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线的敷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埋方式的缺点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逐渐被人们熟知。投资大是我国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最大难点之一,而PPP模式是近年来政府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模式。利用"物有所值"原则来评估PPP模式应用于综合管廊的可行性,通过文献综述简单研究了VFM评价理论,对VFM评价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选择。结合综合管廊项目建立VFM评价模型,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 PSC值和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 LCC值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北京中关村综合管廊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VFM评价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可行性。在最后提出了本文评价模型和结论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综合管廊在PPP模式下应用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识别PPP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5个阶段的风险,确定PPP项目风险等级评价指标。借助"项目评级工具"对各个阶段评价指标进行问题设计并进行评分,运用AHP法确定项目各阶段的权重,利用灰色聚类评估得到PPP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等级。合理评价PPP项目,有助于增强私人部门进入PPP项目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应用PPP模式在国内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和普及,为保障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应用PPP模式顺利开展,其项目融资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依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管廊项目识别其融资风险,通过建立融资风险可拓物元模型,将PPP模式融资系统中的风险定性描述转换成定量计算,利用关联度函数,计算评价系统中各指标与等级之间的关联度,确定PPP模式融资风险等级。并通过对吉林省T市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例分析,确定其融资额度、融资利率、融资期限、项目折现率等高风险因素,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利枢纽灌区 PPP 项目的一般特点及其特殊性,提出不同责任主体的 6 个风险一级指标、25 个风险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 AHP 法确定各级风险指标权重值,运用灰色聚类法中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评估方法,将分散的风险评价信息处理成不同灰类度的评价量,从而得出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结合 B 灌区二期工程项目进行应用分析,为我国水利枢纽灌区 PPP 项目规避风险、降低损失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将德尔菲调研法、网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的Delphi-FANP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与实地调研,建立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lphi法确定模糊判断矩阵;然后应用三角模糊数整合专家意见,构建模糊加权超矩阵,通过计算极限矩阵求出综合权重向量,得到项目的风险水平评价结果;最后对哈尔滨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验证该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PPP模式下的融资定义和融资流程进行分析,考虑到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特性,采用Delphi法从外部和内部系统地识别地铁PPP项目融资的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生态位理论,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视角构建包含6个风险维度的地铁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并辅以C-OWA算子对风险指标赋权,构建基于C-OWA的地铁PPP项目融资风险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风险等级;以青岛地铁X号线二期PPP项目为例,进行融资风险测度评价,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此项目总体融资风险评价为中等风险,主要风险影响因素为产品/服务价格变动风险、项目质量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为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首先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九个知识领域及地铁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建立体现地铁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OWA算子赋权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进行灰色聚类评价,构建OWA算子赋权方法与灰色聚类方法相结合的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地铁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绩效评价,得到各指标的管理绩效排序,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结合综合管廊的行业特点补充和细化评价指标,建立综合管廊PPP项目VFM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以往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利用C-OWA算子和两维语义专家组合赋权法计算专家权重,对评分进行修正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以海口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PPP模式下,通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财务评价过程中计算期的确定、总成本费用测算、维持运营投资分析、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以及综合管廊服务费的测算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整理归纳此类项目财务评价的重难点,并以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Ⅰ标段为例,详细分析其财务评价过程,为类似PPP项目的财务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PPP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期长、环境复杂等特点,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为提高项目的成功概率,精准地在公私双方之间进行风险分担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识别"一带一路"PPP项目风险分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模糊网络分析(FANP)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赋权。再运用灰色聚类评价方法(GCE),构建灰色聚类权矩阵,并结合影响因素的非模糊权向量,得到各因素精准的风险分担比例。本文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哥伦比亚马道斯高速公路PPP项目进行风险分担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为参与"一带一路"PPP基础设施项目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担及决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邵宇  刘菁 《工程管理学报》2020,34(2):117-122
制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风险分担问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存在权力不平等、利益诉求差异等因素,使得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中庞杂的风险无法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担。依托长春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针对私营部门各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担,引入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合作机制及风险属性等影响因素,运用熵权-ANP 模型计算风险分担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优化Shapley 值,进而得到风险分担的最优比例。改进后的风险分担机制克服了以往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考虑因素不全面、分担方法不科学、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研究瓶颈,可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建设运营效率,我国大力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并鼓励采用PPP模式。对于PPP项目,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法,识别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因素,利用合作博弈思想对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担,将风险因素分为"政府公共部门承担"、"社会投资者承担"和"双方共担"三类。运用Shapley值法,构建风险分担模型,考虑公私双方风险分担能力,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的解进行修正,确定合理的共担风险分担比例。以某综合管廊PPP项目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偏远地区PPP模式投资大、收益慢、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多方面考虑PPP项目风险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强对PPP模式的风险管理。应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来对PPP模式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参考文献和PPP项目实际,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次,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确立风险等级;最后,采用案例进行验证,得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得出结论相一致,印证了以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运用该综合方法可直观得出项目的风险等级,判断该PPP模式是否适用于具体项目,并且根据结果规避风险,为以后的PPP模式中项目管理的科学决策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采用PPP项目实施前期,站在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融资风险评价,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有效避免或降低社会资本融资风险,进而节省融资成本。根据已有研究和项目特点构建以PPP项目政策、PPP项目法律与合同、经济、建设、运营管理、移交为基础的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对该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降低了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PPP项目融资风险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公私合作的模式在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运营管理效率低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缺乏对风险评估的重视往往导致项目失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灰色性、模糊性的特点,提出基于OWA-ER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试图利用OWA算子的有序加权技术解决灰性指标赋权偏差过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两维语义描述模糊评语的准确度,并借助证据推理算法集成两维语义评估信息,避免信息冗余与丢失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通过对青岛地铁1号线PPP项目风险评估的实例分析,给出了该项目的风险等级,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于类似项目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指标灰色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专家认知极端性等问题,提出基于IOWA-GRAY的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从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两个重要参与方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对决策数据重新排序,引入区间数对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利用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消除专家认知的极端性并结合θ函数进一步削弱边界极值的负面作用,提高赋权的科学性。最后从指标信息的灰色性出发,运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完成决策者评价过程的透明化,实现对目标的聚类评价。将所构建的模型运用在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融资风险评价,认为该工程融资安全等级高,应当关注政府契约精神、定价机制合理性、贷款利率、风险分担4个主要风险指标,为类似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问题,提出了运用直觉模糊集(IFS)与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应用直觉模糊思想构建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评价指标集,以保证评价指标对于项目信息表达的完整性;然后结合TOPSIS法确定方案贴近度,对各方案进行排序以筛选出最优方案;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某市的5处公共地下车库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该风险评价实现了"客观性""全面性"和"适用性",是科学合理的,对于PPP模式下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影响深埋长大隧道突水突泥风险后果的主要方面的分析,得到深埋长大隧道突水突泥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参评指标并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方法或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调查和分析数据确定参评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值,并建立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建立白化权函数,利用灰色聚类理论通过综合聚类系数矩阵得到模糊隶属度矩阵,再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估深埋长大隧道突水突泥风险后果程度,完成深埋长大隧道突水突泥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最后,结合象山隧道工程实例,对该隧道突水突泥风险后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象山隧道实际突水突泥情况一致,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风险指标权重,并利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分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及灰色聚类系数,从而确定综合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宋雅璇  陈侃 《四川建材》2019,(5):240-242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投资巨大、涉及面广,而且廊内管线较多,深埋地下不可视,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为了保证管廊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需要对管廊进行风险分析,以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本文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论,将综合管廊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并用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风险指标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四个阶段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风险评判模型,并由此提出各阶段可能出现较大的风险的规避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