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龙汤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区Bcl-2和 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汤大、小剂量组。造模后药物处理4周,采用 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及跨越平台的次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Bcl-2和 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参龙汤大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参龙汤大剂量组大鼠海马 Bax 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参龙汤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脑缺血大鼠海马Bcl-2蛋白阳性表达、减少Bax蛋白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对海马区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和吡拉西坦组剂量分别为0.4,1.2,0.45 g.kg-1,ig 1次/d。ig 28 d后观察神经功能并评分、脑病理组织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hAT在缺血脑损伤大鼠海马区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P<0.05),海马区ChAT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龙健脑胶囊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5),大鼠海马区ChAT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促进脑组织ChAT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模型海马CG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海马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脑胶囊高、低剂量组。灌胃28d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GRP在缺血脑损伤大鼠海马区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龙健脑胶囊组大鼠海马区CGRP表达增加。结论参龙健脑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促进脑组织CGRP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泰方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VEGF mRNA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脑泰方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月桂酸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来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VEGF阳性细胞数和VEGF mRNA的表达,同时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结果:脑缺血后,药物组神经功能症状得到改善,尤以脑泰方中剂量组变化最显著(P<0.01);假手术组大鼠脑内有少量VEGF阳性细胞,脑缺血后VEGF阳性细胞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中剂量组VEG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而且VEGF mRNA的表达也显著加强(P<0.01)。结论:脑泰方提取物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VEGF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和脑复康组分别按照0.40、1.20、0.45 g/kg剂量给药,每日灌胃1次,连续28 d。采用比色法观察Glu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MDAR亚单位NR1在海马区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参龙健脑胶囊组大鼠脑组织中Glu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海马区NR1表达减少(P〈0.01)。结论参龙健脑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中Glu的释放、减少NR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参龙汤对脑缺血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大剂量参龙汤组及小剂量参龙汤组.药物处理4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IL-8、ICAM-1、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模型组大鼠的血清IL-6、IL-8、ICAM-1和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大剂量参龙汤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6、IL-8、ICAM-1、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参龙汤大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IL-6、IL-8、ICAM-1、TNF-α的含量,减少血清中炎性因子.这可能是参龙汤对脑缺血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选5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及参龙健脑胶囊大、小剂量组.各给药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羟自由基(·O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  相似文献   

8.
《广西中医药》2015,(6):71-73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采用高脂血症合并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步骤,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阻断血流。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VEGF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EGF的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肺宣肺降浊中药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脑内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区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62,1.08,0.54 g.kg-1.d-1)。采用Zea-Longa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皮质和海马区VEGF表达增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中风皂贝化痰胶囊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加VEGF的表达,其中以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VEGF阳性细胞区积分吸光度为(150.8±9.8)。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刘柏炎  蔡光先  刘维  陈雪梅 《中草药》2007,38(3):394-39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VEGF、Flk1的表达和蛋白水平,同时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在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VEGF和Flk1阳性细胞,脑缺血后VEGF和Flk1阳性细胞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补阳还五汤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强VEGF和Flk1的表达,提高VEGF蛋白水平(P<0.05);于7、14d补阳还五汤作用强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Flk1的表达和提高VEGF蛋白水平,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参芎化瘀胶囊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480,240,120 mg·kg-1).各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后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ig给药7d,每天1次,第7天ig2 h后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同时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时间点(3,6,12,24,48,72 h)VEGF表达增强(P <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时间点(3,6,12,24,48,72 h)VEGF表达均明显增强(P <0.05,P<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组织形态的影响及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5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1只。采用Himori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四物汤水提液(40、20、10 g/kg),连续给药15天,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制作病理标本,光镜下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取小鼠脑组织,测定SOD和GSH-PX的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明显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异常均有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四物汤水提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以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1周,复方丹参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复方丹参片0.75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周;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穴、大椎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5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增加(P<0.01,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电针组(P<0.01)。结论电针与复方丹参片结合可显著增加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的表达,且作用优于单用复方丹参片或电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每组20只。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动物体表面积换算,灌胃给予氯吡格雷6.8mg·kg-1·d-1,补阳还五汤26,6.5g·kg-1·d-1,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14d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病理组织学、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A1区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的皮层和海马CA1区胞核和胞浆均可见AKT和p-AKT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AKT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AKT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的表达,促进AKT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leave total flavonoid,SSTF)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SSTF预处理组.SSTF预处理组术前1周给予SSTF 100 mg·kg-1·d-1,其余两组给等量PBS.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1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后观察海马区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神经元密度,检测海马Fas,FasL蛋白的表达和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改变.结果:SSTF预处理可减轻损伤海马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使存活的神经元增加(180±13.2).与I/R组比较,SSTF预处理组海马Fas,Fas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分别为13.26±3.18,19.08±2.76).SSTF预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提高GSH-Px,LDH酶活性(P<0.01).结论:SSTF预处理对I/R损伤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L表达和提高I/R大鼠海马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大脑海马区凋亡细胞及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化学刺激诱导血栓性闭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针刺“百会”、“水沟”,每日1次,治疗7d。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缺血区凋亡细胞及海马区Caspase-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9表达增加,针刺对脑缺血损伤大鼠Caspase-9的过度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HE染色显示,缺血灶内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脑水肿表现,针剌治疗后变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针刺可减轻Caspase-9的过度表达,改善脑缺血状态,从而减轻脑损害程度,这可能是针刺减轻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晕康胶囊对脑缺血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断头缺血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晕康胶囊高剂量组脑组织SOD活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晕康胶囊高、中剂量组血清SOD活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晕康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与眩晕停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晕康胶囊具有减轻脑缺血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