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监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HbA1c)进行分组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即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金指标。方法: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发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旭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155-4155
目的:发现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评价糖尿病的控制程度;判断糖尿病的预后。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8周左右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57-15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检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云 《吉林医学》2012,33(21):450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监测并分析70例糖耐量正常者、75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TC、TG、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联检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诊断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我院诊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以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52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分别记录检测受试者的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比较。通过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证明检测患者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结果:A组监测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B组,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因此检测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琳琳  任君  史新辉  黄田海  周保民 《重庆医学》2008,37(16):1827-1828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比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监控及治疗上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89例,分为既往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另选100例无糖尿病及其它主要器官病变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常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早期鉴别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可以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对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均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剑锋 《当代医学》2016,(11):33-34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共计10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5±0.5)、(6.5±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2±0.6)、(4.3±0.8)mmol/L,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空腹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方法 简单,干扰因素少,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孕妇550例,将其中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其余5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验。结果:观察组孕妇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0%、82.0%和96.0%,均显著高于经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测的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GCT、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控制血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118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进行了检测测定,与正常对照组70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57±2.96)mmol/L和(7.23±1.47)%,分别与正常对照组(5.03±0.94)mmol/L和(4.86±0.73)%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同时测定血糖和HbAlc是一项说服力强、数据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测项目,能反映糖尿病患者3个月内糖代谢状况,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并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43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以及行正常体检者43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线性回归法分析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作为两项重要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可实现尽早治疗,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让糖尿病患者了解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的关联性.方法 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糖尿病患者85例.同时随机选择85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结论 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恒量血糖控制水平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分析糖尿病肾病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含量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P<0.01),GSP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6及0.733。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SP含量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GSP与血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关系密切。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可以弥补瞬时血糖监测的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单纯糖尿病患者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值,讨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4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资料,采用SPSS 13.0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进行统评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见表1,空腹血糖比较t =3.466,P=0.001,P<0.05有统计学差异;糖化血红蛋白比较t=2.164,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浓度测定波动性较大,只反映瞬时的血糖变化,而HbA1c它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方案,对于糖尿病的筛查及诊断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糖尿病组(12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及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包括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和中心脉压)。再根据彩超结果分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比较,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中心收缩压和中心脉压数值上,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颈动脉斑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及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4)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是颈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有助于监控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8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就诊的孕妇345例为研究对象,167例血糖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1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设为GDM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率,并对3种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正确诊断指数及阴阳性预测值的方法学评价。结果:两组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正确诊断指数及及阴阳性预测值均以糖化血红蛋白为优,分别为81.5%、95.2%、88.1%、0.77、94.7%、87.3%。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预测值,在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成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糖测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8.46±1.53)%、(8.87±1.9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0.20)%、(5.51±0.2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