ,其中出现肝脏损害 6 0例 ,肾脏损害 6 0例 ,空腹血糖升高 2 9例 (6 .39~ 2 2 .85mmol/L)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4例。临床诊断均符合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并经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荧光抗体IgG检查确诊。发…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与老年肺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表明 ,血浆α-颗粒膜蛋白 (GMP- 140 )含量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近年来 ,血小板功能异常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老年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为肺心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途径。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 4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6 0~ 73岁 (平均 6 8.5岁 ) ,系健康体检者 ;肺心病加重期组 40例 ,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6 1~ 71岁 (平均 6 6 .8岁 ) ;肺心病缓解期组 2 5例 ,男 2 1例 ,女 4例 ,年龄 6 0~ 70岁 (平均 6 5 .9岁 ) ,系同期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有关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形态变化的文章已见报道 ,糖尿病 (DM )和高血压 (HP)患者并发脑梗死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 14 0 )的含量及其变化报道不多。我院神经内科于2 0 0 1- 0 2~ 2 0 0 3- 0 6对上述 3项指标进行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脑梗死组 6 0例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5~ 74 (6 2 5± 3 5 )岁。其中DM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6 4±2 4 )岁。HP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6 0± 4 5 )岁。脑梗死临床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 4次脑血管病会议标准 ,均经脑CT…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B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激酶B是一种丝氨酸 苏氨酸类蛋白激酶 (PKB AKT)。PKB在血小板聚集中起重要的作用 ,可能有维持血小板活化的功能。本研究通过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KB的活性变化 ,探讨PKB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 ,研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1 资料与方法 :( 1)对象 :2 0 0 1年 3月~ 1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30例 ,男 19例 ,女11例 ,年龄 ( 6 8 7± 4 7)岁 ,其中高危险组 9例、中危险组 2 1例 ,符合 1989BraunWaldUA分类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 6 8 3± 5 2 )岁 ,符合 1979W…  相似文献   

5.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为抗血小板药治疗TIA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和方法TIA组 2 0例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43~ 82岁 ,平均6 3岁。诊断依据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 2 0名 ,男 13名 ,女 7名 ,年龄42~ 74岁 ,平均 6 1岁。检测前 2周内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分别在发作期和缓解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AR)。以二磷酸腺苷 (ADP ,5 μmol/L)、肾上腺素 (EPI ,5 μmol/L)、胶原 (COL ,2mg/L)和花生四烯酸 (…  相似文献   

6.
自动血液分析仪提供的参数多达 2 0多个 ,其中血小板平均容积 (MPV) ,有些临床医生对其作用还比较陌生 ,在此对2 67例老年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分析其MPV的变化 ,以观察MPV在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中的意义。1 临床资料1.1 对象和方法1.1.1 对象 :男 118例 ,女 14 9例。年龄60~ 81岁。血小板计数 ( 80~ 10 0 )× 10 9·L-14 7例 ,( 5 0~ 80 )× 10 9·L-110 8例 ,( 3 0~ 5 0 )× 10 9·L-174例 ,3 0× 10 9·L-1以下3 8例。1.1.2 病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77例 ,急性白血病 (AL) 65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2 …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数 (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 PDW)和血小板压积 ( PCT)其变化有助于对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判断。我们对 4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 PLT、MPV及 PDW进行了检测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病例组 44例 ,均系 1 997年 1 1月~ 1 998年 1 0月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 ,男 2 0例 ,女2 4例 ,年龄 43~ 83岁 ,平均 65岁。病程 :慢性咳喘史 5~ 60年 ,平均 2 0年 ;肺心病史 1~ 1 1年 ,平均4.7年 ;急性发作 1~ 60 d,平均 1 0 .7d。诊断符合1 977年全…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血小板聚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与哮喘的相关性,我们检测了哮喘息者发作期与缓解期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5min内最大聚集率(MAR),最大波幅所需时间,进行聚集曲线图像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①哮喘发作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11~69岁,平均年龄40.7岁,哮喘病史1~25年,平均9.2年。②哮喘缓解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11~62岁,平均42.5岁,其中38例来自上述发作组缓解期。哮喘诊断符合我国1984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定标准》[1]。③对照组:正常献血员18名,男1…  相似文献   

