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磺舒(Pro) 对头孢克罗(Cef) 药动学的影响, 为两者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家兔 30 只随机分成 5 组;Cef 50 mg·kg-1 组, Cef50 mg·kg-1+Pro 50 mg·kg-1 组, Cef 50 mg·kg-1+Pro 100 mg·kg-1组, Cef 50 mg·kg-1+ Pro200 mg·kg-1组, Cef 25 mg·kg-1 +Pro 100 mg·kg-1组。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股静脉取血,HPLC 法测定Cef 血药浓度, NDST 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在给予Cef 50 mg·kg-1 条件下, 随 Pro 联用剂量的增大, Cef 的 Cmax、AUC 增高而 Cl/F、V/F 减少;Cef 25 mg·kg-1 +Pro 100 mg·kg-1 组各参数(除 Cl/F 外)与Cef 50 mg·kg-1 组差异不显著。 结论: Pro 可明显改变 Cef 的药动学,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其影响程度与丙 磺 舒 剂 量 有 关。 Cef 25 mg·kg-1联 用 Pro100 mg·kg-1 可产生 Cef 50 mg·kg-1 的血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氯胺酮诱导的 c-fos 基因在大鼠大脑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异丙酚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及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 雄性 Wistar 大鼠 30 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 5 ml 组、氯胺酮 100 mg°kg-1组、异丙酚 100 mg°kg-1组、异 丙 酚 50 mg°kg-1+氯 胺 酮 100 mg°kg-1组、异 丙 酚 100 mg°kg-1+氯 胺 酮 mg°kg-1 组。异丙酚与氯胺酮用药间隔 15 min。所用药物用生理盐水配至 5 ml 经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用药后 2 h, 断头处死, 分离脑组织, 用半定量RT-PCR 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 c-fosmRNA与 c-fos 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变化。结果: 氯胺酮可明显诱导 c-fos mRNA 与 c-fos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异丙酚自身不能诱导 c-fos mRNA 和 c-fos 蛋白的表达;预先给予异丙酚可显著抑制氯胺酮诱导的 c-fos mRNA 和 c-fos蛋白在这一区域的表达, 且抑制效应成剂量依赖性。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氯胺酮诱导的 c-fos mRNA 与 c-fos蛋白在大脑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孕酮的还原性代谢产物四氢孕酮和地西泮抗焦虑作用。方法 C57小鼠腹腔注射四氢孕酮 、地西泮或赋形剂,20 min 后观察在架高十字迷宫试验中的表现,测定其自发活动 。结果 腹腔注射四氢孕酮 0.1mg·kg-1,明显缩短小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潜伏期[ 从(31.30±8.39)s 减少到 (8.80±6.00)s,P<0.001],并显著增加进入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 (从 1.20±0.42 增到4.80±1.75,P<0.001) 及在开臂的滞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从 7.13%增加到 32.50%,P<0.001) 。而腹腔注射地西泮 0.25 mg·kg-1的抗焦虑作用弱于四氢孕酮 。自发活动实验显示,0.5 mg·kg-1地西泮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 (P<0.01),而 0.1mg·kg-1地西泮和 0.25 mg·kg-1的四氢孕酮均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结论 试验结果提示神经甾体和地西泮对小鼠行为有不同的作用 。四氢孕酮具选择性抗焦虑作用而不影响自发活动,可望成为地西泮抗焦虑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 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4 组,每组6只。其中3 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 mg·kg-1、24 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对照组和6 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 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均P<0.01),以缬沙坦(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TD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缬沙坦(24mg·kg-1)组的TDM 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缬沙坦(24 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1mg·kg-1)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Ber)及其与环孢素A (cyclosporin, CsA) 合用对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7组:溶媒对照组、150mg·kg-1酮康唑组、100 mg·kg-1 Ber组、200mg·kg-1Ber组、45 mg·kg-1CsA组、100mg·kg-1 Ber +45mg·kg-1CsA 组、200 mg·kg-1 Ber +45 mg·kg-1 CsA 组, 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 等方法测定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 的表达水平。 