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双鸭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鸭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期为2004~2008年。双鸭山市水务局和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合作承担了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共设置了14个扰动地表监测点,4个土壤侵蚀量监测小区。扰动地表监测采用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的RTK技术跟踪监测。土壤侵蚀量采用坡面碳粉还原法、小区观测法和简易扦插法进行测定。水土保持工程监测采取定位观测与巡回监测相结合。测定结果为:扰动地整治率为1.72%;土壤流失控制比为2.3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24.7%;植被恢复系数为44.3%。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监测机构针对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从专业角度提出整治建议,有效地加强了水土流失的控制与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并评价目前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预测的几种方法。在侵蚀倍率法基础上,通过对土壤侵蚀因子分析,认为开发建设项目区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比值与地表相对裸露度、土体相对稳定性和土体相对密实度的乘积相关,根据少量监测或实测数据可初步确定不同侵蚀类型区的待定系数,推算出各防治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从而提出了因子分析法的初步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新疆输油管道工程风力侵蚀的一般规律。在平原区,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大于原地貌;风口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远大于平原区。增大植被盖度能缓解气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减少土壤风蚀率。同一地貌单元内,工程扰动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较原地貌严重。不同地貌单元由于其植被、土壤结构和风力因素的不同,风力侵蚀规律不尽相同;植被对防治土壤风力侵蚀具有良好效果。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尽可能避免对植被的破坏;一旦毁坏植被,在施工结束后积极采取措施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桦南大架子山风电场工程(49.5 MW)位于桦南县阎家镇北部,地貌类型为平原地貌。项目区为水蚀类型轻度侵蚀。监测时段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林草植被恢复期。监测方法主要为调查监测、定位监测、临时监测和巡查监测。监测应比照项目进度安排,适时布设监测断面,进行小区泥沙指标的估算推求,结合降雨特征值背景观测,综合分析获得侵蚀强度。监测人员必须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扰动程度、水土流失等进行监测,才能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但由于施工期挖填作业十分频繁,工程扰动及侵蚀面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监测人员仅能通过有限的观测数据进行大致推断,在技术性和科学性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施工期土壤侵蚀量监测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袁家村铁矿采选工程项目区地处岚县梁家庄乡,属太钢所属的新建工程。采矿场、尾矿库地处土石山区,选矿场、排土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年采选能力2 200万t。工程总占地3 129.53 hm2,其中永久占地3 066.85 hm2。工程建设期挖方量10 184万m3,填方量2 771万m3,弃方7 413万m3。据设点监测,土石山区原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2 100 t/km2左右,扰动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3 314.4 t/km2;黄土丘陵沟壑区原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3 500 t/km2左右,扰动地貌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为8 500 t/km2左右;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土石山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 115 t/km2,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 225 t/km2。监测成果说明了工程建设扰动加剧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采取措施后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土壤侵蚀模式监测方法,对开拓水土保持监测理论,明确监测内容和方法,客观评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效果,改进监测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铜山矿业有限公司铜山铜矿改扩建工程"土壤侵蚀模数监测为例,对工矿区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及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玛纳斯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对监测的时间、分区、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期土壤流失量较大,而到了运行期,随着地表状况和植被的逐渐恢复,人为扰动因素逐渐减少,土壤侵蚀量也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西部输油管道工程是独特的大型线状建设工程,途经新疆、甘肃2个省份的多种地貌类型,工程建设会大面积扰动地表和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水土流失的类型、成因非常复杂。沿途包括典型的干旱气候风力侵蚀和半干旱水—风复合侵蚀区,尤以风力侵蚀为主。对工程建设期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浙西南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某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对径流小区建设、施工期监测和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弃渣场料场监测区是工程产生土壤侵蚀的第二大监测分区,土壤侵蚀模数为1 495~3 989 t/(km~2·a),属轻度至中度侵蚀;受施工扰动强度和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土壤侵蚀整体呈现先增强后减弱趋势;缺少大规模集中强降水及蓄水池受损是个别年份出现土壤侵蚀强度低值的主要原因。针对径流小区法在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金桥热电厂2×300 MW供热机组工程案例项目为背景,划定水土保持监测的分区布点、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等,对项目区内扰动地表的面积及扰动方式进行动态监测。采用集沙仪配合风速仪进行风沙流强度观测,风蚀模数观测;水蚀监测采用坡面侵蚀细沟体积量测法。通过各次降雨观测数据,分析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同时记录林草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等其它影响因子。热电厂类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包括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临时堆土场、施工道路和火力发电厂运行初期贮灰场。