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宽带(UWB)通信技术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相比有很大区别,它具有低功耗、数据传输速率高、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短距离便携设备的高速视频传输。本文介绍了UWB的技术要点.发展现状和应用于视频传输的优势.并构建了基于UWB技术的低功耗无线视频传输网络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2.
WiMedia超宽带(UWB)技术将为现在的多媒体增强设备之间提供高速无线数据连接。该技术有望实现48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集合各种各样高度移动的应用。但是,UWB技术不是没有缺点,它并不是像WiFi和蓝牙那样的成熟技术。UWB仍处于开发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琛  廖丁毅 《电子科技》2009,22(12):29-33
采用高速USB接口连接计算机终端与UWB通信系统基带模块,设计并实现了USB接口电路,控制UWB通信系统基带模块与USB接口设备的数据传输,最终实现了终端电脑与UWB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实际测试中,USB接口的速率约为300MB/s,达到了USB2.0规范所规定的高速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青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4):20-22
无线数据是当前通信领域一大热门的话题,随着联通基于CDMA 1X RTT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推广应用,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正逐渐变为现实。CDMA网络除了可提供清晰的话音外,还可提供最高153.6kb/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能使许多数据业务得到应用。但在实际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环节制约了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最大化。如何提高无线网络速率、网络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更好地发挥CDMA 1X网络的无线数据优势是当前CDMA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重点课题。本文从CDMA网络结构和无线数据传输原理着手,通过无线网络、分组网和业务应用层等多层次地优化,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达到了优化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孙家可 《信息通信》2014,(6):258-259
超宽带通信具有系统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抗多径能力强、成本低、功耗低、信号衰减较小、定位精度高、穿透力强等优点,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革命性技术之一。文章简述了UWB技术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方案;探讨了UWB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UWB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指出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将逐步找到UWB技术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技术将更加成熟,这项新技术必将在通信领域和电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CSR公司 《电子技术》2007,34(7):121-123
1 概述 WiMedia超宽带(UWB)技术将为现在的多媒体增强设备之间提供高速无线数据连接.该技术有望实现480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集合各种各样高度移动的应用.但是,UWB技术不是没有缺点,它并不是像WiFi和蓝牙那样的成熟技术.UWB仍处于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宽带(UWB)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短距离内超带宽、高速的数据传输。其调制方式和多址技术的特点使得它具有其他无线通信技术所无法具有的很宽的带宽、高速的数据传输、功耗低、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了UWB的主要技术特点,并把UWB与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IEEE802.11、Bluetooth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UWB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今日电子》2005,(6):85-86
超宽带(UWB)技术作为数据传输速率最快的无线技术之一,其超强性能将为家庭和旅途中的无线连接提供超乎想象的便利。  相似文献   

9.
《今日电子》2004,(11):111
PCIe-GPIB控制器具有针对PCIExpress的接口,当采用IEEE488.1的三线互锁握手方式时,控制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能超过1.5MBps。当采用高速IEEE488.1(HS488)非互锁握手方式时,其基准数据传输速率能超过7.9MBps,工程师可以通过NI-488.2驱动软件或其他开发环境来使用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
Robin Heydon 《电子设计应用》2007,(11):16-16,18,32
WiMedia超宽带(UWB)技术将为现在的多媒体增强设备之间提供高速无线数据连接。该技术有望实现48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集合各种各样高度移动的应用。但是,UWB技术并不像WiFi和蓝牙那样成熟,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5.3被认为是当前UWB技术的可选MAC协议之一。为了使MAC系统更加灵活,可配置和容易升级,需要一些MAC功能作为在CPU里运行的软件/固件程序,来控制UWB网卡和维持高速率WPAN网络。但是UWB的高速数据速率超出了当前软件的处理能力,需要硬件预处理。通过仔细地分析定时要求的瓶颈后,本文提出了一个优化的MAC层硬件协议加速器,并把它结合到灵活的HW/SW系统里。性能分析表明吞吐量、延时等参数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晋军 《通讯世界》2003,9(6):58-59
UWB(Ultra Wide Band)即超宽带通信,它使用大于0.5GHz或大于中心频率20%的带宽、通过微弱的脉冲信号进行通信,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s~几百Mb/s。UWB与现有的无线技术的显著不同是不需要使用载波,而是通过发送纳秒级脉冲来传输数据,而且信号传输时的功耗只有几十μW。UWB在保证了高数据速率传输的同时解决了移动终端的功耗问题。因此它被认为是对目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无线互联(Wi-Fi)技术最具竞争性的技术。UWB简介UWB技术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军方使用的作战技术之一,如它可以实现穿墙视物等功能。这项技术在通信领域所具…  相似文献   

