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试验选用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72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考察了在含45%不同处理大麦的非常规日粮中添加以含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为主的外源酶对猪只的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大麦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可提高仔猪日增重5郾8%~15郾45%,饲料报酬提高8郾49%~17郾2%,提高经济效益8郾6%~17郾2%;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9%、3郾17%~12郾49%、3郾1%~12郾4%;但对育肥猪效果不明显。(2)猪大麦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日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郾88%~5郾12%(P>0郾05)、10郾27%~38郾86%(P<0郾01)和4郾81%~21郾2%(P<0郾01),而对日粮干物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单宁酸的方法。样品用甲醇-水(20:80)提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单宁酸在0.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89.7%,RSD为0.56%。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饲料中单宁酸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一只波尔山羊精液按稀释后每头份穴0郾5~0郾8mL雪含有效精子精子数穴1郾720郾86、0郾43、0郾28、0郾21、0郾17亿/头份雪和稀释倍数穴10、20、40、60、80、100倍雪分为6组,分别输给900头母羊,来观察精液稀释倍数和有效精子数对母羊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稀释倍数在80、100倍、有效精子数是0郾21、0郾17的两组比对照组穴10倍、1郾72亿/头份雪显著下降外,其余各组均不显著。说明在生产上推广高倍稀释的低浓度输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1接产乳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布或毛巾清除口鼻及全身的黏液,防止窒息及受寒。将脐带中血液推回体内,距腹部3~5cm处用碘酊溶液浸泡过的细线结扎后剪断,再用浓度为2.5%碘酊溶液消毒断面。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预防乳猪早发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下痢。2喂足初乳初乳为母猪分娩后前3d分泌的乳汁。3d后的乳汁为常乳。初乳中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2.5倍左右,而脂肪的含量则较低。初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含量也相当  相似文献   

5.
章剑 《齐鲁渔业》1999,16(5):16-17
1消毒措施1·1水体:h毒对土池通常用生石灰100~150X10'全池泼洒消毒,或用漂白粉20X10-'消毒。水泥池用漂白粉10X10-'消毒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后7天左右,漂白粉消毒后3~4天,放鳖入消毒池才是安全的。1·2"具消毒小型工具如小手网、面盆、水桶等,应用硫酸铜10X10-'溶液浸。d5~10分钟,方可杀灭各种病原体。大型用具和网具可在阳光下曝晒后再使用。1·3饲料消毒自行配制或购买的鳖用人工配合饲料使用时不用消毒。鲜活饲料如水蚤(鱼虫)、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蝇蛆等,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5%食盐水中浸洗5分钟,再用清水…  相似文献   

6.
分离大豆蛋白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体重为(11.34±0.16) g健康建鲤720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分离大豆蛋白代替白鱼粉蛋白0、40%、60%、80%和100%的等氮饲料,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试验,探讨对其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鱼粉蛋白组相比,当替代60%~100%时,增重、特定生长率、采食量、肠重、肠长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同时,前、后肠出现上皮顶端细胞脱落、固有层变宽且其中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病理症状;当替代80%~100%时,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而中肠、后肠抗体水平分别于替代60%~80%和60%时显著升高(P<0.05),之后则相对降低.由此可知,与白鱼粉相比,分离大豆蛋白降低幼建鲤生长性能;高比例替代导致肠道生长发育受阻、上皮完整性受损;肠黏膜受损的原因涉及肠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变化;以饲料系数为衡量指标所确定的分离大豆蛋白在幼建鲤饲料中代替白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鱼种对八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试验按照“70 %基础饲料 +30 %被测原料”的饲料配制方法 ,用三氧化二铬指标物 ,测定了翘嘴红鱼种 (体重 12 5± 1 5 g )对鱼粉、血粉、蚕蛹粉、酵母、豆粕、花生粕、菜籽粕、棉籽粕等 8种常用的饲料原料的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 :翘嘴红对 8种原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 4 3 4 3%~ 86 90 %和 6 6 34%~ 95 18% ,对 5种原料的脂肪表观消化率为 6 6 6 9%~ 94 16 %。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常规池塘混养青鱼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03年1月在长沙县水产良种繁育场1排1号池进行了80∶20养殖青鱼试验,亩产青鱼408郾3千克,亩纯盈利2020元,投入产出比1∶1郾53。一、材料与方法1郾试验池条件池塘面积6亩,水深2米,池底平坦,淤泥浅,四周围水泥护坡,注排水方便。配制2郾2千瓦潜水泵、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自动投饵机各一台,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干池清塘。2郾鱼种放养试验青鱼鱼种由湘阴鹤龙湖购入,经3%食盐水浸洗下池,共投放1050尾,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表1鱼种放养情况3郾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本次试验中主…  相似文献   