通过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现场巡查等方法,能全面了解建设过程中人为产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流失量及其危害,为这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科学设计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服务领域的新生业务,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并通过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加以调控,使水土流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兹以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大型水利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水土流失监测项目为对象,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及监测成果作以全面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标桩法监测广东省人为侵蚀模数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桩法开展了广东省4种典型的开发建设项目类型一个降雨周年侵蚀模数的实测,所监测到的侵蚀模数可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参考和借鉴,以期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堤防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对该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堤防工程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和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水土资源破坏的程度,运用水蚀径流场法、水蚀侵蚀沟法、水蚀控制断面卡口站法和风蚀简易小区法4种不同的水土流失量监测方法,采用由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等构成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通过实时监测,最终得出:项目区8年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24,植被恢复率达到93.7%,植被覆盖率达到10.7%,扰动后土壤侵蚀强度高达9600t/(km2·a),工程护坡减沙率为50%,造林减沙率为65.22%,人工种草减沙率为71.52%。本工程采用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实测数据、应用指标等对同类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在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及后期评价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定量评价北京市土壤侵蚀状况,通过北京市地面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开展水土流失定点观测,研究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大量实测资料,基于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建立的北京土壤流失方程,可以作为北京市土壤侵蚀调查的模型工具;基T GIS和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年度土壤侵蚀量推算方法,可作为从小区尺度转换到区域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网格法没有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调查得到的土壤侵蚀量结果比采用抽样调查法得到的结果偏大。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的研究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川渝地区油气田管线建设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了9条代表性输气管线工程,选取其中4条不同工程类型管线,现场设定24个典型监测点位,实地监测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量;利用通用方程USLE对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运用SPSS软件对监测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同时对USLE中5个显著影响因子进行扰动性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USLE在川渝地区油气田建设过程中预测水土流失量与实际水土流失量的拟合效果较好,适用于研究区。(2)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影响程度优先度排序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 植物覆盖因子 > 降雨侵蚀因子 >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 坡度因子。  相似文献   

17.
水蚀区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活动加速了水力侵蚀进程。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背景下,应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土壤侵蚀模数动态计算,以直观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为活动影响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情况。以水蚀区生产建设项目为例,基于监测数据,引入季度侵蚀时长参数,以季度为侵蚀时长单位对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动态计算,结果表明:水蚀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强度受人为扰动剧烈程度和扰动形式影响显著;工程施工期,人为活动剧烈时,项目建设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增大,施工期末及自然恢复期人为活动大幅减少或消失后,土壤侵蚀模数迅速回落,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降低至微度侵蚀区间;不同地表扰动形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值及其变幅差异明显,研究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人工下垫面”土壤侵蚀模数及其变幅按大小排序为松散坡地>松散平地>压实平地>绿化平地。引入季度侵蚀时长后,可实现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动态计算,计算结果可用于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为活动影响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被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水蚀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但其中各因子计算方法和参数取值因地而异。采用文献法对重庆市CSLE模型各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各因子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为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线状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在分析项目区及不同工程部位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分区为依据,对大型跨区域线形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类型区进行了划分.采用监测类型区与监测工程区正交布点的方式确定监测点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监测时段分为施工前期、施工建设期和运营初期,给出了各时段的确定方法.分时段提出了不同工程类型区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于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并通过监督和治理,使水土流失的程度降低到最低。以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通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工程水土流失监测项目为例,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