结果 RT-PCR 结果显示:灌胃给药12 d 后, 除了100 mg·kg-1Ber 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CYP3A1 基因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给药6 d 后,200 mg·kg-1Ber +45 mg·kg-1CsA 组对大鼠肝脏CYP3A1 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给药12 d 后,100 mg·kg-1Ber +45 mg·kg-1CsA, 200 mg·kg-1Ber +45 mg·kg-1CsA 组对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 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通过增强CsA 对肝脏和小肠CYP3A1 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CsA在肝脏和小肠的代谢及消除, 可能是Ber 增加CsA血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罗学娅  杨玉梅  罗琳 《金属学报》2000,5(2):117-119
目的 观察甲基葡萄糖苷对实验性心衰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戊巴比妥钠造成猫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分别静脉注射甲基葡萄糖苷100mg·kg-1、200mg·kg-1,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记录猫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甲基葡萄糖苷100mg·kg-1及200mg·kg-1均可使左心室收缩内压、左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室作功指数和主动脉平均压显著增加,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下降,对总外周血管阻力无显著影响;100mg·kg-1对心率无显著影响,200mg·kg-1时则使心率略加快。结论 甲基葡萄糖苷对戊巴比妥钠诱发的实验性心衰猫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顺应性和左室舒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升高动脉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三七皂苷R1 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研究三七皂苷R1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Beagle 犬6 只iv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后采集系列血样, 利用LC-MS 联用系统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3P97 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三七皂苷R1 浓度在5.0 ~ 2 000 μg·L-1 内, 线性关系良好(γ =0.9996) 。绝对回收率高于90 %, 日内、日间RSD 均小于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6 只Beagle 犬iv 0.7131 mg·kg-1 三七皂苷R1 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其分布和消除相的半衰期分别为38.59 min 和230.06 min 。曲线下面积(AUC) 、中央室分布容积(V) 和血浆清除率(CL) 分别为67353.75 mg·min·ml-1, 3.53 L·kg-1 和0.1068L·kg-1·min-1结论: 建立的LC-MS 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三七皂苷R1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七皂甙(PNS)及三七皂甙单体(Rb1、Rg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血流量(CBF)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其中第7组为假手术对照组(SO);第1组为MCAO对照组;第2,3,4组MCAO前30min及MCAO后即刻分别静脉给予Rg120μg·kg-1,Rb120μg·kg-1,Nim5μg·kg-1;第5,6组分别于MCAO前灌胃PNS200mg·kg-1及400mg·kg-1连续10d。结果 与MCAO对照组比较Rb1,Nim,PNS400mg·kg-1组,CBF明显增高(P<0.01),Rg1组CBF无明显增加。PNS能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一氧化氮(NO)含量。超微结构显示,Rb1,Rg1,PNS和Nim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其中Rb1,Nim,PNS400mg·kg-1组优于Rg1和PNS200mg·kg-1组。结论 Rb1,Nim和PNS400mg·kg-1能明显增加MCAO区CBF,其机理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Rg1不能增加CBF。