9.
卵形鲳鲹深水网箱养殖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恒光  周银环 《渔业现代化》2009,36(4):33-36,41
为了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适宜的放养密度,在一组4个深水网箱中分别按照40,50,60,80尾/m3的密度,放养规格12~14 g/尾的卵形鲳鲹苗种进行为期100~12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0~50尾/m3放养密度的各项生长指标优于60~80尾/m3,40~50尾/m3的日均增重、饲料系数、成活率和利润分别为4.32~4.23 g/d、1.75~1.80、91.7%~90.3%、43.0~44.6元/m3,60~80尾/m3分别为3.83~3.12 g/d、1.92~2.10、89.6%~86.4%、23.4~-17.4元/m3.过高的放养密度不利于卵形鲳鲹生长,并且增大了饲料系数,增加了养殖成本.在深水网箱中放养规格为12~14 g/尾的卵形鲳鲹,养殖密度以40~5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10.
俄学者克罗尔等用原子吸收法检测了配合饲料、肉骨粉、石灰石(俄产)、鱼粉(比利时和丹麦产)、豆饼(印度产)、浓缩饲料(比利时和荷兰产),以及肉、肾、蛋粉等中某些重金属的含量。1.饲料中某些重金属的最大允许含量(ПДК):汞为0.1mg/kg,镉为0.4mg/kg,铅为5mg/kg,铜为80mg/kg,锌为100mg/kg,铁为200mg/g。经检测:配合饲料含镉0.25~0.85mg/kg,含铅0.25~10.5mg/kg有所超标;鱼粉含镉0.57~0.59mg/kg,含铅11.82~12.25mg/kg超标;肉骨粉含镉1.15~1.68mg/kg,含铅13.75~25.40mg/kg明显超标。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条件1郾池塘省水产所9号塘,面积1郾5亩,池深1郾5米,淤泥深0郾3米。2郾水源机械抽花溪河水,水质较好。3郾鱼种从广东省顺德引进,规格2~3厘米。4郾饲料采用鲤鱼种料,粗蛋白含量38%。二、试验方法1郾池塘消毒在放鱼苗前15天进行清塘消毒,药物使用漂白粉,水深20厘米,漂白粉  相似文献   

