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宇  郭东阳 《西南军医》2004,6(3):35-36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是指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由全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免疫性疾病。成人HSPN较儿童常见且病变严重。我科从1997年 2 0 0 2年5年中共收治本类患者2 0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2 0例中,男13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1.86 :1,其中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5 1岁。18 30岁9例,占4 5 %。31岁以上8例,占4 0 %。1 2 病因及发病季节:感染5例,占2 5 % ,接触异物过敏2例,占10 %。不明原因者13例,占6 5 %。四季均有发病,多…  相似文献   

2.
电击伤康复期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较为少见,特别是发展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例更是罕见,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1例电击伤康复期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推测烧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瘢痕增生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紫癜甚至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生,应在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后尽早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并及时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立 《西南军医》2006,8(2):49-49
患儿男性,5岁,因呕吐、腹泻1天入院。入院前1天曾吃“冰棒”。腹痛呈阵发性剧痛。位置不固定,拒按腹部,无强迫体位,无固定右下腹疼痛,无吐泻蛔虫史,无皮疹,无发热。查体(腹痛缓解时):T36.5℃,P92次/分,R25次/分,体重14kg。神志清,心肺未发现明显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麦氏点无压痛。入院后查血常规:WBCl2.1G/L,N73.7%,L18.8%。血淀粉酶11U。生化、大小便常规、腹部立位平片、胸片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5 0岁 ,MD- 82飞机驾驶员 ,飞行时间 12 5 0 0 h。1999年 8月出现低热、鼻塞及双下肢出血性斑点 ,斑点呈大头针尖大小 ,稍高于皮肤表面 ,用手指加压 ,按之不退色。检查尿中蛋白 ( )。送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经用青霉素 V钾、泼尼松、雷公藤总甙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 ,住院 1个月 ,皮疹消失 ,尿蛋白阴性 ,出院。康复疗养 1个月 ,地面观察 6个月后体检 ,结论 :飞行合格。参加飞行 1年多 ,未复发。二、讨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一种免疫性疾患 ,发病机理可能为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抗原刺激引发…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20岁,战士。上腹部胀痛,伴黑便5d。入院时头晕、恶心、乏力、轻度口渴,无发热、晕厥。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血压13.5/10.0kPa(1kPa=7·5mmHg),心率56次/min,急性病容,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活跃(5~7次/min)。白细胞15.2×109/L、血红蛋白183g/L、血小板计数正常。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初步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经按溃疡病治疗3d后,脐周仍阵发性疼痛;大便每日5~6次,呈暗红色,便常规有红细胞、白细胞。复查血象白细胞20.0×109/L,并全身出现红色斑疹和瘀点,压之不褪色、无瘙…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2岁。因躯干、四肢红色出血点,伴腹痛、关节痛15天入院。患者20天前服用格列齐特80mg,每天2次,3天后双下肢出现散在红色出血点,停药3天后症状缓解,又继续服用后,皮疹范围和数量加重,停药后也未缓解。皮疹密集分布蔓延至双上肢,波及前胸、后背、腹部和四肢伸侧,同时伴有腹痛、腹胀、双下肢疼痛及水肿。否认有药物、食物等过敏史,无遗传性家族病史。查体:上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7.
