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燃气轮机工况条件下烟气排放的特点以及现有脱硝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轮机机组SCR高效脱硝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燃机和余热锅炉的连接段处布置有尿素预热管和雾化喷枪,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尿素的预热和热解;采用烟气消旋装置可以对螺旋的烟气进行整流,消除了烟气的旋转,从而实现了对整个烟气通道的流场优化;结合燃气轮机的烟气排放特点采用专用的SCR脱硝催化剂,为实现燃气轮机的高效脱硝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以某燃机电厂为例介绍了高温烟气热解制氨法脱硝装置的机理和在M701F4型燃气轮机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余热锅炉中SCR脱硝装置的设计和布置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郑州燃气电站2×390MW(西门子GUD1S.94.3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整套试运阶段,先后完成了燃机点火启动、并网,余热锅炉吹管、安全阀整定、燃气轮机大负荷调整与测试、汽轮机启动接带负荷、联合循环满负荷试验及168小时考验等试运工作。本文就试运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停机事件进行了分析,为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亦为今后机组调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电站燃煤锅炉常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中,主要典型系统有烟气冷却器系统、水媒式烟气-烟气冷却器(MGGH)系统、冷风加热器+烟气冷却器系统、冷风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旁路系统4种。本文重点分析了冷风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旁路系统及冷风加热器+烟气冷却器系统对锅炉入炉热量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并分别从烟气侧与空气侧计算了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对上述2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冷风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旁路系统并非节能效果最优,在各种工况下,其节能效果均小于冷风加热器+烟气冷却器系统;在额定负荷设计工况下,冷风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旁路系统节能效果比冷风加热器+烟气冷却器系统低0.797 g/(kW·h)。其原因是该系统将可用于锅炉的能量品位最高的热量用于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违反了能量梯级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半山燃机机组余热锅炉受热面吊装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欣 《电力建设》2009,30(4):104-105
1工程概述 半山燃机是国内第1台9FA重型燃气轮机组,其相配套的卧式布置余热锅炉受热面模块体积大、重量重,其吊装在国内没有先例。下面主要对其余热锅炉受热面模块吊装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进口空气(进气)进行冷却,可提高输出功率。介绍了一种两种工况交替运行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在进气温度高、投用进气冷却工况时,能有效增加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在进气温度低、投用低压加热器工况时,通过回收烟气余热,增加余热锅炉蒸汽蒸发量,提高汽轮机功率,实现烟气余热的全年回收利用。技术经济分析和初步运行结果表明,该进气冷却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余热锅炉是IGCC电站联合循环重要的能量设备,实际运行中经常处于启停状态,工况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动态模拟的方法,对余热锅炉停机曲线进行模拟研究。机组停机过程中,余热锅炉相关参数随燃机负荷的降低而降低,但有一定的滞后性。锅炉停炉过程中,各处受热面受热不均、温度不一样,将会出现收缩不均、导致温差应力出现。受余热锅炉受热和承压部件热应力的制约,燃机停机应结合余热锅炉需要控制甩负荷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卧式余热锅炉和立式余热锅炉在联合循环发电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运行的联合循环电厂中,主要采用两种类型的余热锅炉:一种是卧式余热锅炉,这种锅炉的水管呈垂直布置,燃气轮机排出的烟气水平地流经水管;另一种是立式余热锅炉,这种锅炉的水管呈水平布置,燃气轮机排出的烟气垂直地流经水管。  相似文献   

9.
在环保和节能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研究影响燃气余热锅炉热效率和环保的工况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台热电联产燃气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在10种不同的工况下,研究锅炉热效率和烟气排放情况,分析了运行工况、热效率和烟气排放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燃气余热锅炉热效率和降低尾部烟气排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燃煤锅炉控制烟气排放中CO含量的意义及重要性,分析各燃烧因素与烟气CO生成之间的相关影响,阐明要保证锅炉燃烧的高效率,取决于确定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合理送风量,将烟气中CO含量值控制在某一最佳范围内。通过对某发电厂2台机组在600 MW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进行推导性测算,得出每台机组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的CO含量合理控制值。  相似文献   

11.
黄素华  荆迪  庄劼  范洪武 《中国电力》2018,51(4):96-100
为提高燃气轮机运行维护水平,掌握燃气轮机干式低NOx(DLN)燃烧调整规律,通过燃气轮机DLN2.0+系统燃烧调整实践,总结了燃气轮机燃烧调整规律。研究表明通过对清吹空气量、预混燃料1(PM1)比例的调整可以平衡各频段的燃烧动态压力波动及NOx的排放水平;燃气轮机启动运行中出现可见“黄烟”是由于排烟中NO2的质量分数超过了一定数值,通过尽早切换到先导预混模式,以及在先导预混模式尽量减少扩散燃料(D5)和预混燃料1(PM1)的比例,可以减轻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黄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PG9171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为研究对象,对联合循环及进气冷却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该机组加装进气冷却系统后燃机侧、余热锅炉侧和蒸汽轮机侧系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E型联合循环机组加装进气冷却系统后,进气温度每降低10 ℃,燃机侧出力上升约9%,余热锅炉效率下降约3%。通过蒸汽参数的调整充分利用余热资源能使汽轮机多出力2.1 MW,联合循环效率上升约0.3%。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崔耀欣  徐强  张栋芳 《发电设备》2012,26(3):153-156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多种设备、多种技术集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整合了化工、发电等各方面技术为一体,包括了气化炉、空分系统、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等设备。通过分析煤气化合成气与天然气的差异以及煤气化合成气对燃气轮机的影响,展开燃用天然气燃气轮机改型设计为燃用合成气的方法探索,总结改型设计经验,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燃气轮机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燃煤机组低负荷运行SCR脱硝系统出现的催化剂因硫酸氢铵(ABS)失活问题,在实验室模拟烟气条件下,对催化剂ABS失活及活性恢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细凝聚作用下的ABS液化-汽化是典型的物理可逆过程,且受到烟气中NH3与SO3体积分数的正相关影响。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提出了最低连续喷氨温度(MOT)的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评估实际运行烟气条件下的MOT。为指导SCR低负荷运行最佳方案的选择和ABS失活催化剂的活性恢复,在对SCR低负荷运行案例分析基础上,给出了MOT经验计算公式使用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9F燃气轮机在启动过程中,点火后普遍存在低负荷阶段NOx排放量超标问题,分析其原因,对主蒸汽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对GE S109FA-SS燃气轮机热态启动过程进行优化操作。结果表明:该操作方法优化后,燃气轮机在启动过程中NO x 排放量大幅下降,低负荷阶段冒黄烟的时间缩短了近30 min,由此改善了环保指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19.
华能上海石洞口燃机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程选用西门子V94.3A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是国内设计生产的第一台配该型号燃机的余热锅炉。由于机组整体性能由西门子保证,故余热锅炉的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满足西门子提出的相关要求。介绍了余热锅炉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详细介绍了配V94.3A型燃机的余热锅炉设计技术数据,可为国内大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