9.
药物与脾脏放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1 973年Maddison首先报道 1例门脉高压伴脾亢患者用自身凝血块行脾动脉栓塞 ( SAO) ,使脾脏缩小和外周血细胞迅速改善。近年来 ,国内外已应用此法治疗脾亢疗效尚好。鉴与此 ,我院 1 988~ 1 998年开展了药物加脾脏照射治疗 IT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ITP2 1例诊断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有关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男 4例 ,女 1 7例 ,1 6~ 2 8岁 1 2例 ,2 9~ 52岁 9例 ,中位年龄 30岁。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小板活性因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PG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因子及体外血小板的聚集性变化 ,以评价PGE1对UA的治疗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 7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4 7~ 72岁 ,平均5 8.7± 8.6岁。②对照组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5 9.8± 7.6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心绞痛发作频度及合并症等均无显著性差别。1.2 用药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 阻滞剂及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N)治疗较为困难,预后不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老年DRN有较好疗效,并对病人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6例(91只眼)DRN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DRN分期标准〔1〕。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63.66岁),单纯型81只眼、增殖型10只眼。治疗均以糖尿病饮食控制为基础,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1~73岁(平均64.23岁),单纯型40只眼、增殖型5只眼;治疗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60~74岁(平均63.33岁),单纯型41只眼、增殖型5只眼。组间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血功能障碍是肝硬化患者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6 1 、CD6 3、纤维蛋白原受体 (PAC 1 )能够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我们通过对肝硬化患者CD6 1 、CD6 3、PAC 1的检测 ,探讨其在肝硬化病理生理及临床中的意义。1 .对象 :肝硬化组共 2 0例 ,男 1 5例 ,女 5例 ,年龄 32~ 70岁 ,平均 42岁。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其中Child分级A级 3例 ,B级 5例 ,C级 1 2例。对照组为正常人1 5例 ,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50岁 ,平均 38岁。2 .方法 :采静脉血 3ml,…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减少肝病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肝细胞功能和外周血小板数的相关性,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住院的1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PO水平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取自2002~2003年住院的1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男91例,女15例,年龄16~65岁,平均(37.23±11.33)岁。临床诊断按照2000年病毒  相似文献   

14.
VATP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 1 996年 1月采用长春新碱、达那唑、胸腺肽、泼尼松 ( VATP)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 2 3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 ,男 9例 ,女 1 4例 ,年龄 1 4~ 62岁(中位年龄 2 9岁 )。中位病程 2 2个月 ( 7~ 68个月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正规用药时间 4~ 1 0个月。 5例曾应用丙种球蛋白 ,2例为脾切除后复发 ,1例曾用硫唑嘌呤。所有患者均有皮肤和粘膜出血 ,8例有月经过多 ,6例有牙龈出血。治疗前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 1 9.2± 8.9)× 1 0 9/L。1 .2 …  相似文献   

15.
血清尿酸测定与老年人高血压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往往与高尿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密切相关〔1 ,2〕。为了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老年人高血压的相关性 ,我们观察了老年人高血压及血压正常者和非老年血压正常者的血清尿酸水平。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干部体检及住院患者 71例 ,分三组 ,A组 :非老年血压正常组 2 6例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 (4 6~ 5 7)岁 ,平均年龄 (5 0 .3± 4 )岁 ;B组 :老年血压正常组 2 3例 ,男 2 0例 ,女 3例 ,年龄 (6 2~ 73)岁 ,平均年龄 (6 4 .2± 3.3)岁 ;C组 :老年高血压组 2 2例 ,男 2 0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4 )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我们观察了 30 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西咪替丁 (CMD)治疗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 ,发现 CMD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2 6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76例 ,女 5 4例 ,年龄 2 0~ 82岁。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外周血血红蛋白 6 5~15 0 g/ L,平均 89g/ L,血  相似文献   

17.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选择2 0 0 1年12月至2 0 0 3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长城医院、菏泽市立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警官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 16例,其中男12 5例,女91例,年龄6 0~75岁,平均(6 8 0±10 9)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属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的脑梗死。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早期康复组10 8例,男6 3例,女4 5例,年龄6 0~75岁,平均(6 7 9±11 4 )岁;晚期康复组10 8例,男6 2例,女4 6例,年龄6 0…  相似文献   

18.
脾切除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采用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但部分患者常因上述治疗无效 ,伴有较严重出血症状。1 980年以来 ,我院对 54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 ITP患者行脾切除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4例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34例 ;男 :女 =1 :1 .7;年龄 1 4~ 57岁 ,中位数 31 .5岁。急性型 5例 ,慢性型 49例。病程 <6个月者 1 1例 ( 2 0 .4% ) ,6~1 2个月者 1 7例 ( 31 .5% ) ,>1~ 1 3年者 2 6例( 4 8.2 % )。既往用药物治疗无效者 (包括暂时有效、但停药或减药后血…  相似文献   

19.
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细胞因子及SOD、MDA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了 ,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着重对老年 COPD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SOD、MDA变化进行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老年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72例 ,均为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 ,男 6 1例 ,女 11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8.3±7.2岁。缓解期患者 5 3例 (为急性发作期治疗达缓解期病人 ) ,男 4 5例 ,女 8例 ,年龄 6 2~ 82岁 ,平均 6 7.3± 6 .8岁 ,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标准〔1〕。健康老年人 30例 ,男2 4例 ,女 6例 ,年龄 6 0~ 80岁 ,平…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Ⅳ (GPIV)分布增多及血小板内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释放是血小板激活的敏感指标 ,二者在血小板膜表面结合 ,参与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 2 0 0 0 2 0 0 2年 ,我们检测了 2 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膜TSP及GPIV ,旨在讨论本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变化及意义。临床资料 :本文 2 2例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 2 61岁 ;病程 <1周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 667岁 ;病程 <1周。另选 14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2 660岁。所有受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