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患者204例,冠状动脉造影后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98例和氯吡格雷组106例。替格瑞洛组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90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75mg口服,1次/d。观察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安全性终点包括TIMI出血事件以及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vs 21.7%,P=0.170)。替格瑞洛组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1.0%vs6.6%,P=0.039;0vs 4.7%,P=0.029),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6.1%vs 0.9%,P=0.042)。替格瑞洛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获益明显,与氯吡格雷比较进一步降低MACE,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呼吸困难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评价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PCI术后经血栓弹力图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规律服用氯吡格雷的情况下血栓弹力图检测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30%)的120例NSTE-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强化组(150 mg,1/d)和替格瑞洛组(90 mg,2/d)各60例,连续治疗后于第5 d和1月后复查血栓弹力图,对比两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5 d和1月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较调整用药前升高(P0.05);与氯吡格雷强化组比较,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升高更明显(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事件,氯吡格雷强化组4例轻微出血,替格瑞洛组7例轻微出血和4例轻度呼吸困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强化组5例MACE,替格瑞洛组仅2例,替格瑞洛有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高剂量和替格瑞洛常规剂量均能降低血小板反应性,但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更显著,且有减少MACE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3月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0)、氯吡格雷组(n=30)与序贯治疗组(n=32)3组。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口服;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序贯治疗组先给予替格瑞洛口服,7 d后更改为氯吡格雷口服。检测急诊PCI术前及术后2 h、24 h、7 d及30 d时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患者30 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在术后2 h、24 h、7 d时间点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与氯吡格雷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在术后2 h、24 h、7 d、30 d时间点序贯治疗组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序贯治疗组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3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30 d内MACE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STEMI患者PCI术一周后口服氯吡格雷替代替格瑞洛具有与替格瑞洛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给予单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3~2016-03该院收治的80例发病12 h以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替格瑞洛组40例和氯吡格雷组40例。术后12 h替格瑞洛组更换为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继续维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PCI术后2 h、6 h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水平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 h、6 h 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者4例,氯吡格雷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10.0%(4/40),氯吡格雷组为12.5%(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剂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50~71(60.48±8.96)岁。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各42例。替格瑞洛组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_(12)反应单位(PRU)、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的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MPAR及PRU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在术后24 h出现峰值,随后下降。术后24 h、7 d、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hs-CRP和s CD40L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内,替格瑞洛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2.38%vs.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优于氯吡格雷,并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类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入住我院接受PCI的氯吡格雷基因检测为中间代谢类型的老年ACS患者132例,氯吡格雷组72例,替格瑞洛组60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嚼服后90 mg bid维持1年;氯吡格雷组给予300/600 mg嚼服后75 mg qd维持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5 d血小板抑制率和随访12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5天,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12个月内两组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总出血事件分别为10例(16.7%)和3例(4.2%)(P0.05);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出血;轻微出血为7例(11.7%)和2例(2.8%)(P0.05);呼吸困难分别为例8例(13.3%)和1例(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轻度呼吸困难为6例(10.0%)和1例(1.4%)(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类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更高,12个月内两组MACE事件无显著性差异,氯吡格雷治疗安全有效;替格瑞洛组总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增加,建议老年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改用替格瑞洛60 mg bi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PCI的ASTEMI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50例和替格瑞洛组52例。氯吡格雷组患者PCI前后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前后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后4、8、12、16、20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CK-MB达峰值时间,PCI前后TIMI 3级者所占比例,PCI后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 TFC)及无复流现象发生率,PCI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PCI前和PCI后4周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PCI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CK-MB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CK-MB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CK-MB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后8、12、16、20 h CK-MB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CK-MB达峰值时间快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PCI前TIMI 3级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后TIMI 3级者所占比例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后c TFC少于氯吡格雷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CI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PCI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4周替格瑞洛组患者LVEF高于氯吡格雷组,LVEDD短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后6个月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减轻A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损伤,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和心功能,减少MACE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UB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STEMI行急诊PCI病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n=100),分别予以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格瑞洛组在术后即刻冠脉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在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氯吡格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8),术后3个月LVEF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9)。结论急诊PCI术前负荷替格瑞洛要优于氯吡格雷,且有利于预后,可以减少MACE事件发生,替格瑞洛不良反应比氯吡格雷多见,但基本是安全的、可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拟实施急诊PCI的STEMI患者87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3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3例)和氯吡格雷组(44例)。PCI术前和术后替格瑞洛组应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组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PCI术前、术后即刻的TIMI血流;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术后24 h、1个月的血小板抑制率。记录两组药物治疗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均明显改善。PCI术后,替格瑞洛组TIMI 3级83.72%、TIMI 2级11.63%、TIMI 1级4.65%,氯吡格雷组TIMI 3级63.64%、TIMI 2级25.00%、TIMI 1级11.36%。