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硝酸钠卤水沸点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新疆罗布泊硝酸钠矿生产硝酸钠过程中获得的含硝酸钠卤水的沸点在不同组成、不同压力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力降低.含硝酸钠卤水的沸点也降低。  相似文献   

2.
盐湖地区通常冬季冷能资源丰富,研究低温下盐湖卤水的相关系以及析盐规律可为开发盐湖资源低温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针对新疆硝酸盐型盐湖矿物浸取液所属的水盐体系Na+,K+∥Cl-,SO42-,NO3--H2O进行了自然降温和人工降温实验,研究了不同组成的硝酸盐水盐体系在降温过程中的液相组成变化和析盐规律。研究表明:相同组成的卤水体系,降温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盐类结晶规律的影响不大;组成不同的卤水体系,降温过程中盐析规律表现不同;位于Na2SO4·10H2O结晶区的卤水,快速降温能够避免或减少钾芒硝和钠硝矾复盐的析出;硝酸盐含量偏高的卤水,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硝酸钾或硝酸钠析出;降温至-15℃时,硫酸根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交换技术,研究了以硝酸钠为洗脱剂,富集生产硝酸钾的新工艺。主要研究了沸石法富集卤水/苦卤中钾离子的过程工艺参数,考察了洗脱剂浓度和洗脱温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为卤水、采用硝酸钠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洗脱实验中,高温、高浓度的洗脱剂有利于沸石柱的洗脱,当温度为80℃、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6%时,富集后的钾离子浓度由原料浓度的0.84g/L提高到15.95g/L;改变原料的浓度,在原料为苦卤、硝酸钠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洗脱过程中,高温同样有利于沸石柱的洗脱,当温度为80℃、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6%时,富集后的钾离子浓度由原料的8.93g/L提高到23.34g/L;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低钾卤水和高钾苦卤,且原料中钾离子浓度越高,饱和吸附量越高,所得富钾卤水中钾离子浓度越高。该研究为未来硝酸钾的生产工业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疆硝酸盐矿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水盐体系Na+//Cl-,SO42-,NO3- -H2O,研究了具有不同浓度特征的硝酸盐水盐体系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液相组成及结晶规律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十水硫酸钠的结晶区扩大,复盐 Na2SO4·NaNO3·H2O和硫酸钠的结晶区缩小至消失,氯化钠、硝酸钠的结晶区变化不大;常温下处于不同盐类饱和状态下的溶液,降温过程中将出现不同的结晶路线;对于氯化钠、硝酸钠和 Na2SO4·NaNO3·H2O三盐共饱的卤水,随着温度的降低,三盐始终饱和并析出,但液相组成变化由3种盐的结晶速率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硝酸钠精制过程中控制结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硝酸钠主要是由钠硝石提取生产的,其工艺路线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矿石浸滤后,卤水加热蒸发,过滤分离氯化钠、硫酸钠后,再冷却结晶制取硝酸钠,此工艺流程的缺点是能耗高、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另一种是日晒蒸发流程,即矿石破碎、浸滤,卤水送盐田日晒蒸发,分离后所得  相似文献   

6.
目前,绝大多数硝酸钠的生产都是采用纯碱吸收硝酸尾气,与亚硝酸钠联产。如果所用的纯碱中含有氯根,这部分氯根就被带入碱吸收NOx后的中和液中,最终会停留在硝酸钠母液中。由于母液的循环使用,氯根也随之积累起来,有时会高达40g/L以上,给硝酸钠产品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工艺,以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乙醇为氧供体,环保型高沸点二元酸酯混合物AGSE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稳定剂,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出均匀、致密的钛酸铝薄膜。借助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钛酸铝干凝胶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钛酸铝薄膜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其抗硝酸钠熔体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750℃低温制备的钛酸铝薄膜晶粒约为10nm,薄膜具有良好的抗硝酸钠熔体腐蚀性能;热处理温度提高到1350℃后,钛酸铝薄膜的晶粒增大至120nm左右,晶界面积急剧减小,无定形相消失,钛酸铝薄膜的抗硝酸钠熔体侵蚀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秋荣  许前会 《辽宁化工》2005,34(11):474-475,478
采用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下氯丁烷—正丁醇二元体系在不同液相组成下的沸点,并用间接法由TPX推算了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该系统的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由模型参数推算的泡点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 在汽-液相平衡的研究中,汽相组成的测定往往费时很多且不易测准,因此,由实验测定沸点、压力和液相组成,然后用热力学的方法确定汽相组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对于由等温下的压力-液相组成直接推算汽相组成的方法已有很多文献报道,而对更为常用的由等压下的沸点-液相组成数据直接推算汽相组成的研究却较少。文献[1]曾提出了一种由双组分的等压汽-液相共存方程,通过数值积分推算汽相组成的直接积分法,然而,在实际的化工设计中更为需要的是多组分汽(?)液相平衡数据。由于多组分体系的汽相组成的测定比双组分体系更为困难,开展由沸点-液相组成数据推算多组分体系的汽相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采用一水碱流程用吴城盐碱矿溶采的卤水生产重质纯碱时,卤水组成与排放母液组成,排放量、卤水消耗定额问题,提出了适宜卤水组成的概念。指出在不增加盐碱分离新装置的条件下,采用该流程只能开采中下层矿来生产低盐重质纯碱。  相似文献   

