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政务外网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应用支撑平台")是上海市政务外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及上海市有关政务外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目前,市政务外网已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并成功开展20余个市级协同业务、条线业务和试点项目应用。作为上海市政务外网主要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整理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应本刊之约,就政务外网建设中的网络对接模式、业务模式、安全保障体系、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撰文连载,与全国读者共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及上海市有关政务外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海市于2006年建成了市政务外网骨干网,并将各区县、市级委办局、功能区及市级直属单位接入至政务外网骨干网,形成了统一的政务外网物理网络平台。目前,市政务外网已与国家政务外网的对接,并成功开展20余个市级协同业务、条线业务和试点项目应用。作为上海市政务外网主要的建设和管理部门,上海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管理中心整理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应本刊之约,就政务外网建设中的网络对接模式、业务模式、安全保障体系、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内容撰文连载,与全国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上海市政务外网实施了“上海市政务外网数字证书应用示范”项目,借助于上海市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以上海市政务外网网上办事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应用支撑平台”)的应用系统为示范,在身份认证、责任认定、权限控制等方面使用了数字证书。该项目的实施,为深化和完善政务外网中数字证书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暴露了目前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以及遇到的阻碍。针对该项目的具体买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由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平台和纵向网络平台组成,上连国家政务外网,连接厅局单位130多个。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物理结构采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构成,网络平台采用GE.MPLSVPN、VLAN和动态地址分配等技术,实现网站信息发布、资源共享、VOD点播和IP电话等服务。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政务信息化的基础承载平台,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政务外网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江西省于2010年在中西部省份中第一个启动了全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构筑起一个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用一条全省政务“信息高速公路”,承载起大量面向公众的政务应用,成为全省政务处理工作最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政务外网是各级政府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一个主要业务专网,提供一个协同办事服务的应用支撑平台。从网络层面上看,政务外网是否提供互联网服务、政务外网与互联网如何隔离等一直是亟需考虑的难点问题之  相似文献   

8.
陈良 《汉中科技》2012,(5):52-53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扩展到林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已经是必然趋势,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3S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等手段,建设和完善我市林业系统外网平台、内网平台和软硬件支撑系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传统林业技术工作和政务工作效率并拓展发展空间,以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承鑫 《科技资讯》2006,(23):244-245
“网上审批”系统将实现政务办公的电了化,网络化,系统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与政务办公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高效性。“网上审批”系统通过网络的内网,专网,外网划分以及物理隔离等措施搭建了一个安全的网络平台,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层提出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承鑫 《科技资讯》2007,(5):224-225
"网上审批"系统将实现政务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系统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与政务办公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高效性."网上审批"系统通过网络的内网、专网、外网划分以及物理隔离等措施搭建了一个安全的网络平台,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层提出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进城市,“网络平台趋于整合,公共服务渐成主流”是大连市政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方向。早在2003年,市政府针对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便着手探索电子政务统一建设的方式。2008年,大连市在总结政府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建设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依托政府网站资源,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资源共享和降低投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集中统一”的模式让大连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中办发17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内网两个网络平台,这给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多数副省级城市是按照国办的部署,在17号文件下发之前就已经建成了全市范围的政府专网,因此如何按照内外网的要求,在“三网一库”建设的基础上,在保证全国政府资源网的网络和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建设统一的副省级城市政务内网和外网就需要本着慎重的态度,在充分的认证和缜密的考虑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项目建设背景 以前,佛山市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是物理隔离的,这就造成大量信息需要重复上传,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各部门的网站系统均由各部门自行构建,技术实现和管理形式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严重阻碍了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 根据中办[2004]17号文件"副省级以下城市的政务内外网应用由以前的物理隔离模式改为物理连通、逻辑隔离的  相似文献   

14.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08,(12):60-60
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拥有比例已超过86%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我国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向政务部门提供网络接入、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等服务能力,已有12项国家政务部门业务在政务外网上运行,20多个省区市已建省级政务外网,部分已覆盖到地县基层政务部门。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建设》2010,(1):60-61
2009年12月29日,54家福建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部门接入福建省政务外网统一平台,标志着福建电子政务在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福建省电子政务外网由此正式开通,开启了海峡西岸电子政务“合纵连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政府资讯     
《上海信息化》2013,(4):91-92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业务应用拓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承载了中纪委监察部、应急办、审计署、安监总局等中央政务部门的全国性业务应用,新增全国妇联一项全国性纵向业务应用,在政务外网上开展全国性业务的中央政务部门总数达到21个。已有国家发改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H3C在电子政务市场的成就有目共睹。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全国税务系统骨干网等十二金工程中的八个全国骨干网、90多个各类省级政务骨干网和近200个地市级电子政务网建设.在政府行业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居第一。这些,还仅仅是H3C成立四年多以来在政府市场中的部分业绩。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包含了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支撑平台和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等核心内容。随着云计算理念的深入发展,云框架服务体系及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的新趋势。框架服务体系在国际电子政务领域一直是一个持续研究、应用和深化的热点,本文在对我国电子政务领域框架服务体系的研究及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云框架服务中间件的建设观点,对我国电子政务2.0时代的云框架服务领域的突破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特别对于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政务网络)的建设明确规划如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府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相似文献   

20.
<正>"两网一平台":政务服务网、政务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根据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总体部署,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基础支撑、统一数据归集、统一应用发布、统一安全管理"的建设模式,以"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为建设目标,构建以"一个服务门户、两大保障体系、三大平台"为支撑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总体框架,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