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在存活患者中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永久性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使脑卒中残疾降低,使患者早日康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主张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越早,病人恢复越好,国内外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多经验,但在基层医院康复治疗工作开展比较少。我们对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是目前人类致死的前三位疾病之一,存活的大部分患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有的生活难以自理。如何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是目前脑卒中病人治疗和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我科对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早期多次应用良肢位摆放进行护理的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护理后期才少次应用良肢位摆放的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尽早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保持患者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给予患肢强迫被动训练及运动再学习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强迫被动训练和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血管病、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等肢体瘫痪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结果53例中,通过步态分析及步行能力进行运动功能评定,47例重新步行,占88.7%;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评定,Barthcl指数达到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49例,占92.4%。结论对偏瘫患者进行患肢被动训练及运动再学习方案治疗。可使其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大大改善了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社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家庭病床护理,观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评分,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应用社区家庭病床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红  张明惠 《云南医药》1997,18(5):354-355
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偏瘫下肢能力提高的影响黄红张明惠赵缬华程小早期康复治疗对提高卒中偏瘫的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对1995年至1997年初收住我科的24例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4例老年...  相似文献   

7.
刘美娥 《贵州医药》1999,23(5):379-380
高血压脑出血常引起肢体瘫痪、失语、肌张力增高、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两便失禁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自体血光量子氧透射治疗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近年来已逐渐用于临床。我们于1995年1月一1999年2月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康复期进行自体光量子氧透射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男3O例,女20例;年龄49-73岁,平均46.sl岁。偏瘫SO例,失语对例,肌张力增高29例,记忆力减退49例,精神异常17例,H便失禁30例。对照组为同期末行自体血光量子氧透射治疗病人,其年龄、性别、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根据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采用YL-1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经颅穿刺置入血肿腔.结果24例昏迷病人神志均在1-7天恢复,偏瘫肢体7-20天肌力恢复至3-4级,4例术前清醒病人均在血肿穿刺引流后7天痊愈,2例脑疝病人穿刺后1-3天内神志清醒,偏瘫肢体于7-30天肌力由0-3级恢复4-5级.死亡3例,死亡率9.1%.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及时有效,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大大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根据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采用YL-1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经颅穿刺置入血肿腔.结果24例昏迷病人神志均在1-7天恢复,偏瘫肢体7-20天肌力恢复至3-4级,4例术前清醒病人均在血肿穿刺引流后7天痊愈,2例脑疝病人穿刺后1-3天内神志清醒,偏瘫肢体于7-30天肌力由0-3级恢复4-5级.死亡3例,死亡率9.1%.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及时有效,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大大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闻之 《华夏医药》2005,9(2):113-113
“粒子刀”是对放射性1251粒子三维立体定向肿瘤近距离放疗系统的一种俗称。放射性1251粒子犹如“米粒“大小,通过手术可将其精确直射肿瘤部位,稳定和缩小肿瘤,减轻患疼痛,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家庭康复指导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于出院后未接受家庭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于出院后接受家庭康复指导,患者出院时、患者出院后3个月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以及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3个月的家庭康复指导后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指导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理情绪疗法提高偏瘫康复护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红菊  葛永梅  张蓉  卢秋玲  刘小玲  郭春 《河北医药》2009,31(13):1691-1692
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而脑卒中引起的偏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信心和康复耐心。一部分患者出现忧郁、恐惧或悲观情绪而影响预后。因此在对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注重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指导,通过试验发现合理情绪疗法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中风又称卒中、真中风、脑中风等名,由此所致的偏瘫,均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病和难治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中医药治疗中风及其偏瘫有其独特之处,合理地采用中医药之法来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中医治疗的优点1.1方法学的优点①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采取"三因制  相似文献   

14.
偏瘫康复训练体会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江妹兴,陈华云脑中风后发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足下垂等,继发性障碍常常出现。早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减轻后遗症,改善康复质量。本文对偏瘫病人临床康复训练进行总结如下。一、急性期康复训练(一)被动运动与按摩:在肌力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无憾的离开入世,我科收治30例病人实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服务,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身心整体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时间,将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对病人及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9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护理,并且于入院时、4周后及半年后进行随访评定.结果:经过康复运动训练的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生活基本自理人数训练前仅5例(5.43%),训练后66例(71.73%).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巩固康复治疗成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本治疗区32例住院老人进行营养指导、预防性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精细手工训练、使用助行器步行训练、双杠平行行走训练、环境指导、康复训练和护理,同时还采用了综合指数评分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偏瘫老人经康复护理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做好康复指导和心理卫生辅导,加强康复训练对提高偏瘫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薛琪 《北方药学》2011,8(6):127+93-127,93
目的:研究人文护理对康复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195例肿瘤康复期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实施人文护理前后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人文护理后肿瘤病人康复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实施人文护理有助于改善康复期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担心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诱发出血和加重病情,往往侧重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康复护理并没有同步进行。然而,研究认为:偏瘫只要数天就会出现异常运动模式。为提高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对3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给予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营养障碍性水疱常发生在偏瘫、截瘫而长期卧床的病人,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易形成感染创面,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现将偏瘫病人并发营养障碍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