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抑制率术后24 h为(84.2±11.4)%、术后1个月为(75.8±9.7)%,均高于氯吡格雷组的(69.1±12.7)%和(6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格瑞洛组严重心衰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前后应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具有更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术后血流灌注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行PCI术STEMI病人共2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在阿司匹林基础上术后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行PCI术STEMI病人可有效预防术后慢血流发生,避免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并未增加远期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77例STEMI病人,其中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的42例病人作为替格瑞洛组,加用氯吡格雷的35例病人作为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冠脉血流、心肌再灌注以及出血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替格瑞洛组TIMI3级血流、TMPG3级、STR≥50%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TIMI计帧数、无复流比例、CK-MB峰值和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替格瑞洛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STEMI病人行急诊PCI术前加用替格瑞洛改善了冠脉血流和心肌再灌注,减少了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了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血小板反应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4例,随机分为2组:(1)替格瑞洛组(n=212):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负荷剂量180 mg,维持剂量90 mg,每天2次,口服);(2)氯吡格雷组(n=212):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每天1次,口服)。2组均成功接受PCI术,支架均选择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观察2组患者PCI术围手术期血小板反应性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PCI术后90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PCI术后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比例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PCI术后90天内患者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5.19%比16.04%,P0.05)。出血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并不降低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但较氯吡格雷能发挥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术后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诊断为ACS并成功完成PCI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108例)和替格瑞洛组(72例),氯吡格雷组口服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继以75mg/d)和阿司匹林100mg/d,替格瑞洛组口服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继以90mg/次,2次/d)和阿司匹林100mg/d。采用光学比浊法(LTA)测定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6个月内的心脏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而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稍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替格瑞洛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替格瑞洛可以进一步降低PCI术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微小RNA-223(miR-223)、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双倍组(n=80,氯吡格雷150 mg,每日1次)和替格瑞洛组(n=80,替格瑞洛90 mg/次,每日2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miR-223、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的变化。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治疗30 d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miR-223、CD62P、PAC-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P均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组(3.75%对13.75%,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组(11.25%对16.25%,P0.05)。结论:对于PCI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替格瑞洛较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MACE,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替格瑞洛易引起呼吸困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29例,替格瑞洛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d,替格瑞洛90 mg,2/d;氯吡格雷组术前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d,氯吡格雷75 mg,1/d。术后24 h和术后3个月时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血小板抑制率,评价血小板抑制效果,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性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冠心病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4 h和3月时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24 h和3个月时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组患者(P0.05)。出院后3个月内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分级标准,两组出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抗血小板疗效更佳,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5-12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的ACS患者98例,单盲条件下随机数字法分为氯吡格雷组48例和替格瑞洛组50例。氯吡格雷组首次口服300 mg氯吡格雷后,以75 mg/qd维持;替格瑞洛组首次口服180 mg替格瑞洛后,以90 mg/bid维持。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及PCI后24 h、7 d、1个月时血小板内血管扩张剂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及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随访统计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性别、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患者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用药情况、疾病分类及实验室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病变数量及置入支架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PRI总体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103.9,P0.001)。两组内药物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各时间点PRI总体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894.2,P0.001)。组间和时间点对PRI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F_(交互)=147.6,P0.001)。两组PCI术后24 h、7 d、1个月各时间点PRI≥50%所占百分比比较,替格瑞洛组(8.0%、4.0%、4.0%)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75.0%、64.6%、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访1个月内,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8.3%,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vs 6.2%,P0.05);替格瑞洛组次要出血事件高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vs 4.2%,P=0.27)。结论 :对于接受PCI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氯吡格雷,且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对患者心肌的保护及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手术的NSTEMI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K-MB、ET-1、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d,替格瑞洛组患者SOD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CK-MB、ET-1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7. 69%,氯吡格雷组为25. 64%,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减少N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2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PCI术前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600mg,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次,1次/d;研究组于PCI术前口服替格瑞洛负荷量180mg,术后口服替格瑞洛维持量90mg/次,2次/d。两组均于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小板板聚集率。记录治疗后3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结果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月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PCI术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和MACE发生率,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而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共192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105)和氯吡格雷组(n=8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及随访3月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出血、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MACCE事件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中有6例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均再次行PCI干预,改用替格瑞洛术前负荷剂量180 mg,术后90 mg2/日,分别于术前及后24 h查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ADP抑制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应用替格瑞洛后均优于应用替格瑞洛前(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在我国人群急诊PCI术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晚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择期PCI术135例患者,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55例)、氯吡格雷组(80例),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随访指标包括心绞痛复发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等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3.0±3.2个月、氯吡格雷组为13.7±3.0个月;替格瑞洛组心绞痛复发率为18.2%(10/55),氯吡格雷组27.5%(22/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1);MACE发生率(替格瑞洛组3/55、氯吡格雷组6/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出血事件(替格瑞洛组9/55、氯吡格雷组17/8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8),呼吸困难发生率(替格瑞洛组9/55、氯吡格雷组4/80)在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3)。结论替格瑞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晚期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