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来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研究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竞争的可行方案,初步探讨了竞争所需要具备的辅助服务、价格机制及其他基本条件,从市场主体、市场准入、交易机制、市场监管、市场效益、实践经验等6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统一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实践,建议我国根据区域电力市场发展进程实施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我国能源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着重阐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最后建议加快规划与部署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综合能源基地,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形式之一。在我国当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交易机制与价格补贴机制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及消纳问题的关键。与国外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研究与实践相比,国内的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对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市场组织以及价格机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总结了国外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典型交易模式,梳理了国内外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及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家和地方的清洁能源发展政策促进了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井喷式增长,碳交易和绿色证书机制虽然都可以对清洁能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于分布式和集中式的促进作用则显示出较大的不同。在分析证书价格传导过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参与的批发市场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参与的零售市场两个层面进行建模,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三个宏观市场间的交互模型和包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模型。算例仿真了两种机制下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轨迹,讨论了碳交易和绿色证书机制的价格设置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验证了提出的效益分享机制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是必然趋势,也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柔性灵活方式.文中梳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从市场机制问题和电网运行安全问题两方面探讨分析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关键问题,提出在市场机制方面,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公平性测试...  相似文献   

6.
电力现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电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和电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反映供需双方真实价格信号。然而,可再生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现货市场带来挑战,如何设计合理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消纳是新一轮电改提出的重要要求。该文梳理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外成熟电力系统现货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并介绍了我国8个试点省份现货市场建设特点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机制。通过对比国内外现货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现货市场建设的几个难点和挑战。在借鉴国外现货市场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实际情况,统筹有序推进我国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希望该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未来我国现货市场落地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特别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现货市场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可再生能源比重偏低,能源发展面临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未来较长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能源需求增长、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实现清洁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分析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和中长期能源需求基础上,指出了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目标、重点、时序和消纳市场,提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体系的形成。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高成本,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无法用货币体现,天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并不存在。文章介绍了基于市场化条件的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机制,以英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为例,重点分析了配额制、竞价制和上网电价补贴三种体制。最后,结合英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有效进行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节能减排进程、提高电源结构低碳化程度、促进智能化绿色电力的发展。在介绍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于能源规划研究的集成结构模型及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IIASA-WEC能源-经济-环境模型、中国能源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the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model for China,IPAC)、能源系统长期前景规划模型(prospective outlook on long-termenergy systems,POLES)、国家能源模型(the national energymodeling systems,NEMS)以及可再生电力混合优化模型(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renewables,HOMER)等混合能源模型的结构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对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系统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机制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系统行为作用机理,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系统动力学评估体系,在并网保障机制不同情景下模拟各行为主体的系统行为,提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政策、经济层面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清洁和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虽有替代化石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等社会需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条例的推动~([1-2]),但发展一直不尽人意。以我国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背景,阐述了我国发展可再生物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化石能源已具备的成熟时机和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生物质为原料获取天然气是实施气代煤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高速发展,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水平、降低弃风、弃光电量成为电网调度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新能源年度消纳能力计算是提前预估电网新能源消纳空间、优化年度运行方式安排、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关键环节。分析了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的新能源年度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含机组启停机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开发了新能源生产模拟仿真软件,并基于2015年一季度实际数据验证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和模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在开展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年度消纳能力计算实际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受重视。对美国、西班牙、欧州等地各种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做了分析。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具体建议,如目标引导、政策激励、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最后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将快速发展,掌握消纳机理、量化消纳措施以及科学制定消纳目标,关系到新能源的健康发展和高效利用。研究含高占比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平衡机理,从新能源统计学规律中提炼出消纳曲线,进而推导出新能源利用率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解析式;分析新能源利用率、新能源发电占比对电网备用率、负荷率、常规电源调峰率、新能源资源系数、新能源穿透率的灵敏度,揭示消纳措施对消纳目标的作用机理和规律;基于统计学规律建立新能源消纳的测算模型和回算模型。基于西北电网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可以揭示新能源消纳的规律,为新能源装机规划、消纳措施量化、消纳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电气》2006,17(1):1-1
On December 21, 2005,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Interim Provisions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djustment,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ublished the Guiding Catalogu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djustment. This catalogue has drawn up a route chart for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power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interim provisions, key points of Chinese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as follows. First, to optimize and develop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taking large efficient unit as a core; second, to orderly exploit hydropower; third, to actively expand nuclear Dower: fourth, to enhance Dower grid configuration; fifth,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方电网通过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建设可再生能源远距离送电通道、构建“市场+计划”的西电东送机制等措施,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2016年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达50.7%,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2.3个百分点。未来,南方区域的能源发展将呈现清洁化、分散化和多能融合的特征和趋势。“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到2020年,南方五省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预计达到1.74亿kW左右,其中水电1.29亿kW、风电2800万kW、光伏发电1300万kW、生物质发电400万kW。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持续提升,对补贴的依赖性逐步降低,新能源发展正逐步进入“后补贴时期”。在此背景下,根据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目标,着重分析中国中远期新能源发展前景,研判新能源发电成本变化趋势,提出新能源“后补贴时期”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提高系统新能源承载力的关键措施,给出保障中国新能源科学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峰  李彦斌  李赟  杨思航 《现代电力》2021,38(5):511-520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传统发电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快速增加。借助景气分析方法,从电力生产侧的视角出发,科学选取了影响电力生产发展的相关指标,编制了全国电力生产景气指数,对我国发电行业近年来景气波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发电行业的景气波动周期大约为2年,我国电力生产景气在2020年将保持上升,并在2021年有所回落。我国应继续控制电源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加快实现不同电源结构间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金炜  李宗  葛斐  陈煜  马静  徐加银 《中国电力》2017,50(10):153-158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求,以规划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的金寨县为例,进行了“网-源-储-荷”协调规划研究。通过配置储能、水电调节以及主动负荷控制等,充分利用原有电网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近接入与就地消纳;通过地区风光互补,并与大型火电及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协调运行优化,显著降低了各层级电力外送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