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n=40)和研究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n=40),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前两组ADL、Fugl-Meyer、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高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功能、生活能力,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气虚血瘀证CAT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额外给予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η高)、全血低切黏度(η低)、血浆黏度(η浆)、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和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TC、TG、LDL-C、η高、η低、η浆、HCT和FIB降低更为显著(P0.05),ADL评分和HDL-C增加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对照组为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CAT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心悸自汗和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患者临床观察。方法 将我院94例气虚血瘀型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FMA评分、脑部血流量、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NT-proBNP、Hcy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T-proBNP、hs-CRP、Hcy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部血流量、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脑部血流量、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拉西坦等常规疗法治疗更能改善气虚血瘀型CI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运动功能,降低NT-proBNP、Hcy水平,促进脑血流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上下肢Fugl-Meyer评估(FMA)评分、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上下肢FMA评分、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85,依达拉奉注射液组)和观察组(n=85,依达拉奉注射液+补阳还五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相仿,P 0.05;观察组患者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7.65%vs 77.65%),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12周后观察疗效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HCT和Fib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双补通络丸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味补阳还五汤+双补通络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与BI指数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双补通络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cy、CRP、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脂、降低炎性水平达到提高脑神经功能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合并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辅以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一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镜像治疗,治疗二组给予镜像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处理。三组疗程均为60 d。采用简化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升(P0.05),且治疗一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二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一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和治疗二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镜像疗法能更好地改善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68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常规西药治疗62例作对照,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症状和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组胸闷气短改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治疗组心悸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7.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0.97%,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58.06%,2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作用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HDL-C、ApoA1、ApoB、LP(a)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边造模边给药,各组给药干预60 d后,采用半自动血流仪测定大鼠血液及血浆黏度,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T显著升高(P0.01),APTT以及Fbg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豆+自拟方药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200 s-1和5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显著降低PT时间(P0.01),升高Fbg含量(P0.05)。结论食品纳豆不能显著改善大鼠气虚血瘀模型,但有改善的趋势,且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可显著改善大鼠血黏度和凝血功能,具有很好的补气益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芪龙活络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芪龙活络方对中风后残疾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和脑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芪龙活络方。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 3个时间点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巴氏指数评分(Bathel Index)及NIHSS评分变化。结果:芪龙活络方治疗后14 d、28 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8.3%,均优于对照组(P0.05);14 d后2组各项观察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8 d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芪龙活络方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王宝珍 《当代医学》2021,27(11):79-81
目的研究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并给予疏肝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孕酮(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清VEGF与Ang-2水平及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微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中的VEGF、Ang-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与健康体检人群50例,分别计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心电图、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另外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无创通气、丹参多酚酸盐等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酷似心梗)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PT、a PTT、TT、PaO_2、SaO_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bg、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PaCO_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T、a PTT、TT、PaO_2、SaO_2显著上升,Fbg、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PaCO_2显著下降(P0.05)。结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无创通气+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甲硝唑、头孢西丁钠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消癥散、灌肠解毒化癥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66.7%,观察组有效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明显升高,CD_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发挥较好的抗炎、改善组织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加服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52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血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NIHSS、FMA、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MMSE积分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NIHSS差值、FMA、ADL、MMSE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28 d均能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早期缺血性中风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并能调节中风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AIC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AICD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进行测定,并分析HCY水平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级)相关性及与疾病预后关系。结果研究组Hcy表达水平(19.35±7.25)μmol/L较对照组(8.98±2.68)μmol/L显著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 PTT、TT、PL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bg(5.21±0.69)g/L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不同表达水平的Hcy、NIHSS分级类型差异显著(P0.05);Hcy表达水平高低与疾病预后相关性显著。结论Hcy可作为AICD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