Rb1,Rg1,PNS有减轻脑缺血坏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脑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Ca2+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Asp)与维拉帕米(Ver)合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右旋糖酐(Mr 480 000)360 mg·kg-1 iv 制备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AMD)模型, 采用活体微循环法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细动, 静脉血流速度(ABFV、VBFV), 血流状态(BFS), 血管口径(AD、VD)的变化。结果 Asp 2.5、5 mg·kg-1、Ver 0.3、0.6 mg·kg-1,Asp+Ver(1+0.15)、(2.5 +0.3)mg·kg-1 iv 可使ABFV 增大各为11.1 %、31.3 %、18.7 %、19.5 %、26.5 %、37.3 %; VBFV 则为12.5%、25.7 %、12.5 %、13.7 %、30%、34.7 %, BFS 改善;AD 增大4.3 %、17.9 %、31.5 %、35 %、20 %、38.1 %;VD 则为2.2%、4.2 %、25 %、31.5 %、5.8 %、23.5 %;CN 增多;Asp+Ver 可明显逆转AMD 。结论 Asp 增快ABFV、VBFV 作用优于Ver, 而Ve r 扩张AD、V D 作用强于Asp, 两者合用呈协同效应, 并对右旋糖酐诱导的AMD 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国产盐酸氮卓斯汀的抗组胺作用。 方法 皮内注射组胺增加豚鼠皮肤通透性;静脉注射组胺诱导豚鼠休克;组胺诱导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 结果 盐酸氮卓斯汀(0.05, 0.15,0.45 mg·kg-1, ig) 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组胺所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盐酸氮卓斯汀(0.05, 0.1,0.2 mg·kg-1, ig) 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休克的反应程度, 延长休克的潜伏期, 降低豚鼠的死亡率。盐酸氮卓斯汀(10-8, 3 ×10-8, 10-7, 3 ×10-7 mol·L-1) 可剂量依赖性拮抗组胺所致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 使组胺量效曲线平行右移(pA2 值为8.55)。 结论 国产盐酸氮卓斯汀具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诺司咪唑(norstemizole)的抗过敏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在体和离体实验模型, 观察诺司咪唑的抗过敏效应。结果: 诺司咪唑10-9~10-8 mol·L-1, 能抑制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 IC50为4.42 ×10-9 mol·L-1 。豚鼠口服诺司咪唑0.1, 0.5 和1.0 mg·kg-1 3 个剂量, 均可显著地抑制磷酸组胺所致的休克作用和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PCA)模型中, 能显著地抑制其皮肤过敏, 抑制率分别为23.6 %, 67.9 %和81.7 %。结论: 诺司咪唑为第三代抗组胺药, 在药效上优于母体化合物阿司咪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CLA)+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甲硝唑(Met)短程联用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28 例经14C 尿素呼吸试验(14C-UBT)及血清HP-IgG 测定2项阳性的反复腹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CLA 。15 mg·kg-1+CBS 8 mg·kg-1+Met 18 mg·kg-1,分两次口服,疗程7d 。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以CBS+Met+AMO(阿莫西林)治疗,CBS 和Met 的剂量及用法同上,AMO 剂量为每日40 mg·kg-1,分两次口服,疗程14 d 。停药后4 wk 门诊复诊并复查14C-UBT,14C-UBT 阴性为HP 根除。结论 HP 根除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3%,86.7%,差异无显著性(P >0.0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93.3%,差异无显著性(P >0.05),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7.7%,13.3%,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CLA+CBS+Met 三联7 d 短程疗法根除反复腹痛儿童HP 感染临床疗效确切,HP 根除率高,副作用少,可望替代传统的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艳  汤旭磊 《金属学报》2008,13(3):266-270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保护素(OPG) 及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3 月龄雌性SD大鼠48 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6 组:假手术组(SHAM) 、单纯卵巢切除组(OVX) 、17β-雌二醇组(ERT, 0.1 mg·kg-1 d-1) 。低、中、高剂量白藜芦醇组(RL 、RM、RH, 每天分别给予10 、20 、40 mg kg白藜芦醇)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 给药8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 测定股骨骨密度(BMD) 及骨生物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LASTIC) 、刚度(STIFFNESS) 、最大应力(M-STRESS) 及最大承载力(M-LORD)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股骨OPG 、RANKL 的表达。 