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用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来验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特性,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抗扰度试验单元的划分和抗扰度试验端口及其测试项目的选择,并结合最新的IEC61000系列电磁兼容抗扰度标准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抗扰度试验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煤矿电磁兼容方面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7,(11):40-42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安全监控系统通信设备(KJJ13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交换机)容易受到浪涌、群脉冲及各种电磁干扰等问题,对交换机EMC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以上问题从电源隔离及抗干扰、输出信号安全栅、整机抗静电处理等技术方面着手,升级了该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实验表明,KJJ137交换机通过了电源浪涌抗扰度实验、输出信号群脉冲抗扰度实验、整机静电抗扰度实验。各种EMC实验均达到4级标准,超出了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各种抗干扰度3级标准,使KJJ13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交换机更适合煤矿恶劣环境,保证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昌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构建了一套用于煤矿的安全综合联网监控平台,实现辖区内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矿山各种监控系统的集成联网,加快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的处理速度,增强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实现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弱电设备和大耗能分布广泛,特别是高频器的使用,会给监控系统带来干扰信号,因此提高矿井监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最根本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监测监控煤矿瓦斯及设备开停的监测监控信息化系统,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功能复杂,技术难度高,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技术、通讯、物理、化学、电工等多种学科,与矿山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密切相关。在此,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监控系统KJ75的不足以及在原KJ75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后的KJ75N安全监控系统优点及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彬 《煤炭技术》2014,(1):136-137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来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能够建立起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地、真实地反应出煤矿的生产状况及相关信息。文章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7,(9):104-106
KJF2000N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使用中受挂接监控分站数量限制,导致巡检周期过长,不满足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中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的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针对现有使用KJF2000N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矿井的实际应用环境,有针对性的提出5种方法,这些方法可有效提高KJF2000N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巡检效率,缩短系统巡检周期,有效地保证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 s,及时对异常信息进行预警与报警,充分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进  高琪 《中州煤炭》2021,(9):1-10
为了打造车集煤矿智能矿山建设,提高车集煤矿安全生产运营水平,对煤矿智能管控平台业务流程建设及其监控平台进行了设计研究,管控平台核心业务架构主要分为设备层、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与决策层5个层次,重点分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掘进等智能管控平台业务流程建设;设计了其监控平台,主要智能监控平台主要功能、智能联动平台设计等。研究把安全生产相关子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使生产信息业务部门横向到边,可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安全生产的基础数据源。  相似文献   

9.
矿山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重要内容。矿山测量仪器是准确高效完成矿山各项测量工作的前提,只有提高矿山测量设备安全可靠性,才能有效提高矿山测量工作效率及测量成果精准性。但在实际矿山测量工作中,受施工条件、测量人员专业水平等因素影响,矿山测量设备在测量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此阳煤集团新元公司地测科对加强矿山测量仪器安全管理,提高测量仪器精准性进行分析探讨,力求保证矿山测量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力线收发器的KJ32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研发一种新的KJ32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KJ32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技术性能和特点.该系统采用基于P13150或者PL3120的具有超强抗电磁干扰能力的通信收发器.该收发器使用了窄带技术,多数据位相关器、脉冲噪声抑制、畸变纠正等专利算法,前向纠错、双载波频率等多种手段,提高通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抗扰度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超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双回路供电自动切换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的双回路供电自动切换装置,实施双回路供电和使用自动切换装置,实现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井下监测分站、井下光纤环网交换机及信号中继器等设备的不间断供电,解决了监控系统中的设备供电不稳定、不可靠问题。