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1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M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MC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脑部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O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清SOD、GSH-Px、NO水平。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86%(52/56),对照组为78.57%(44/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的升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共完成治疗41例,其中分别因皮疹、心悸退出本研究2例、1例,中途退出研究2例;对照组共完成治疗43例,其中因恶心呕吐退出本研究1例,中途退出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脂化瘀方对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72例,均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加用安慰剂,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清脂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FIB)及红细胞比容]、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与63.9%,P<0.05)。治疗后,治疗组sdLDL-C、TC、LDL-C、FIB、红细胞比容、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G、H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仍未达标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人,加用清脂化瘀方可进一步降低血清sdLDL-C、TC、LDL-C、FIB、红细胞比容、TNF-α、IL-6水平,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AT)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认知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CAT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增加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WBV)、高切全血黏度(HBV)、低切全血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BV、HBV、LBV、FIB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CAT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情绪状态和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6例,其中28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每次20mg,每日睡前1次;28例(观察组)采用心可舒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心可舒片,每日三次,每次4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mg,每日睡前1次。结果观察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而且患者血粘度指标中全血高切、全血低切以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结论心可舒片具有活血降脂的作用,从而可以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和治疗14d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SOD、GSH-Px、NO水平,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52/56),对照组为78.57%(44/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d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d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升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90例,常规治疗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1 w、2 w后阿托伐他汀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巴特尔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CRP、IL-6、TNF-α、LDL-C、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钙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抗炎作用,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改善ACI患者大脑血流供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辅助治疗;12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比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结论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情况,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和脑保护剂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特性,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P=0.0008)、全血低切黏度(P=0.0009)、血浆黏度(P=0.0008)、红细胞压积(P=0.0351)、血沉(P=0.0093)、全血高切还原黏度(P=0.0007)、全血低切还原黏度(P=0.0008)、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75)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87.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并术中成功行PCI治疗的病例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PCI术前、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血脂、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在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进一步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2005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CO中毒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清醒率、意识恢复时间、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DEACMP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的18.1%(P=0.004)。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CO中毒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加快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DEACM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价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利用抽签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TG、LDL-C、HDL-C及TC/HDL-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显著,有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经颅多普勒(TCD)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降低更显著,HDL-C水平升高更显著(P均<0.01);全血高切黏度[(6.23±0.38)mPa/s比(4.20±0.42)mPa/s]、全血低切黏度[(21.17±5.83)mPa/s比(18.10±4.44)mPa/s]、血浆黏度[(2.10±0.45)mPa/s比(1.72±0.34)mPa/s]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4.35±1.36)g/L比(3.30±1.38)g/L]降低更显著,P均<0.01;左、右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左:(87.43±14.56)cm/s比(95.45±18.37)cm/s]、平均血流速度(Vm)[(60.89±16.03)cm/s比(75.38±19.36)cm/s]升高更显著,搏动指数(PI)[(0.85±0.22)比(0.75±0.12)]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不稳定斑块积分[(4.93±0.40)分比(4.12±0.35)分]降低更显著,脑梗死复发率(16.00%比2.00%)显著降低(P分别=0.001,0.014)。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明显,可预防或减少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注射用血栓通+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定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计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 d后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46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基本治愈24例,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青  贾春芳  李艳芳 《心脏杂志》2008,20(2):187-189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80 mg/d与阿托伐他汀20 mg/d在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0 mg组:阿托伐他汀80 mg/d;20 mg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阿托伐他汀20 mg/d与8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阿托伐他汀80 mg/d作用强于20 mg/d(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80 mg/d与2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水平,80 mg组明显优于20 mg组,两种剂量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长期服药至随访结束。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和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小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降低颈动脉IMT、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对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8.
刘稳  杨崇河  刘义桥  王丽娟  刘福明 《内科》2013,8(4):347-349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TG、TC、LPL—C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和IM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AL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TnI水平、CK-MB水平、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相比,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和心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胆固醇血症病人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B组),治疗2 4周,比较两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升高HDL-C,B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升高HDL-C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