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53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施行了五种不同手术方式,分别为椎板减压后单纯脊柱植骨融合术、Luque’s棒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椎体复位、Dick’s钉、Steffee钢板或RF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6月 ̄3年。对比分析各术式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患椎的平均滑脱距离和平均活动度。五种术式的优良率依次为71.5%、77.8%、81.8%、84.6%、83.2%。Steffee钢板结构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88例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和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方式和全面护理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NRS)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中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学价值。选取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62例(511个腰椎节段)患者进行研究,根据MRI结果患者腰椎节段分为狭窄组(172例患者,348个腰椎节段)和非狭窄组(90例患者,163个腰椎节段)。狭窄组硬膜囊面积(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正中矢状径(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神经根沉降征(NR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5);NRS诊断LSS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4;172例LSS患者,NRS阳性患者108例、NRS阴性患者64例,NRS阳性组的糖尿病率、硬膜囊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均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CSA<100 mm2、椎管PDA≤15 mm、侧隐窝矢状径≤5 mm是LSS患者发生N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RS对于诊断LSS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是灵敏度一般,患者椎管狭窄越严重,其NRS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安全性,评估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做出指导。方法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收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氨氯地平合并缬沙坦组40例(实验组)和单纯缬沙坦组40例(对照组)。测定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包括患者血压水平变化、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等指标,记录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压水平下降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等指标对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联合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压下降水平、血糖前后变化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75例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67%,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0.6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3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22.67%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60例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探究CT检查参数对LSS的诊断价值及与疗效、腰椎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研究组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椎管横径、侧隐窝矢径、侧隐窝角小于对照组(P<0.05);CT各参数联合诊断LSS的AUC值大于任一参数单独诊断;疗效优良患者术后3个月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侧隐窝矢径、侧隐窝角大于治疗前及非优良患者(P<0.05);经偏相关性分析发现,CT检查参数与疗效显著相关(P<0.05)。说明LSS疗效、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与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等关系密切,CT检查对指导临床完善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次研究目的是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的应用价值。选取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MRI检查,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多裂肌横截面积、竖脊肌脂肪浸润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裂肌脂肪浸润占比和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节段不稳、不同Frymoyer分型患者MRI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占比、竖脊肌脂肪浸润占比、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多节段不稳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大。本次研究证实MRI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腰椎前凸角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保乳术以及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利用改良根治手术相比,利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其效果显著,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研究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疾病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于喉返神经及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间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以及对喉返神经及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影响。结果相较于传统电刀手术,采用超声刀可明显缩短腺体切除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观察组患者的声音嘶哑现象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而对照组有3例于3~6个月恢复,2例1年以上未好转。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最终采用超声刀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术中对喉返神经和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辨认和保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滞麻组和单麻组,每组50例,单麻组给予单纯全麻,滞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镇痛及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滞麻组切皮时(T1)、关节置换时(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单麻组,滞麻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单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滞麻组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苏醒时间和苏醒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单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滞麻组和单麻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认为,超声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联合全麻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及苏醒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软组织肉瘤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肢率、治疗效果、术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肢手术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保肢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Herein, a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based colorimetric probe was designed to discover and monitor the level of apolipoprotein-L1(Apo L1)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patients. Apo L1 could be easily found in human serum of the LDH group, but not obviously expressed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Ctrl), spine spondylolisthesis(SSP) group, spinal fracture(SFR) group, and spine scoliosis(SSC) group. Furthermore, the as-prepared MWNT-based probe was also used to track the recovery of LDH patients who have successful surgery operation. The P value of early diagnosis and recovery monitoring was <0.001 and >0.05 for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a conventional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is detection strateg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LISA. Al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po L1 might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LDH. This proposed detection strategy h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discovering new biomarkers of disease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绝经后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程度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选取经骨密度检查确诊的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患者50例为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均接受MRI检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L1/L2、L2/L3、L3/L4、L4/L5、L1~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腰椎L1/L2、L2/L3、L3/L4、L4/L5、L1~S1之间的BMD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绝经时间、年龄、腰椎BMD值与患者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绝经后女性采用MRI检查评估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程度Pfirrmann分级评分与骨质疏松程度有关,同时与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DCE-MRI参数及IFIT1基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椎间盘退变(IDD)程度的评估价值。随机选取确诊的66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法将患者分为2组:轻中度IDD(Ⅰ~Ⅲ级)组(46例)和重度IDD(Ⅳ~Ⅴ级)组20例。通过DCE-MRI检查考察患者的K-trans值,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腰椎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部疼痛,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IT1的mRNA表达。轻中度IDD组的K-trans值显著低于重度IDD组。轻中度IDD组患者PBMC中的IFI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重度IDD组。K-trans值与PBMC中的IFIT1 mRNA水平和VAS评分正相关,与JOA评分负相关(P<0.05)。PBMC中的IFIT1 mRNA水平与VAS评分正相关,与JOA评分负相关(P<0.05)。K-trans值和PBMC中的IFIT1 mRNA水平联合诊断重度IDD的AUC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91、91.3%和100.0%,AUC值和特异性均高于单独诊断。DCE-MRI检查中的K-trans值联合PBMC中的IFIT1 mRNA水平可用于LDH患者IDD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分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患者均行MRI检查,比较3组的MRI参数,包括髓核(NP)区、纤维环(AF)区T2值。检测比较发现,3组LDH患者NP区、AF区T2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腰椎功能评分(JOA)呈正相关,与腰部疼痛评分(VAS)呈负相关(P<0.05)。NP区、AF区T2值联合鉴别轻中度、中重度椎间盘退变程度的AUC大于各指标单一鉴别,具有较高评估效能。因此,MRI参数评估LDH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方面具有良好价值,可为临床明确患者病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珠江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10例,A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采用VAS、Mac 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术后1 d、术后一周、术后两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术后1 d的VAS评分与A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一周、术后两周的VAS评分均比A组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术后两周Mac Nab有效率均较术后1 d明显提高(P0.05)。B组术后1 d的Mac Nab有效率与A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两周的Mac Nab有效率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术和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明显的疗效,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比单纯用射频热凝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