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海萍 《陕西中医》2011,32(4):441-442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椎动脉供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温阳补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补心汤(桂枝、黄芪、丹参、当归、茯苓等)治疗本病34例,对照组24例只用西药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对本病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君利 《陕西中医》2009,30(8):1015-1016
目的:观察清肝潜阳、活血祛瘀、通窍止眩类中药治疗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眩平晕汤(葛根、当归、红花、川芎、香附、白芍、丹参、天麻、苍耳子、地龙等)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肝潜阳,活血祛瘀,通窍止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建华 《陕西中医》2008,29(12):1608-160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配合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19%,对照组总有效率39.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陈静  王昕洁 《陕西中医》2010,31(11):1485-1486
目的:观察补血滋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采用四物汤(当归、赤芍、熟地、川芎等)加减治疗女性黄褐斑4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血滋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徐好利 《陕西中医》2010,31(8):963-965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活血汤(黄芪、山药、菟丝子、枸杞子、丹参、水蛭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补肾,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开窍醒脑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当归、川芎、白芍、钩藤、鸡血藤、夏枯草、珍珠母、细辛等)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4%;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活血祛瘀,开窍醒脑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刘臣  崔岚  孙立萍 《陕西中医》2010,31(12):1611-1612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温化汤(菟丝子、茯苓、川牛膝、土茯苓、淫羊藿、黄芪、山药、白术、苍术、桂枝、木香等)治疗本病14例;结果:总有效率8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温阳,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化痰活血定痫汤配合西药治疗癫痫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诚 《陕西中医》2010,31(12):1610-1611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痰活血定痫汤(天麻、胆南星、制半夏、竹茹、全蝎、蜈蚣、川芎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6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湿化痰,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杨新玲  宋晓莉 《陕西中医》2011,32(4):445-446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类中药外敷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采用外敷方(红山栀、大黄)外敷治疗本病6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补肺益气、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华盖散与桃红四物汤加减(丹参、炙桑皮、牛蒡子、葶苈子、赤芍、桃仁、川芎、胆星、炙麻黄等)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咳嗽、咯痰、喘息、罗音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对咳嗽、咯痰、喘息及胃纳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肺益气,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德仁  韦性坪 《陕西中医》2010,31(8):1001-100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瘀通脉类中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益气化瘀通脉汤(党参、白术、丹参、川芎、天麻、钩藤等)治疗本病41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祛瘀通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前列平消胶囊配合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类中药配合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列平消胶囊(黄柏、川牛膝、金钱草、淫羊藿等)配合特拉唑嗪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92.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EPS-卵磷脂小体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改善恢复前列腺功能EPS-卵磷脂小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龙血竭胶囊治疗糖尿病足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云  徐丽  赵鹏台 《陕西中医》2008,29(12):1606-1607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龙血竭胶囊(成份为龙血竭)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峻  夏韵 《陕西中医》2006,27(2):169-171
目的:观察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细辛、升麻、葛根、川芎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更好的降粘作用。提示益气升阳,活血通窍法优于单纯活血祛瘀法。  相似文献   

16.
止眩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海菊  李黎莉 《陕西中医》2008,29(4):429-430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止眩煎(半夏、钩藤、牛膝、茯苓、天麻、白术、丹参、川芎、菖蒲、红花、山楂等)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血循环,有益气化痰,祛瘀止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高学清 《陕西中医》2006,27(4):415-416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络愈眩汤(葛根、丹参、赤芍、泽泻、蜈蚣、地龙、川芎、天麻、九节菖蒲、三七粉等)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熄风化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洁 《陕西中医》2009,30(6):675-675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红景天、黄芪、赤芍、丹参、葛根、川芎、白术、天麻、半夏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并设对照组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孙爱英  刘珍 《陕西中医》2010,31(4):397-398
目的:观察补肾扶正、活血降浊类中药内服与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扶肾方(黄芪、淫羊藿、山茱萸、丹参、半边莲、白术、大黄等)配合灌肠方(大黄、牡蛎、蒲公英、六月雪、川芎)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能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P<0.05),降低血肌酐(P<0.05)和血尿素氮(P<0.01),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扶正,活血降浊的功效;可提高免疫力,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大黄、红花、桃仁、柴胡、当归等)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优于对照组(P<0 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