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0位正常志愿者皮质兴奋和动作准备电位探讨头针短期调节机制。经由对其皮下脑皮质相关治疗区域的刺激,头皮针能改变此相关皮质的功能已达到有效的治疗,这是头皮针的基本原理。根据本神经生理基础研究所提供数据,显示头皮针乃调节后期动作准备电位,主要分布在针刺激对侧的运动和感觉皮质。此外,在成对的脉冲磁场刺激实验中,从通过头皮针之体感刺激输入对侧感觉皮层,头皮针显现抑制作用主要引向长间时的皮质应激性反应。本研究中于针刺穴位得气后仅留针,之后并无使用手法加强,可能因此没有达到足够刺激的强度,进而无法产生更强针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单侧空间忽略的方法有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其中康复治疗包括头和躯干旋转、视觉扫描训练、前庭刺激法、棱镜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眼遮蔽、计算机辅助训练、暗示治疗、空间再定位等,针灸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和头皮针留针法,但是有很多方法未能得到充分的证明,大多数都表现为短期效果有限,长期效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小剂量抗焦虑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小剂量抗焦虑药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较单纯针药结合治疗疗效更好,肯定了经颅磁刺激对本病的辅助疗效,进一步拓宽了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蒙利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ement,MOCA)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 index,MBI)评估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OCA、MMSE评定总分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组间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值得仅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诊治的120例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颅磁组40例、电针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颅磁组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电针组增加电头针接力刺法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组均治疗2周。检测3组治疗前后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相关指标和评定康复各项评分,并统计3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MEP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运动诱发电位波幅(MEPA)明显增大(P均0.05);颅磁组和电针组治疗后MEPL、CMCT和ME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组治疗后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颅磁组和电针组(P均0.05)。3组治疗后MI、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颅磁组与电针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颅磁组与电针组(P均0.05)。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颅磁组和电针组(P均0.05)。结论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缩短卒中后患者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增大波幅,缩短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改善上肢运动障碍传统中医和现代技术结合方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浅针和经颅磁刺激交替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20d,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E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针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地治疗原发性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  相似文献   

7.
赵援非  王学员 《中医杂志》2011,52(10):877-879
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脑皮质刺激方法已被应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运用调神通络针刺法结合小剂量抗抑郁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40例,并与针药结合治疗组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纳入对象均为我院心理科病房及门诊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照组单纯经颅磁刺激治疗,均给予语言训练,并于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语言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9.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在汉语失语检查记录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及语言康复训练疗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3组各25例。头针组予头针治疗,经颅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予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发育商(DQ)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Gesell发育量表各指标分值观察组高于头针组及经颅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8%、头针组72%、经颅组68%,观察组高于头针组及经颅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提高患儿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固元双通法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肾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老年肾虚型耳鸣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西药(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固元双通法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量表(TS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靳三针头穴留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发育迟缓(MR)儿童认知发育的影响,为MR患者的治疗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5例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25例)、对照B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3组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接受靳三针头穴留针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靳三针头穴留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所有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ISC)、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脑电图检测,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智力及脑电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WISC评分、P300的潜伏期均提高(P0.05);P300的波幅均降低(P0.05);对照A组及观察组双侧额区、双侧颞区脑电活动明显改善(P0.05),对照B组双侧额区、左侧颞区脑电活动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观察组效果最佳,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靳三针头穴留针联合rTMS可以有效提高MR患者智能发育水平及改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78例脑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头针治疗,治疗组予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治疗组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头针取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用G—6805电针机施治。对照组30例取穴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头针治疗中风很多实验证明针灸对中风患者的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刺头穴对于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脑部电生理学都有显著的影响,辅以电刺激可加强治疗效果,是治疗早期脑梗塞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针灸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组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2周、4周、6周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2.22%、93.33%、97.78%,对照组分别为64.44%、82.22%、95.56%,两组治疗6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对照组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刺激相比针灸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72例,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和结构化教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增加揿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行为诊断量表评分(康奈尔量表评分)和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各维度评分(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对立违抗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缓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人体代谢过程通过体温变化反映到体表。声电鍉针是经络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医客观化的研究需要当代高科技,为了逐步揭示经络实质,我们应用声电鍉针的方法,探讨肝胆经的穴温变化规律。1 方法 选择我院针灸病房住院患者12例病人,进行声电鍉针气至病所治疗。 应用我院研制的SDZ—1型声电鍉针仪做为刺激源。从十二经井穴开始激发使之气至病所。有感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更好,肯定了经颅磁刺激对本病的辅助疗效,进一步拓宽了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张浩良  夏翀  指导:徐福 《新中医》2024,56(10):132-135
介绍徐福主任运用针灸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徐福主任认为不寐的病因主要有:器质性疾病、情志 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因素。不寐的病机多为阴阳不调与脏腑失和。治疗不寐时要分清标本,辨明虚实,找准病 位,注重标本兼治,以达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目的。徐福主任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精简取穴,在治疗方法上 巧用针刺与手法相结合,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再配合特定的针刺手法,善用头皮针抽提法刺激穴位,改善神经 功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并联合艾灸、耳穴等多种治疗方式,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灸 :主要指针刺的操作 ,也包括其他很多非刺入性针灸穴位刺激术。针灸穴的选取可以是根据 :1传统中医的方法 ;2患者症状 ;3穴位功用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4穴位处方学真实针灸 :即作为真正临床治疗用于患者的针灸。假针灸:即对于所治疗的病情不适宜的针灸方法 ,包括一些微针疗法。模拟经皮神经电刺激 :用无输出的 TENS电针仪来进行治疗 ,病人并没有接受到什么电刺激 ,而电针仪看起来却在工作。浅针法:即将针浅浅地刺入。在有些研究中 ,以此作为安慰治疗 ,而有些研究将此作为真正的治疗。对照组:用来比较真正针灸治疗疗效的对照病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头针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独立功能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以及Gesell量表各项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有助于脑瘫患儿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