13.
刘贤刚  王玫  仇洪冰  郑继禹 《现代雷达》2006,28(12):100-10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单载波UWB(Ultra-wide Band)通信系统中OOK(On-off Keying)调制电路,电路通过UWB极窄脉冲控制BJ]r振荡器的导通或截止来实现UWB信号对载波的调制,将UWB信号的中心频率搬移到FCC开放频段(3.1GHz-10.6GHz)。通过对实际电路的测试,得出当UWB脉冲重复速率为310MHz时,可以实现载波对UWB信号稳定、高效的调制,结果证明此电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制电路。  相似文献   

14.
超宽带(UWB)适用于基带多用户通信、战场无线通信和高数据率多媒体业务等通信系统,其数据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多径分辨能力强。但超宽带脉冲信号时域支撑区极窄,信道为密集多径,将空时编码技术引入超宽带通信系统,能够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与抗误比特率性能。在对UWB空时分组编码系统模型性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空时分组码在单天线UWB系统应用方案与UWB空时分层码方案进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Matlab对IEEEUWB信道模型进行仿真,提出了空时编码在UWB通讯技术中应用后提升短距高速率无线通信的性能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5.
CSR公司 《电子产品世界》2007,(9):66-66,68,70
WiMedia超宽带(UWB)技术将为现在的多媒体增强设备之间提供高速无线数据连接.该技术有望实现480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集合各种各样高速移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FTTH用高功率光纤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Cabie Modem和xDSL等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蓬勃发展的同时,光纤到户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极感兴趣的一种接入方式。光纤到户后,最终将实现电话、有线电视和上网“三网合一”,上网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超过100Mb/s比常用的拨号上网速度快200倍以上.将使用户能在家里欣赏高清晰的电视电影,实现快捷的网上办公等,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4G将提供高达100Mb/S甚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从语音到多媒体的业务,实现商业无线网络、局域网、蓝牙、电视卫星通信等的无缝连接,相互兼容。数据传输速率还可以根据所要的速率不同进行动态调整。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实现如此高速率和大容量,需要提高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2006,30(8):94-95
随着范围广泛的全新高速数据服务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更高用户体验的追求导致了对更高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更是如此。高速链路分组接入(HSPA)技术是WCDMA的自然升级,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这有利于运营商开展移动宽带数据业务。HSPA还能扩大系统容量,与现有的WCDMA技术相比,HSPA能在同一个无线载频上为更多的高速率用户提供服务。HSPA不但支持高速不对称的数据服务,而且在大大增加网络容量的同时还能使运营商投入成本最小化。它为WCDMA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容量提供了一条平稳的演进途径。HSPA分为高速下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SDPA在移动和漫游情况下能够提供下行14.4Mb/s的峰值速率,HSUPA能提供上行5.8Mb/s的峰值速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介绍使V.34Modem数据传输速率大幅度提高的七种先进技术,并说明V.34是如何组合这些先进技术实现V.34发射机的。  相似文献   

20.
超宽带(UWB)具有传输速率高、通信距离短、平均发射功率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于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本介绍UWB的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详细比较了UWB通信与IEEE 802.11、IEEE 802.15.3、Home RF和Bluetooth等技术的异同,并展望了UWB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