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可视气管导管(VET)在危重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经口行气管插管危重病人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插管,观察组采用VET插管,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并发症、日吸痰次数、带管时长。[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带管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ET对气管插管全程及声门以下气道实施连续监测,有助于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轻观察及护理难度,减少并发症,缩短病人带管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牙垫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经口吸痰。方法:将脑外伤昏迷需行口腔吸痰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压舌板或开口器辅助经口吸痰法,观察组使用气管插管牙垫辅助经口吸痰法。观察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对口腔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吸痰效果、对口腔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牙垫可以提高脑外伤昏迷患者经口吸痰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外ICU手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有效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患者口腔异味及感染率,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增强舒适性。方法将100例心外ICU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组合吸痰管加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加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种方法对口腔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清洁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时间、口腔粘膜损伤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加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的方法,能有效节省人力,减少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率,降低口腔污垢残留,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加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菌斑指数、口腔护理并发症、口腔护理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患者呛咳发生率、口腔护理操作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少(P0.05)。在菌斑指数、口腔异味、黏膜充血、溃疡、操作准备时间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有效降低呛咳发生率,减少微误吸的发生,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更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合吸痰管联合银尔通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110例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按照气管插管次序,单数纳入观察组,双数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银尔通口腔护理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或拔管后48 h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口腔清洁度、口腔异味和黏膜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异味及黏膜健康均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痰管联合银尔通口腔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口腔清洁度,减少口腔异味,保护口腔黏膜,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作弯头吸痰管,观察弯头吸痰管在经鼻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鼻气管内吸痰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头部垫枕下采用弯头吸痰管进行经鼻气管内吸痰,对照组在去枕头开放气道后,用普通吸痰管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每次吸痰所需的平均时间、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次吸痰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弯头吸痰管能明显缩短吸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 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吸痰管进入气道深度进行气道吸引,对照组采用吸痰管进入气道遇阻力回提1 cm的深度进行气道吸引。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隆突处黏膜损伤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吸痰次数对隆突处黏膜损伤的影响。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黏膜均无损伤,气管插管3日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观察组隆突处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CPI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定吸痰的深度,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达到有效吸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傅丽萍  徐雯  傅娟  谢超  孙红果  杨琴燕   《护理与康复》2016,15(7):661-662
目的观察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两组护士操作耗时及患者舌苔转薄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细菌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行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患者舌苔转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发生口腔异味、口腔细菌感染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液吸痰管对老年患者经口/鼻置管与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需经口/鼻吸痰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置管,观察组采用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的吸痰管置管。观察两组在一次性成功置管、有效置管操作时间、黏膜损伤和患者耐受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少黏膜损伤和提高患者耐受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吸痰管内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置管方法能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依照气管插管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术。分析2组患者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2组患者均及时给予湿化气道、彻底吸痰,均插管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时间(10.6±4.2)s,短于对照组的(31.9±9.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喉镜联合负压吸引行经口气管插管,能够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同时优质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气管插管操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镜咬口在清醒患者洗胃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中毒需要洗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胃镜咬口固定舌体打开口腔通道从口腔插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直接从口腔或鼻腔插入。并观察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洗胃时间及口鼻腔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3.33%、45.45%,观察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口鼻腔黏膜损伤率分别为8.33%、63.6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洗胃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胃镜咬口辅助插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对黏膜的损伤小、洗胃畅通,为抢救中毒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棉球擦洗法;试验组使用组合吸痰管达到口腔冲洗与擦拭结合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溃疡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痰管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提高了口腔的清洁度,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层吸痰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方法;比较患儿一次吸痰成功率、吸痰间隔时间、黏膜损伤、发生VAP的例数,及吸痰后患儿发生烦躁、呕吐、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吸痰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发生黏膜损伤、呕吐、烦躁、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VAP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层吸痰可减少新生儿VAP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给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联合洗必泰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呛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对急诊科心肺复苏(CPR)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CPR并行气管插管术抢救的100例心跳骤停(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情况,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变化,插管及CPR成功率、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用时、气道与牙齿损伤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后30 min的MAP、PetCO_2、PaO_2均较插管后10 min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CPR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视喉镜可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相关性损伤,有助于改善急诊CPR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杨克吸引管和普通吸痰管在清理口腔分泌物过程中的效果及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月收治的60例使用可视喉镜(AirtraQ)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前分别采用杨克吸引管和普通12号吸痰管清理口腔分泌物,并就两种材质在清理口腔分泌物过程中的清理效果对及黏膜的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杨克吸引管在吸引过程中对口腔黏膜损伤率(6.7%)明显低于普通吸痰管(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455,P=0.020);在气道的吸引效果方面杨克吸引管与普通吸痰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7,P=0.178)。结论杨克吸引管能有效地降低吸引过程中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并且能全面快速地清理口腔分泌物,创造良好的插管条件,提高插管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栾丰年  杨利民 《临床医学》2014,34(10):68-69
目的观察视频喉镜在颈椎手术麻醉中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颈椎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视频喉镜组(A)和普通喉镜(B)组。两组插管均由同一熟悉两种插管技术的麻醉医师完成。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 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记录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喉镜进入口腔至插管完成时间)和术后48 h内有无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牙齿松动及口腔黏膜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和插管后5 min S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B组SBP和H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同时点的SBP和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插管成功,但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18例),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6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时间(35±16)s,B组插管时间(32±17)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A组牙龈口腔黏膜出血1例,咽喉疼痛2例,无声音嘶哑;B组牙龈口腔黏膜出血6例,咽喉疼痛3例,无声音嘶哑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手术患者麻醉应用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具有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安全、插管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冲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对口腔进行顺序擦洗。比较两组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4~5 d后,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良,能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联合经口咽导管吸痰在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行持续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后给予经口咽导管吸痰(观察组)和经口腔/鼻腔吸痰(对照组),观察组24h吸痰次数、每次吸痰插入吸痰管次数、2次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前后3min血氧饱和度(Sp02)及呼吸变化情况、呼吸道黏膜损伤、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情况、使用无创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24h吸痰次数、每次吸痰插入吸痰管次数、2次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后3minSp02恢复情况、呼吸道黏膜损伤、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情况、使用无创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胸部物理治疗后经口咽导管吸痰,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需要气管插管的急危重症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B组使用普通直接喉镜,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irtraq可视喉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直接喉镜,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rtraq可视频喉镜可用于颈椎损伤等危重病患者的气管插管,对口咽喉部损伤小,但在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更适合于医学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