12.
芽孢杆菌对斑节对虾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 sp.,109 CFU/g)对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脂肪、磷、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饲料1(对照组)、饲料2、饲料3、饲料4、饲料5和饲料6中芽孢杆菌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1.0 g/kg、2.0 g/kg、3.0 g/kg、4.0 g/kg和5.0 g/kg饲料.养殖实验在室外水泥池进行,每池养虾40尾,每组实验设3个重复.以Y2O3为指示剂,添加量为0.01%,连续收集粪便20 d.6个实验组中,对饲料中各营养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干物质,74.35%~77.89%;粗蛋白,87.29%~89.01%;脂肪,86.46%~89.67%;磷,35.83%~44.17%;必需氨基酸,93.01%~94.04%;非必需氨基酸,91.05%~92.42%;饱和脂肪酸,86.88%~89.95%;单不饱和脂肪酸,90.39%~93.40%;多不饱和脂肪酸 高不饱和脂肪酸,87.97%~91.32%.对照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高于饲料2、饲料5和饲料6组,但低于饲料3和饲料4组.饲料3组的脂肪和部分脂肪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对照组的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芽孢杆菌添加量在1.0~3.0 g/kg饲料范围内,随着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表观消化率逐渐上升,饲料4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超过3.0 g/kg的各组,随着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表观消化率又逐渐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可以显著的提高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和磷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因素设计,以初始体重为4.5~4.8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分别配制以鱼粉、马尾藻和酒糟等为主要成分的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14.7%、17.7%、19.1%及21.5%)喂养刺参70d。实验表明,实验刺参的增重率和对配合饲料的消化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为21.49%时,试验幼参的增重率及蛋白质消化率达到最大。另一组试验对5种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配合饲料进行了饲喂对比试验,实验进行了40d。结果表明,饲喂富含甘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饲料的刺参增重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2只5m×5m×2.5m无结节PE封闭式网箱,投放平均尾重0.24g、全长70~100mm翘嘴红鲌苗种计1.1万尾,放养密度为220尾/m2;经304d饲养,平均尾重达到200g,最大个体350g;群体净增重43.98倍,饲料系数1.51,成活率92%,净增产1979kg,利润801.60元/m2,投入与产出之为12.94.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降解水产养殖中残余饵料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土壤及饲料添加剂中筛选获得了一株能较高效降解水产养殖中残余饵料蛋白、淀粉的功能菌,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通过研究养殖水体中饲料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降解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降解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适宜条件为:饲料浓度≤5g/L,pH值6~7,温度25~30℃,盐浓度0~1%,溶氧浓度约4mg/L.地衣芽孢杆菌在这种水体生态条件下接种5%,饲料中的蛋白质与淀粉降解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16.
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乃松 《水产学报》2007,31(6):771-777
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5)以评定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1作为对照组,D2和D3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5%和3%的蝇蛆粉替代鱼粉,D4和D5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0.5%和1%的β-葡聚糖产品(含β-1,3-葡聚糖25%)替代面粉。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了一个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了体长为1.5 cm的幼虾60尾。每个重复被置于一个大小为33 cm×80 cm×100 cm的网箱中养殖,网箱被放置于一个12 m~3水体的室内循环水池中随机编组。试验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为表观饱食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计算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的血液进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化成分指标的分析,还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以溶藻胶弧菌作攻毒试验。饲养试验的结果显示,各处理间的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间的血清酚氧化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具有规律性。各处理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D1组虾的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虾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指标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在攻毒后的前2 d的累计死亡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1)。4 d后各组的死亡率均趋于稳定。D1组的最终死亡率(53.3%)显著高于D2组的最终死亡率(33.3%)和D5组的最终死亡率(37.8%) (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但对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建清 《畜禽业》2012,(11):19-21
<正> 饲料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成为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作物和饲料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由于霉菌及霉菌毒素对饲料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粮食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受霉菌侵害。霉菌大多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菌属为28℃左右,镰刀菌一般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幼鱼(体质量10.68 g±0.53 g)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 mg/kg重组中国明对虾抗菌肽以及100 mg/kg氟苯尼考,并于实验结束时进行注射攻毒(嗜水气单胞菌).通过8周的养殖实验...  相似文献   

19.
根据肉小鸡料中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添加剂饲料的营养特点,玉米在肉小鸡配合料中要占到60%~70%左右,麦麸在肉小鸡料中的用量一般为5%左右。蛋白质饲料中豆粕的配比一般为20%~25%左右,菜粕一般为3%左右为宜,棉粕宜控制在3%左右为宜。常量元素钙磷的添加以满足营养需要为宜,具体添加量要以达到配方要求为宜。  相似文献   

20.
团头鲂两个生长阶段适宜蛋白/脂肪比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相同配方体系下研究团头鲂两个生长阶段对饲料中蛋白/脂肪比的需要量,以初均重为(35.07±0.45)g(幼鱼)、(101.65±1.82)g(育成鱼)两个阶段的团头鲂为实验鱼,以秘鲁鱼粉、酪蛋白、大豆磷脂、豆油等原料配制半纯化饲料,在蛋白质26.93%~35.63%、脂肪10.24%~3.35%范围内,设置蛋白/脂肪比浓度分别为2.63、3.20、4.07、5.33、7.25和10.64共6组饲料。分别在池塘网箱养殖85和56 d,每组实验鱼设置4个平行。结果发现,随着饲料蛋白/脂肪比水平的增加,两个阶段的团头鲂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DR)、能量保留率(ERR)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饲料蛋白/脂肪比为5.33组达到最高;饲料系数(FCR)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饲料蛋白/脂肪比为5.33组达到最低。分别以实验鱼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沉积率(PDR)及能量保留率(ERR)作为评价指标,经过回归分析可知,幼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蛋白/脂肪比需要量为6.09~7.58,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2.83%~33.98%、脂肪水平为4.48%~5.39%;在日均摄食量为5.06 g/100 g体质量的条件下,团头鲂幼鱼对饲料蛋白质每日需要量为1.66~1.72 g/100 g体质量,对饲料脂肪每日需要量为0.23~0.27 g/100 g体质量。育成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蛋白/脂肪比需要量为4.03~4.34,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0.19%~30.72%、脂肪水平为7.07%~7.49%。在日均摄食量为3.61 g/100 g体质量的条件下,团头鲂育成鱼对饲料蛋白质每日需要量为1.09~1.11 g/100 g体质量,对饲料脂肪每日需要量为0.26~0.27 g/100 g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