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对不同分型单纯室间隔缺损胎儿的诊断及新生儿闭合期随访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确诊的单纯室间隔缺损胎儿100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病理分型及缺损直径。随访1年后观察患儿的愈合率。结果 100例胎儿中膜部缺损型64例、漏斗部缺损型21例、肌部缺损型11例、室上嵴上方缺损型4例。膜部缺损型中缺损口直径>5mm占比较高(46.88%),其次是3~5mm(34.38%)及<3mm(18.75%);漏斗部缺损型中缺损口直径<3mm占比较高(66.67%),其次是3~5mm(33.33%);肌部缺损型中缺损口直径<3mm及3~5mm占比分别为45.45%及54.55%;室上嵴上方缺损型中缺损口直径<3mm及3~5mm占比相同,均为50.00%;肌部缺损型患儿宫内及出生后1年内的愈合率最高(72.73%),其次为膜部缺损型(26.56%),漏斗部缺损型及室上嵴上方缺损型患儿在宫内及出生后1年内均未愈合。结论 单纯室间隔缺损以膜部缺损型常见,膜部及肌部缺损型可自然愈合。超声心动图在单纯...  相似文献   

2.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ntracrist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IVSD)是开口在右室流出道的肌性缺损,位于心室流出道、室上嵴结构之内,属于漏斗型室间隔缺损、占室间隔缺损(VSD)5%-29%[1,2]。目前对嵴内型室间隔缺损进行封堵治疗的经验仍较少,中长期随访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和安全性资料缺乏。本研究介绍采用根据嵴内型VSD的解剖特点设计的零偏心VSD封堵器和对称型VSD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体会及中长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腓骨横断面解剖结构并探讨在其上进行牙种植的可能性。方法:对21例2005~2006年在我院行腓骨移植患者的腓骨横断面进行解剖结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腓骨横断面的高度平均值为14.5mm,底宽平均值为11.1mm,上嵴的宽度平均值为3.7mm,上嵴到髓腔的厚度平均值为4.8mm,通过骨髓中心的宽度平均值为9.8mm。结论:单纯是以腓骨本身的条件进行标准的种植体植人,往往显得骨量不足,但可选用一些适合于骨量不足病例的种植体进行牙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空间隔缺损(VSD)定位,大小,分流,宽度,定量测量的准确性。方法:运用彩超对67例室缺进行定位及测量大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安全符合占65.6%,与手术定位邻近占25.3%,超声对嵴下型室缺大小与手术测值误差小(P>0.05)。对嵴上型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室缺定位,大小,定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以达到患肢血管再生、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运的目的。方法 对 1 0例患肢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 ,即在胫骨内侧嵴上开一个 1 2cm× 2cm的骨窗 ,手术后第 5天开始以特制的支架以每天 1mm的速度向外牵拉 ,2 0天后停止。通过皮温测定 ,自觉症状改善及DSA造影来观察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 有 9例肢体术后皮温升高 ,失营养状况改善。病人自觉冰冷麻木及疼痛症状好转 ,DSA下见侧支循环建立 ,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再生现象。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效果 ,患肢血运得到改善 ,保全了肢体 ,避免了截肢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关的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方法:观察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岩骨内部中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并测量各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与颧弓根处距离为13.80±1.33mm,上缘与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mm,后缘与顶乳缝前角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三叉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mm。面神经管裂孔与岩骨嵴距离为11.79±1.00mm。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8.28±1.64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结论:乳突上嵴隆起部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以内听道为中心可将岩骨分为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各部分均有各自磨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中医"高骨"的位置和形态特点,为中医教学和临床提供充分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23具成人尸体的完整前臂及手标本46份,分别以《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2-63".]诊脉寸关尺部位图"为据,在标本上确定出"高骨"的位置,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和仔细测量。结果 "高骨"是桡骨茎突内上方向前突出的长为(15.07±0.05)mm的纤维软骨嵴远端的最高点,此最高点至纵形骨嵴表面骨密质的距离为(3.08±0.09)mm.结论中医"高骨"为一复合性结构,是桡骨茎突内上方纵形骨嵴上附着的纤维软骨嵴的最高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桡骨茎突部的解剖结构及其对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59例用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前臂标本,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人体标本上模拟针刀松解桡骨茎突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操作,测量并观察伸肌支持带的解剖变异、桡骨茎突骨槽,纤维间隔情况及肌腱斜行角度。结果:19例(32.20%)存在纤维间隔,6例存在完全纤维间隔、长度伴随整个肌腱延伸,13例为不完全纤维间隔、长度为6.78±2.91mm(2.45~10.88mm)。有纤维间隔的标本中,仅有2例(10.52%)的针刀操作对2个纤维间隔同时进行了松解。40例上肢标本中,12例(30%)在桡骨茎突骨沟内有骨嵴。骨嵴长度5.71~14.60mm,宽度1.84~3.51mm,高度1.0~3.03mm。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在桡骨茎突处呈15.8°±4.13°(7°~23°)斜行。结论:腕第一腔室纤维间隔、桡骨茎突骨槽内骨嵴会增加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几率及治疗难度,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在桡骨茎突处斜行应注意其角度,防止推割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在非白种人群,恶性黑素瘤最常发生于肢端皮肤。该解剖部位的早期黑素瘤常易被误诊为黑素细胞痣———一种在肢端并不常见的疾病。事实上,临床和(或)组织病理学上黑素细胞痣偶尔类似早期的肢端黑素瘤,反之亦然。因此,临床医生或组织病理学家区分早期的肢端黑素瘤和黑素细胞痣有时很困难。本文的皮肤镜研究提示平行皮纹模式,在皮肤标志皮嵴上的带状色素沉着,对于肢端掌跖皮肤的原位恶性黑素瘤是高度特异的。在当前的研究中,作者回顾了22个肢端黑素瘤皮损,在皮肤镜下显示平行皮纹模式,但在临床和(或)组织病理学仅有微小表现。作者通过仔细的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下颌管上缘至各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方法采集 1 0 0份下颌骨标本 ,根据吴汝康的人体骨学测量方法进行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别 ,观测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的距离。