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典雌激素核受体ER α和ERβ在非靶器官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非靶器官和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1-06 PubMed以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3篇.排除标准:靶器官和非肿瘤.纳入标准:1)雌激素受体与肿瘤相关性及其机制;2)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及基础与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61篇.结果:雌激素不仅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维持等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与众多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R)发挥作用.ER在雌激素靶器官肿瘤过表达,雌激素对ER阳性靶器官肿瘤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ER抑制剂在部分雌激素靶器官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雌激素与非靶器官肿瘤的相关性逐渐受到关注,ER在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中的广泛表达提示,ER与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对ER与非靶器官肿瘤的深入研究可揭示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非靶器官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并有可能发现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为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ERα和ER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为类固醇激素核受体家族配体依赖性反式转录调节蛋白,包括N末端区、DNA结合区和C末端区3个主要功能域。ER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相关。ERα与ERβ主要通过雌激素信号途径调节转录,通过生长因子受体途径和类固醇信号途径调节其在肿瘤细胞核的活性,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生物学行为。ER高甲基化可能与肺肿瘤的发生有关,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在女性更明显,并非ERα影响烟草的致癌代谢。ERα或ERβ的表达是否为肺癌的有效预测因子需进一步确证。总之,ERα和ERβ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基于ERα和ERβ的生物治疗也可能成为今后肺癌治疗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中ERα和ER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雌激素主要是通过和靶细胞雌激素受体(ER)结合而起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ERβ的发现促使人们对乳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重新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配体通过ERα和ERβ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两者表达关系可能在肿瘤发生、临床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及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α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和孝  廖永德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68-1571
雌激素不仅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维持等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与众多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β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功能存在较多争议,而ERβ亚型1~5的突破性研究很可能是解释这些争议的关键点,并且ERβ1~5在肿瘤中的研究可以深化对ERβ信号通路在肿瘤进展中作用的认识。因此,本文就ERβ1~5的组织细胞分布、功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RRγ)是孤儿核受体家族(NRs)的成员之一,可在无天然配体存在时转录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在维持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ERRγ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代谢、增殖、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而ERRγ在肿瘤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本文就ERRγ在肿瘤中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代谢、雌激素相关肿瘤发生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Xu L  Liao Y  Tang H  Zhang C  Liu Z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9):727-73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不仅包括雌激素靶器官肿瘤,还包括非靶器官肿瘤。雌激素通过两种不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ERα和ERβ来发挥其调节作用,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几十年来,随着ERα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作用的阐明,针对ER信号的靶向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其经典药物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随着雌激素在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针对E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将有可能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中ERα和ER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主要是通过和靶细胞雌激素受体(ER)结合而起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ERβ的发现促使人们对乳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重新评价.研究结果提示配体通过ERα和ERβ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两者表达关系可能在肿瘤发生、临床生物学特性、内分泌治疗以及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受体GPR30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是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膜相关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其作用模式和效应与传统核受体ERα、β均有不同,且与二者并没有同源性,是又一种具有独立作用的新型ER。GPR30广泛表达于全身多个系统及多种肿瘤细胞,主要定位于内质网,通过转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第二信使等介导雌激素样物质快速反应和转录调节,参与多种疾病及肿瘤生物学过程,可能与ERα具有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雌激素对人体具有较广泛的生理作用,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具有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双向调节作用,其与雌激素受体β(ERβ)亚型的结合力大于雌激素受体α(ERα)亚型,而且分子中的酚羟基可降低氧自由基对体内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减少肿瘤发生。因此,它们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焦点。现综述植物雌激素在乳腺癌流行病学、体内外试验以及人群干预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