通过该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提出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国家相关标准中关于电源部分的条款进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结合铁煤集团科学构建煤矿安全保障系统的实际经验,揭示了煤矿瓦斯抽放与利用系统、通风系统、消火注浆防尘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及集约化生产系统等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内在联系,强调了必须瞄准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坚持提高技术装备档次,强化各系统的功能,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基础工程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满足和适应矿井采掘动态环境变化需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和灾害防治不可或缺的安全装备,然而现有安全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网络结构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弱、数字化程度低、兼容性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结合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具体要求,对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现状,包括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系统升级改造后的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基于工业太环网、数字总线双重冗余结构的新一代全数字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集多主通讯、智能传感、电磁兼容等多项关键技术于一体,满足监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升级改造要求,也是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新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煤矿的防灾抗灾能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孙晓东 《煤矿安全》2020,51(8):150-153
针对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规范》的通知以及AQ 6201—2019中对数字化、抗电磁干扰、巡检周期、异地控制等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基于多总线结构的低功耗全数字光口分站,分站具有RS485、CAN、光口等多种总线结构,重点论述了分站降功耗人机交互关键技术,通过对传统人机交互显示功能进行自主设计,降功耗明显。通过系统送检各项试验测试,分站各项指标均高于标准要求,系统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达到了3级A,浪涌4级B,具有电磁兼容等级高、稳定低功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淼 《煤炭技术》2013,(11):284-285
在结合传统煤矿安全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安全监控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结构,实现了井上与井下煤矿安全设备通讯,着重阐述了基于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安全生产设计与实现,希望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永民 《煤矿安全》2011,42(2):104-1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和装备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改进的问题,如监控设备故障自动闭锁技术、甲烷风电闭锁技术,通过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控制功能扩展研究应用,使系统监测监控更加可靠,矿井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智能矿山建设的推进,矿井机电装备除满足其使用性能、电气安全、机械防护及保护性能、环境适应性等基本性能之外,其抗电磁干扰性能也是衡量矿山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指标.针对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的技术特征和使用特点,通过对矿井干扰源辨识技术和现有机电装备电磁抗扰度测试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矿井机电装备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传导骚扰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等典型抗扰度试验的严酷等级和试验方法.根据抗扰度测试原理和干扰形成三要素,研究提出了屏蔽技术、滤波技术、隔离技术和电路优化设计等干扰抑制技术措施,为矿山机电装备电磁兼容测试、评价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双层管理、多子系统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国文 《中国煤炭》2005,31(9):83-84
万维易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适用于省(市)、地(市)、县、乡(镇)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所辖的大、中、小煤矿企业,进行远程、多级、实时的安全监控。该系统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为基础,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WEB—GIS)、数据库技术等构建,集矿井远程实时监测监控、分析计算、督办调度和办公管理于一体,实现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多级监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设备的电磁兼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在应用中被干扰的问题仍偶有发生,为使智能化矿井的通信、控制设备在井下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可靠工作,调查了多家煤矿,研究了产生干扰的原因,并对主要设备的干扰情况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现场测试数据,总结了煤矿井下电磁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井下设备面临的电磁干扰类型和参数:低频干扰、射频辐射耦合的传导干扰、电压跌落与中断、辐射干扰等。变频器的骚扰电压高达90dBμV,超过了该频段标准限值。在靠近变频器输出的位置高频段辐射干扰场强甚至接近30 V/m,达到辐射抗扰度4级水平; 50 Hz工频磁场强度达到了0.19μT,接近危险值。电压跌落和变化在井下电网中频繁出现,通过电源线冲击智能化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基于现场电磁环境的测试结果结合现有智能设备的测试标准,建议系统全面地考虑电磁兼容问题,增加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磁场抗扰度试验、电压跌落试验等作为智能控制设备测试补充。并根据煤矿井下智能设备电磁兼容水平的特性,提出了智能设备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包括稳态和瞬态的干扰参数和项目,通过使用不同标准的参数组合对整个频段进行覆盖。同时建议瞬态抗扰度试验应考虑井下实际应用场景区域、干扰形式、设备的敏感性来确定试验等级。  相似文献   

20.
张志东 《山西煤炭》2011,31(10):69-71
以汾西矿业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加强偏远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为目的,结合GPRS与GIS技术建立了多级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将生产矿井的二维空间地理位置与矿井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联动,实现了煤矿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测。整个系统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采用了安全的架构,通过GPRS接入的远程客户端设计有安全认证和加密体系,还有对井下监测站设备的安全性保障。通过各级监控部门布设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监控平台,能为各级监管人员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和报警服务,通过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能为领导者决策提供现场依据。采用该系统能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