11.
李尧 《河北化工》2014,(6):135-136,139
本实验通过对乌尊硝钾盐矿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确定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钾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卤水到达钾饱和点时KCl的含量以及不同阶段分离时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对提高乌尊硝钾盐矿的盐田收率以及成矿品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低温多效蒸发是一种有效的海水淡化方法。在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过程中,操作压力和浓缩海水中NaCl浓度是影响传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系统地研究操作压力和浓度对于盐水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的操作压力下,测定了质量分数为0%~25%的NaCl溶液在光滑的不锈钢管外的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常压下,NaCl的浓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不大;在低压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沸腾传热系数增大。纯水和3.5%盐水的传热系数随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盐水浓度为7%和15%时,沸腾传热系数随系统压力的升高先降低后又升高;NaCl的浓度达到25%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这说明操作压力和浓度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杜小泽  吴少融 《化工学报》2003,54(3):362-367
针对已经设计完成的某大型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分析了在分段等面积温差分配方案条件下,系统变工况运行中的某些热工水力学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给出了海水侧结垢厚度没有稳定之前,系统各效传热面积利用率以及产水潜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原料海水温度因季节变化而降低,影响到系统正常运行时,应该在补给海水流量上采取的措施.还讨论了补给海水流量对核供热堆功率的跟随特性,给出了对应于反应堆不同功率应采用的最佳补给海水流量.本文报道的研究工作可为大型核供热堆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工业湿法磷酸和硝酸钙、或硝酸分解磷矿分别制得磷矿酸解液,实验测定了磷矿酸解液沸点与硝酸钙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磷矿酸解液沸点随着硝酸钙质量分数的减小而下降。在硝酸钙质量分数低于45%后,沸点随硝酸钙质量分数的变化更明显。磷矿酸解液沸点可用T=Tb+ΔTb预测。在相同硝酸钙质量分数、相同含水率时,用湿法磷酸制得的模拟酸解液的沸点与用硝酸分解磷矿制得的酸解液沸点很接近。  相似文献   

15.
石建明  张绍军  陶然 《无机盐工业》2006,38(12):37-38,50
给出了硝酸钠在纯二甲基亚砜及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溶解度曲线。针对硝酸钠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溶解度特性及二甲基亚砜盐溶液的沸点,提出一种安全环保除盐新工艺,即:减压蒸发、加水降温结晶及离心过滤。实验证明采用此工艺使二甲基亚砜在蒸发过程中无盐析出,盐在加水降温结晶时析出,在控制降温速度的条件下,可得到较大且均匀的晶体颗粒,最后可把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的盐脱除,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不环保和操作安全隐患问题。最后给出了工业装置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90 ℃的Na2CrO4-NaOH-H2O体系相图为依据,采用蒸发盐析结晶的方法从体系中分离铬酸钠晶体,研究了搅拌强度、蒸发速度、结晶温度、晶种添加等因素对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工艺操作条件:搅拌强度为能使晶体离底悬浮所需的最小转速;每1 050 g原料的蒸发速率约为140 mL/h;结晶温度为90 ℃;并添加一定量的晶种。在以上操作条件下制备出的铬酸钠晶体粒度较大,尺寸均一。同时研究了不同氢氧化钠浓度下体系压力与沸点间的关系,为铬酸钠结晶过程的温度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Yoshimoto's correlation of azeotropic composition and boiling point has been extended to include a wide variety of mixtures on the basis of a classification which groups organic liquids according to their hydrogen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rrelation highlights several features of mixture interaction and indicates the temperature span within which azeotrope formation is possible. The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in prediction of azeotropic composition and boiling point from pure component boiling points for fourteen group combinations was 0.17 and 0.0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以过流式电容法(FTC)排出的海水淡化浓盐水为原料,按照制盐工业通用国家标准中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钾钠火焰光度计等仪器分析方法,在蒸发率不同的情况下测定了蒸发结晶盐及剩余浓盐水中的元素组成。对不同蒸发率条件下析出盐和剩余溶液中元素组成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对蒸发剩余溶液中的离子含量进行数据拟合,利用溶度积常数回算得到的误差符合标准。在浓盐水蒸发率为12.67%~39.33%时可以得到平均质量分数达到99.08%的氯化钠;在蒸发率为72.58%~81.58%时硫酸钙析出最多;在蒸发率为66.00%~81.58%时镁盐析出较多。得到的析盐规律为进一步对FTC海水淡化浓盐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