结果 与OVX 组比较, 20 、40 mg·kg-1 d-1白藜芦醇均能上调股骨OPG 表达(P <0.05) 。与OVX组比较, 20 、40 mg·kg-1·d-1 白藜芦醇均下调RANKL 的表达, 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P <0.05) 。 结论 白藜芦醇在体内可上调骨组织中OPG 的表达, 下调RANKL 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改善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高血压模型和正常大鼠血压及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高血压和正常大鼠静脉及灌胃给药,观察血压变化;利用麻醉开胸测定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采用侧脑室给药、猫在体瞬膜神经肌肉标本初步探讨降压机制。结果: BWYJ1.2及2.4mg·kg-1iv,降低正常及高血压大鼠收缩压(SAP)和舒张压(DAP),且随剂量的增加效应增加,作用时间延长。BWYJ10、20及40mg·kg-1灌胃给药,降低清醒正常大鼠SAP(最大效应分别下降4.6%、13.0%、16.8%)和DAP(分别下降7.1%、17.9%、20.5%),3h后恢复。BWYJ5、10及20mg·kg-1灌胃清醒高血压大鼠,降低SAP(下降7.3%、16.5%、20.4%)和DAP(8.5%、14.8%、24.5%),强于正常大鼠且时间明显延长。麻醉猫十二直肠给药,BWYJ2.5mg·kg-1仅DAP、LVWI降低,BWYJ5mg·kg-1使SAP、DAP、TPR、±dpdtmax及LVWI明显降低,其他无明显变化。结论: BWYJ静脉或灌胃给药对正常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产生降压作用,降压作用与中枢、神经节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用四氧嘧啶、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 为氧化剂, 分别在小鼠体内、体外损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以DCHF-DA 为荧光指示剂,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荧光变化, 并用共聚焦显微镜作时间系列扫描, 观察巨噬细胞荧光的动态变化。结果: 四氧嘧啶(75 mg·kg-1, iv) 、叔丁基氢过氧化物(7.76 ×10-5 mol·L-1) 可造成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 使荧光密度增加, 灵芝多糖肽可减轻其损伤, 使荧光密度减少。时间系列扫描显示:随时间改变, 灵芝多糖肽可减少静息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荧光密度, 也可减少由PMA(50 nmol·L-1) 诱导的呼吸爆发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荧光密度。结论: 灵芝多糖肽具有抗氧化作用,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性别差异对肾移植受者口服环孢素A(CsA) 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肾移植术后2 wk 肝肾功能稳定的患者41 名, 男21 名, 女20名。口服环孢素剂量6 mg·kg-1·d-1, 用FPIA 方法检测各时间点CsA 全血浓度并用3p87 药动学程序拟合CsA 药动学参数。结果: 男性和女性口服CsA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 (h):2.9±1.0 和2.2±0.9, Cmax (mg·L-1):1.0±0.4 和0.9±0.5, Cmin(mg·L-1):0.20±0.09 和0.17±0.11, T1 2(a) (h):0.8±0.6 和0.7±0.5, T1 2(e) (h):3.0±1.2 和2.8±0.8,AUC0-12 (mg·L-1·h-1):5.5±1.4 和4.5±1.7,CL F(L·h-1):40±25 和47±35, V F(C) (L):159±108 和172±92 。结论: 肾移植患者口服CsA 的AUC0-12和tmax 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玲  杨素荣  姚明辉 《金属学报》2005,10(6):697-700
目的: 观察ZD1694 对小鼠体内S180 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体外对人胃腺癌SGC-7901 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荷瘤小鼠模型,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ZD1694, 分单次给药与连续5 d 分次给药两种方案。处死动物后称取肿瘤组织重量, 计算抑瘤率。另外采用MTT 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ZD1694 对人SGC-7901 胃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ZD1694 可抑制小鼠体内S180 肉瘤的生长, 其抑瘤率无论是单次给药组(200 、100 、50 mg·kg-1) 还是连续5 d 给药组(40 、20 、10 mg·kg-1 ·d-1), 均可见剂量依赖性增加。ZD1694(0.001 ~ 1 000 mmol·L-1)对SGC-7901 人胃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增加, 可使G0-G1 期细胞增多,S 期和G2-M 期细胞减少。结论: ZD1694 对荷瘤小鼠产生明显的抗瘤作用, 一次性给药的抑瘤率大于相同剂量分5 次给药的抑瘤率。该药在体外可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 细胞生长, 使细胞发生G1 期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