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程标;隹也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即实施“生活语文”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下面就谈谈我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都深切地体会到,长期以来“讲授→板书→讲授”近乎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妨碍了品德课堂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个良好的契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告别单—的粉笔、黑板,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品课教学方式,已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热爱生活,有道德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做人。因此,教师只有把品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回归生活,以人为本是小学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时,我们要力图体现这些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使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新课程,它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程的有心人,周围的一事一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都特别强调了生活与思想品德课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和活动性,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发展、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现在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是“书包重+作业多=会考试”,而新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就要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单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长期被认为对考试有效的“题海战术”已不符合新课程的育人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只有丰富课后作业的类型,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相结合,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而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从“普及”走向“提高”、从“发展起步”走向“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强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不是书本世界中的人。学生的许多直接经验、感受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教育意义得以构建的场所,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并为生活世界所服务的课堂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中要与生活相联系有一定的难度。第一,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在电脑上严谨有序的一步步操作,相对而言较为虚拟;第二,信息技术的原理是基于“1”和“0”两个具有逻辑概念的基本数字,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育》2005,(10):104-104
为了及时总结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展示教师与新课程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体验与反思、感悟与提高,反映信息技术新课程推进的现状和成果,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举办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评比活动,以“和新课程在一起成长”为主题,面向实施新课程省份的一线教师以及全国热心于信息技术的相关人员征集案例。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既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课堂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让课堂闪烁生活的光芒,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生活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又满足于生活需要”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都深切地体会到,长期以来讲授→板书→讲授近乎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妨碍了品德课堂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告别单一的粉笔、黑板,走向视听结合的高效率思品课教学方式,已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多媒体激趣导学之魅  相似文献   

14.
张铁成 《网友世界》2014,(12):164-164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新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想,语文新课堂上.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新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如同宋昆谋老师所述,尽管是探索中的实践,甚至有点才思穷尽之感,但是这并不可怕,因为经过全市教育战线的同仁的共同努力,必然会迎来新课程改革全面丰收的那一天。而当前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像题目诗句所揭示的道理那样,大好“春光”不辜负“杨花榆荚”这样有心人的心血的。本报告将分两期刊登,下期将介绍淄博市如何实现教育研究常态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网络科技时代》2007,(9):112-112
为配合我国新课程改革,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特联合优秀网教平台“学易网”,举办首届学易“园丁杯”课件制作大奖赛。  相似文献   

19.
“科技坊”科学与技术学校课程开发指南(上) 本文是上海市曲阳第四小学开展的“科技坊”科学与技术学校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开展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而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深刻理解并把握国家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认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建构实际操作方案,并以此作为有效途径之一,帮助担任新型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落实,从而起到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薛燕飞 《网友世界》2013,(12):51-51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的教育思想犹如大海里的一个航标,指引着我们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因此,将识字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中生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到处有语文,到处能识字。一、创建生活化的识字环境,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