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军  李舟  张百军  粱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97-2497
目的 观察分析腰椎踝部牵引并中药、侧隐窝硬膜外药物注射联合治疗腰椎管饲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腰椎骨盆牵引并口服戴芬、骶管硬膜外药物注射(对照组);腰椎踝部牵引并中药、侧隐窝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 联合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干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4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前诱发实验有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CT也证实为侧隐窝狭窄患者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42例获平均16个月随访,手术有效率97.6%,优良率85、7%。结论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复杂,术前采用诱发试验,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减压的区域,采用手术治疗均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4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前诱发实验有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CT也证实为侧隐窝狭窄患者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42例获平均16个月随访,手术有效率97.6%,优良率85.7%。结论: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复杂,术前采用诱发试验,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减压的区域,采用手术治疗均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胶原酶注射组和胶原酶加得宝松注射组,旨在观察这种胶原酶注射法对LDH的治疗效果及加得宝松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上述方法对LD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中远期有效率两组均达到90%以上,优良率达75%。结论 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加用得宝松可明显提高近期优良率并减少注射胶原酶后腰背痛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19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1、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下肢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患者腰椎功能,采用侧隐窝角评估侧隐窝狭窄程度,依据MacNab标准评定2组手术治疗效果,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2组术前下肢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软性侧隐窝角及骨性侧隐窝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3.51±1.32)、(2.42±0.66)、(1.48±0.56)分]、ODI评分[(31.37±9.38)、(12.53±6.83)、(12.78±7.73)分]低于对照组[(5.25±2.61)、(3.38±1.37)、(2.99±1.52)分,(38.52±12.65)、(19.02±9.85)、(18.93±8.56)分],且2组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7d时观察组骨性侧隐窝角、软性侧隐窝角[(34.18±10.36)°、(30.53±9.76)°]大于对照组[(30.52±9.85)°、(27.27±8.39)°](P0.05),且2组均大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88%)与对照组(88.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4%)与对照组(5.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比较,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减轻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下肢疼痛、改善侧隐窝狭窄及腰椎功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庄爱成  黄启文 《疼痛》2004,12(2):4-6
常规硬膜外腔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用方法,效果也较理想,报道颇多,而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报道却极少。近年来我院疼痛门诊用此方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患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方法测量计算100例腰椎侧隐窝的前后径与椎管前后径,侧隐窝面积与椎管面积及其比率,观察其相互关系,采用多元相关性检验。结果侧隐窝的大小与同层面椎管大小呈显著正性相关,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与椎管前后径的比率为24.05±0.87(%);面积比率为7.32±0.48%。结论利用CT比率测定法判断侧隐窝狭窄,克服了片面强调侧隐窝前后径大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52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3~77岁,平均(69.10±10.70)岁.记录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隐窝狭窄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腰椎病变下关节突内侧。结论:腰椎类侧隐窝狭窄症是一个诊断和治疗均有特点的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义 《临床医学》2006,26(9):59-59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突然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无菌性炎症而发生本病.为观察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我们随机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别应用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与骶管阻滞进行对照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小关节间隙侧隐窝注射配合电脑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2例,CT引导下经小关节间隙侧隐窝注射消炎镇痛液10ml后配以电脑三维牵引1次,卧硬板床休息1周;对照Ⅰ组38例,电脑三维牵引1次,卧硬板床休息1周;对照Ⅱ组35例.小关节间隙侧隐窝注药1次,卧硬板床休息1周。结果:出院1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组优良率90.5%,对照Ⅰ组优良率57.9%.对照Ⅱ组优良率60.0%,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Ⅰ、Ⅱ(P〈0.05)。结论:CT引导下经小关节间隙侧隐窝注射配合电脑三维牵引能很好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复位与侧隐窝神经阻滞配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2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复位治疗120例(治疗1组),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配合三维正脊治疗132例(治疗2组),临床疗效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2组临床痊愈分别为31、66例,显效69、36例,好转13、24例,无效7、6例,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侧隐窝神经阻滞配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是非手术疗法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89~1998年共收治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41例,均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分析 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7~70岁,平均42.5岁,病程1个月~15年。单纯 单侧侧隐窝狭窄13例,双侧8例,合并L4~5 椎间盘突出9例,合并L5~S1 椎间盘突出2例, 合并中央型椎管狭窄5例,伴腰椎体滑脱4例,有外伤史者5例。依据病史、体征、X线、CT检 查,腰椎管侧隐窝狭窄主要为根性神经痛和腰痛,平卧时加剧,侧卧下肢屈曲则疼痛减轻为 20例,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敏感性增高21例(单侧13例,双侧8例),肌力减弱、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锖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2000年5月。2002年6月采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微创手术进行单侧、双侧或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等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共3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6~18个月随访,按Nakai分级:优22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 脊柱显微内窥镜下“开窗”减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腰椎倒隐窝狭窄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应用硬膜外腔侧隐窝置管注射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并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25例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3%,68%,为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CT的普遍应用和对下腰椎病理解剖研究的深入,侧隐窝狭窄作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已渐为临床重视。忽视侧隐窝狭窄是导致下腰部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症区别对待。笔者对22例经手术证实的侧隐窝狭窄症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牵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加腰椎间歇性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腰椎间歇性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根据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牵引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治疗作用,中药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缓解疼痛较西药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应用硬膜外腔侧隐窝置管注射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并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25例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3%,68%,为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并非少见,临床医师往往注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忽略了对合并侧隐窝狭窄,致使手术疗效不佳。作者收集了1989~1994年开展的腰椎间盘手术49例,其中漏诊合并侧隐窝狭窄12例,现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45岁:工人25例,农民18例;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4年,平均3年。1.2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下腰痛及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胀痛,并与咳嗽、喷嚏及站立行走有明显关系。45例下腰椎旁有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