结果下颌管上缘至第二前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5 .87mm ,女 1 5 .86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一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97mm ,女1 5 .87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二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68mm ,女 1 4.2 1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三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5 6mm ,女 1 4.3 9mm。下颌管均值长 :男 62 .3 0± 3 .87mm ,女 5 7.69± 4.2 0mm。结论男、女牙槽嵴顶至下颌管上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男、女下颌管长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男大于女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成型术膜部切口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膜部半贯通切口行鼻中隔成型术17例,经0.5 ̄1.0年的随访,鼻外形满意鼻腔通气功能良好,无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此切口扩大了手术野,因能暴露中隔尾部从鼻背到鼻嵴全程,对观察、矫治中隔高位偏曲更加直观和方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新生儿肾上腺共13例,切片上可区分浅表薄的永久皮质,深层厚的临时皮质;中央为髓质,细胞少,核深染。  相似文献   

13.
胃底体交界处的胃小弯和胃后壁向左前方凸起成嵴,初称之为胃底体间嵴。胃镜插入到贲门口下位区时必须调节角度钮向左向下,避开底体间嵴才能将胃镜顺利地插入胃体腔。胃镜退移到贲门下位区时由于胃底体间嵴的分隔必须调节角度钮向右向上才能插入胃底腔,检查贲门胃底部病变,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4.
长文报告大鼠尾核内突触的类型和突触亚纤维结构的形态特征。共观察3984个突触,其中轴—树突触占96.8%:轴—体突触2.7%;轴—轴突触占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与壳聚糖纤维的相容性.方法 采用神经管植块法培养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并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重染色鉴定,将培养48h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材料上,观察两者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采用神经管植块法培养的神经嵴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现neatin及P75双阳性,将其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上,可见神经嵴干细胞贴附于壳聚糖纤维上生长;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S-100阳性细胞突起的末端呈扁平状膨大;扫描电镜显示,壳聚糖纤维上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为梭形,呈现"端对端"、"肩并肩"排列,伸出爪形伪足贴附于壳聚糖纤维上.结论 躯干神经嵴干细胞与壳聚糖纤维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可分化为Schwann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心脏界嵴的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发生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界嵴是右心房恒定的解剖结构,其浅层为横行纤维,深层为纵行纤维。界嵴内含有少量P细胞。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冲动沿界嵴纵向传导,病理情况下可出现横向传导,而导致各向异性折返,成为心房颤动的形态学基础。结论界嵴是窦房结的重要传导通路之一,在心房颤动、异位搏动等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治疗中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提供输尿管手术时避免损伤生殖股神经的应用解剖资料.方法:对21具42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的输尿管和生殖股神经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观测了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的位置;在穿出点平面、髂嵴最高点平面、髂总血管分叉平面,输尿管距离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生殖股神经距离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生殖股神经与输尿管的水平距离;生殖股神经与输尿管交叉点与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交叉点距离髂嵴最高点平面的垂直距离.结论:在输尿管起始段手术应从后外侧分离较安全;在输尿管第二狭窄附近的手术应从后内侧分离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在壳聚糖纤维上立体培养后复合硅胶管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孕10.5dWistar大鼠的胚胎神经管分离培养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将体外培养48h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材料上,观察两者的组织相容性。应用黏附有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壳聚糖纤维复合硅胶管桥接了缺损的大鼠坐骨神经,术后进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观察了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通路重建的状况。结果从神经管取材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可以大量扩增;将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上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躯干神经嵴干细胞贴附在壳聚糖纤维表面,存活良好,表明躯干神经嵴干细胞与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桥接手术后,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含躯干神经嵴干细胞的壳聚糖一硅胶管桥接组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及波幅值显著好于单纯硅胶管桥接组(均P〈0.01);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均显示含躯干神经嵴千细胞的壳聚糖一硅胶管桥接组再生轴突的髓鞘化更明显,再生纤维密度及直径等各检测指标均优于单纯硅胶管桥接组(均P〈0.01)。结论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与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构建的桥接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可分化为施万细胞,以此桥接缺损的周围神经,可促进其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蓝痣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生起源。方法 因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其中9例宫颈管内有直径3~5mm黑褐色斑者,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光镜下见宫颈管基质中分布有胞质,内含有褐色色素的细胞;Masson-Fontana法染色呈黑色,S-100蛋白和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呈阳性表达。结论 宫颈蓝痣是一种发生在皮肤以外的少见色素性病变,推测痣细胞是由于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中的滞留并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