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活动介绍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松花江活动中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于7月24日在长春市新奥·蓝城社区举行。此次讲座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和吉林省环保厅共同主办的"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系列活动中社区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3~6月,吉林省开展了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批准的地方项目之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简称CEAP)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发起的一项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为宗旨的环境教育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主要通过在吉  相似文献   

4.
10月13日,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在长春市曙光街道电力社区隆重举行。吉林省环保宣传中心主任杨淑华为到场的近百位社区居民、社区干部及参加活动的新闻记者作了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精彩的讲座赢得了广大居民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5.
6月2日,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在吉林市丰满区江南街道南山社区举行。省环保宣传中心主任杨淑华做了《关爱环境,做环境友好型公民》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6.
6月25日,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社区绿色大讲堂活动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哈萨尔社区举行。吉林省环保宣传中心主任杨淑华、副主任王晓君,松原市环保局副局长屠长青、纪检组长高戈峰、宣教中心主任王晓东,  相似文献   

7.
高盟 《环境教育》2007,(9):64-65
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在于:在"文明社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保护"软"、"硬"件建设,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建立社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机制,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同时,维护了居民的合法环境权益;通过社区内环境意识和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引导居民正确的消费及生活观念,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民既是良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保卫士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下社区的创建工作在此次福建全民环境教育会议中做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9.
<正>乌鲁木齐市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环境教育的影响力,鼓励公众参与各项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六进"项目,充分展现了环境教育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方面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教育起家"的,在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环境教育能否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能否让"接地气儿"的环境教育活动凝聚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正能量,培育出大众的参与意识,对于环境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促进社区环境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是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综合阵地,对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倡导绿色消费与创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有利于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进一步增强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4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颁奖暨第二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发表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宣教工作以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为轴心,通过部门联动、突出重点、强化宣传、拓展渠道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深远。2017年,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以"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3.
小小问卷透视公众环境意识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环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动形成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PM_(2.5)是怎么监测出来的?""样品采集是如何选择的?"为让公众真实了解环保工作,增强对环境质量的科学认识,切实提高环保意识。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环保局联合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举办了"环境监测开放日"活动,面对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环保跳蚤市场、低碳集市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以环保小课堂、走进环保现场播下绿色的种子;以"世界无车日""环保公众体验日"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绿色出行"意识。2017年,郑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开设环保跳蚤市场、二手低碳集市进行闲置物品交易,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举办环保小课堂,组织环保小记者体验环保工作,在孩子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借助世界无车日和公众体验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倡导社会公众绿色出行,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16.
盖光 《绿叶》2014,(4):21-25
正环境意识需以生态意识为基础,且由家园意识、生成意识、过程意识、公共意识、代际意识及未来意识等多样合成。其趋近环境公平与正义,是人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其引导环境公共策略的培育及公众自信力的养成时,就必然走进人们的生活,融入寻常百姓家,必然会激发公众的优存热情,提升自信额度,促使人类自警、内省,也助推"情理"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7.
司开玲 《绿叶》2014,(4):26-32
正在现代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为对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从营切尔卡逊及其呈现的作品而言,其意味着,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自觉的环境意识,警惕科技运用所存在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危害,并以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此为核心的"蕾切尔·卡逊命题"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科学工作者的环境意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9,(6):35-35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能提高环境保护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改变他们的环境行为和行动,解决"市场失灵"、"政治失灵"的问题,教育环境保护各利益相关者,推进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进程。要提高环境信息的作用,应公开公众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公开的环境信息必须可靠,有关的环境信息必须对公众有用且方便获得,政府机构应关注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反馈。  相似文献   

20.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规定,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决定,在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之际,共同组织一次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探讨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相关因素和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途径,为我国环保工作积累基础资料,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调查活动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中的139个县级行政区10495个合格样本户。年龄为少年组10-15岁,成人组16-65岁。完成样本9202户,完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