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4):32-34
6月.是春季与夏季的交替季节,也是农药销售的旺季.带着对“农药诚信经营百强活动”跟踪报道的任务,记者约请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中国农药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农药贸易分公司苏毅总经理、农资导报崔学军总编、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孟洪宇副秘书长对目前农药市场和诚信经营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药信息》2006,(4):13-13
各农药生产企业: 为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广大农民买到优质安全农药,保护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同时针对目前农药市场经营较为混乱的状况,在行业内加快诚倍体系建设步伐,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共同发起“农药行业诚信经营百强单位”活动。  相似文献   

3.
记者就7、8月间各地频发的农药药害事故采访了湖南省农药检定所胡所长,他提出目前农药经销环节存在漏洞也是导致农药药害事故多发的原因。农药生产是要有经营许可证的,但农药的经销却没有任何条件,谁都可以来经销农药,这也造成了农药市场的恶性竞争。一些经销商根本不懂农药知识,  相似文献   

4.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8,12(1):33-34
中国加入《鹿特丹公约》后,对于媒体报道的可能会对国内农药企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之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律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乐观地指出。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担心。因为国内农药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加快了大规模的农药结构调整步伐.而且出口也一直在严格执行农药登记证明制度,遵守农药国际贸易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5.
<正>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全国针对农药管理及使用的措施密集出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1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在重视对农药生产企业管理的同时,对高毒农药使用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将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和非法生产,促进农药企业合规生产并加强对农民用药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过去五年中国农药行业取得的成就?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思路是什么?近日,就此话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先生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我对农药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琼海市,2014年9月16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植保(中国)协会三方联合主办的"农药安全科学使用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培训"在海南省琼海市成功召开。旨在宣传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与技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田的污染,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处理办法,推动农田生态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媒体代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等共约12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期,本刊记者对海利尔杨博淘总裁就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采访,安全和环保是海利尔赖以生存的法宝,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是海利尔经销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药行业最低谷已经过去,今年将稳健向上发展。”新年伊始,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农药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部近期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568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基本成熟,争取早日修订颁布。在第3568号建议中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庄文忠等16名代表提出了"加快农药管理条例修订步伐设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的建议。农业部在答复中表示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  相似文献   

10.
《农化新世纪》2007,(11):22-22
在政府鼎力支持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积极倡导下,目前我国农药产业园筹建工作已逐渐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大搬迁正拉开序幕。围绕农药产业园建设的整体思路与进展,10月11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  相似文献   

11.
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就修订后的《农药生产核准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向业界公开征求意见。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专家在2月23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办法对农药生产核准的规定更细化、更全面、更合理和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意味着农药工业的准入门槛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承心一直秉承着"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理念,为中国农药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较大贡献,并于2019年荣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之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的踊跃报名,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农化产品展览会”今年报名工作已进入尾声,今年参展单位几乎包含国内农药排名前一百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如:扬农、苏化、红太阳、新安、华阳、常隆等,还有来自包装、机械设备、仪器、中间体、助剂等配套企业,国外企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也在今年的展会上展示自己的企业。各省、市协会和行办也积极组织本地区农药企业,以展团形式展示本地区的农药工业发展水平并划区域集中展示。如:陕西省展团、广东省展团、北京市展团、四川省展团等。今年展会的专业观众除来自加工、复配和原料供应企业、全国各地农资公司、农药经销商和“农药诚信经营百强”获奖代表外,还吸引了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客商以及印度植保协会、台北市植物保护商业同业公会等协会组织的商贸访问团。本次展会还将隆重推出荣获“中国名牌”的农药产品、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举行“十佳农药诚信经营单位”和农药行业“神农奖”的颁奖仪式。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在这一农药行业的盛会上,我们期待着各参展企业在商贸和对外合作上实现新的飞越。  相似文献   

14.
<正>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是防治作物病虫草害的有效武器,但由于农药有毒的特性,人们往往"谈药色变",认为农药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元凶",抵制农药使用的呼声不断。那么,农业生产到底需不需要农药?农药究竟有什么风险?如何控制?就此记者采访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农药管理部门负责人顾宝根先生。他强调:欧美发达国家的农药管理经验说明,农药的安全风险是完全可控的。记者: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和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全国针对农药管理及使用的措施密集出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1月2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在重视对农药生产企业管理的同时,对高毒农药使用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将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和非法生产,促进农药企业合规生产并加强对农民用药的指导。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强调:"国家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十分必要。但我认为,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无论是高毒农药还是普通农药,国家对其登记、使用的范围、时间、对象,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毒生姜’并不是农药本身  相似文献   

16.
2014年6月4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委员会、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建设美丽乡村大讲堂"首站山东寿光,旨在指导蔬菜农户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兼顾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环境及社会效益。相关部门领导、蔬菜农户、合作社代表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本刊记者在晚餐时,有幸采访了德国拜耳全球产品管理经理Dr.Alfred Wantulla。他表示:在使用农药时,既要考虑农药产品本身的效果,也要考虑到产品对自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保持稳产、丰产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不合理使用农药、滥用农药,则会造成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农田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为了推广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增强农民科学用药的意识,减少乱用农药等现象发生,确保民众舌尖上"菜篮子"的安全,2014年6月4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委员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在寿光联合举办"安  相似文献   

18.
<正>高毒农药历来是农药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管好、用好高毒农药,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农业部自2010年起在全国试点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各地农业部门及农药管理机构大胆探索实践,使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效。近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全禁不现实农业生产还得用记者:高毒农药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威胁如此之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药信息》2006,(10):10-10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5部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25种农药及中间体取消出口退税。有读者来电话咨询,这次调整出口退税对农药出口影响有多大。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们一致认为,取消出口退税的25种农药及中间体产品,大部分在国内未生产或已停止生产;即使有出口的品种,其出口量也很少。  相似文献   

20.
各有关单位: 农业部及有关部委一直高度重视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今年又相继在全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和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为配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农药市场的监管工作,引导农药经营单位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从今年起在本协会会员单位及全国农药行业开展“放心农药经营单位”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