1用药原则1.1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属中医"血证""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皮疹紫斑、关节肿痛、水肿等。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机主要与热、瘀、虚有关,邪实正虚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机特点。邪实多为血热、瘀血;正虚多为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其病位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中医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分为血热妄行、湿瘀互结、气阴两虚、脾肾两虚、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18岁。腹痛1周,腹泻3 d,加剧伴发热、恶心、呕吐2 d。查体:急性痛苦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四肢皮肤可见紫癜,关节无异常,腹软,脐周、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可疑,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W BC 17.3×109/L,N 0.76。腹部平片未见异常,血淀粉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尿粪常规均正常。肥达、外-斐反应阴性。抗“O”326 IU/m l。B超提示右下腹包块,少量腹腔积液。右下腹CT提示升结肠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水肿,结肠后间隙少量渗出积液。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外科行阑尾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g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及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液系列微量蛋白水平,探讨它们在两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7例HSPN、32例HSP患儿,30例正常儿童尿液中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D-D二聚体8种微量蛋白含量,比较3组各微量蛋白之间有无差异,HSPN组尿液Alb与其他微量蛋白有无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N组尿液Alb、IgG、IgA、IgM、RBP、NAG、D-D二聚体排泄显著升高(P<0.01);HSP组尿液IgA、RBP排泄升高(P<0.05),Alb、TRF、IgG、IgM、NAG、D-D二聚体无显著差异(P>0.05)。与HSP组相比,HSPN组尿液Alb、IgG、IgM、D-D二聚体排泄显著升高(P<0.01),IgA、NAG亦升高(P<0.05),Alb、IgG、IgM、D-D二聚体、IgA、NAG可能为早期反映HSP肾损害的指标。HSPN组尿液Alb水平与RBP呈正相关(r=0.513,P<0.01)、NAG(r=0.436,P<0.01),与TRF、IgG、IgA、IgM、D-D二聚体无相关性(P>0.05)。结论:HSPN与HSP患儿尿液部分微量蛋白含量不同,Alb、IgG、IgM、IgA、NAG、D-D二聚体微量蛋白排泄量增加可能无创性反映HSPN的病程及向HSPN发展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2 0岁 ,士兵 ,因上腹部胀痛 ,伴黑便 5d ,呕血 2次 ,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入院。无消化道出血史。入院时头晕、恶心、乏力、轻度口渴 ,无发热、晕厥。查体 :血压 13.5 /10 .0kPa,心率 5 6/min ;急性病容 ,无皮疹 ;心、肺、胸、腹检查 ,除肠鸣音活跃外 ,无异常发现。白细胞明显增加 (2 5 .2×10 9/L) ,血红蛋白偏高 (183g/L) ,血小板计数正常。胃镜检查 :见十二指肠球部及球后多发性溃疡。初诊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经止血、治疗溃疡等措施 3d ,脐周仍阵发性疼痛 ;大便每日 5或 6次 ,呈暗红色 ,并有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5年3月~2005年3月共收冶过敏性紫癜124例,其中15例分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阿米巴痢疾、风湿性关节炎、右膝关节结核性风湿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误诊率为12.1%。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而言,见于约1/3的过敏性紫癜病例。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们采用阿托品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及抗血小板凝聚剂双嘧达莫(潘生丁)治疗紫癜性肾炎29例,疗效较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1989~1996年住院的紫癜性肾炎58例,按住院的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1〕。其临床分类按黄庆元的分类方法〔2〕。治疗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8~24岁,平均14岁。病程1周~2年3…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甙并潘生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雷公藤多甙加潘生丁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并随访2003—2006年用雷公藤多甙加潘生丁治疗5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治疗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患儿口服单剂雷公藤多甙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88%),有效6例(12%),对照组治愈18例(60%),有效12例(4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疗效亦差异显著(均为P<0.01)。结论:提示雷公藤多甙加潘生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优于单剂雷公藤多甙,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的临床表现和原因。结果:36例均以消化道疾病收入院,全部病例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早期误诊21例,误诊率58.3%。结论: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或腹痛数天后才出现皮肤瘀斑者,应重视腹部及全身多器官检查以排除其它引起腹痛的病因;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对疑似病例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提高确诊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临床分型及肾损害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近期,我们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肾病中心首次住院的单纯性血尿紫癜性肾炎(AHSPN)169例,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何勤 《人民军医》2003,46(9):555-55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79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2天入院。以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查体 :左膝关节无红肿、无压痛 ,活动自如 :左股内侧及左臀部皮肤可见 3~ 4处集簇成片粟粒大小红色丘、疱疹 ,左腰区可见 5cm× 5cm集簇成片、呈米粒大水疱 ,周围有红晕 ,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 :转移因子 3U ,肌肉注射 ,1次 /天 ;维生素B1、B12 肌肉注射 ,1次 /天 ;口服泛昔洛韦和复合维生素B ,患处涂泛昔洛韦乳膏、TDP灯照射 30min/次 ,1次 /天。 1周后水疱逐渐吸收、结痂 ,痊愈出院。2 讨 论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激素治疗无效的过敏性紫癜肾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来氟米特加泼尼松口服,对照组用强的松加雷公藤治疗,总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及血浆白蛋白,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无效的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8岁,因“呕血15ml”急诊入院。3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腕关节一过性疼痛,伴左腕关节处出现一肿块疼痛,自行给予正红花油外涂,第2天,疼痛消失.肿块消退;第3天,腰部又出现一肿块,在居家附近一诊所给予自制中药膏外敷,同服阿莫西林片,250mg,3次/d。患儿近期无发热、咽痛、腹痛等症状,平素身体良好。  相似文献   

20.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甲襞微循环与加权积分值变化意义武警总医院儿科方安安,魏佑莲,宋金松,罗晓英,李曙光(北京100039)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占儿科泌尿系疾病的第4位[1],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国内外对此类肾炎患儿甲襞微循环及其加权积分值变化报道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