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UC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成人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基因SNPs位点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接酶检测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75例超重肥胖者与253例正常体重者UCP1基因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利用SNP Stat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并分析单倍体型与性别及非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间体重、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隐性遗传模式下,rs1800592位点基因型(AA+AG)与G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154,95% CI:1.002~2.286));与单倍体型CTAA相比,CTCA、CTAG、TACG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CA:P=0.043,OR=0.658,95% CI:0.439~0.988;CTAG:P=0.043,OR=0.658,95% CI:0.439~0.988;TACG:P=0.004,OR=0.449,95% CI:0.257~0.786);单倍体型与血清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χ2=15.955,P=0.014);与血清总胆固醇正常组单倍体型CTAA相比,在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组,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A:P<0.001,OR= 2.731,95% CI:1.550~4.752;CTCG:P<0.001,OR=9.768,95% CI:3.403~28.042;CTCA:P=0.037,OR=2.713,95% CI:1.082~7.159;CTAG:P=0.037,OR=2.713,95% CI:1.028~7.159)。结论 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A+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型CTCG、CTCA、TAC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时,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 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肥胖基因产物与肥胖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是当今世界最受科学家重视的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发达国家肥胖人口有增无减 ,发展中国家的肥胖人口也有上升的趋势 ,儿童肥胖症的增加更是惊人。我国1986~1996年间儿童肥胖症平均年增长率为9.1 % ,有的地区高达30 % [1]。广西南宁市某小学1996年调查儿童肥胖症发生率为12.68 % ,超体重发生率为10.89 % ,总计营养过度发生率为23.57 % [2]。肥胖不仅影响体态 ,更重要的是损害健康 ,与多种严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密切相关。据调查儿童期肥胖者已存在高血压、高血脂[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多态性对健康和肥胖儿童的血压、脂质代谢影响。 【方法】 用PCR-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5~13岁的肥胖儿童(105例,男54人,女51人)及健康儿童(98例,男49人,女49人)ACE基因和ApoE基因的基因型,并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血压、身高和体重。 【结果】 肥胖儿童具有较高的D/D基因型频率、D等位基因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D/D型儿童与ε4等位基因携带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血TG、TC、LDLC-C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和较低水平的血HDL-C。 【结论】 本地区健康及肥胖儿童ACE和ApoE基因存在多态性,且ACE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健康儿童及肥胖儿童的血脂代谢、体脂分布及血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肥胖含量和脂肪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早期复查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2 030名7~18岁中小学生,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 MS)方法检测rs62048402多态性,用四引物特异扩增突变分析(ARMS-PCR)方法检测rs9939609多态性.分析2个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关系.结果 对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分年龄、性别的标准正态离差变换后,rs62048402多态性与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3(0.046),0.094(0.046),0.087(0.046),0.102(0.046);rs9939609多态性与以上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5(0.045),0.099(0.045),0.095(0.045),0.103(0.045).结论 FTO基因多态性rs62048402和rs9939609与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存在相关性,且对腰围身高比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胖相关(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 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妊娠时间及居住地1:1频数匹配非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最终纳入324例病例和318例对照,提取孕妇外周血DNA并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in P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GDM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in P法结果显示,FTO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0.05)。在调整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且调整多重比较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FTO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rs11075995位点TT基因型与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 CI:0.35~0.89),携带rs3826169位点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 95% CI:0.35~0.88),携带rs74245270位点GA基因型(OR=0.69,95% CI:0.49~0.98)、GA或AA基因型(OR=0.70,95% CI:0.50~0.97)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均是GDM的保护因素;相反,携带rs74018601位点GA基因型(OR=1.51,95% CI:1.07~2.12)、GA或AA基因型(OR=1.46,95% CI:1.06~2.02)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7205009位点AA基因型(OR=1.83,95% CI:1.18~2.86)、GA或AA基因型(OR=1.53,95% CI:1.08~2.19)与携带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9888758位点A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1.43,95% CI:1.02~2.00),均是GDM的危险因素。结论 FTO基因rs11075995、rs3826169、rs74245270、rs74018601、rs7205009与rs9888758位点多态性与GDM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6.
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是一种发生于多基因、多因素基础上的常见代谢失调症。人类肥胖相关基因有300多个,除Y以外的所有染色体均分布有肥胖相关基因,但与人类肥胖密切相关的基因多分布在2、5、10、11和20号染色体上。我们对其中主要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胖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和分析 310例肥胖心病患者的 Apo E基因型 ,检测他们的血脂水平。 结果  1检出 5种 Apo E基因型分别为Apo E3/3、Apo E3/2、Apo E4 /3、Apo E4 /2、Apo E4 /4。 2肥胖冠心病患者 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 (0 .14 2 )较健康人增高。 3Apo Eε4等位基因具有升高总胆固醇 (TC)的作用 ,而 Apo Eε2等位基因则降低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C)。 4 Apo E基因多态性影响肥胖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结论 肥胖冠心病患者有 Apo E基因型的变化 ,且明显影响其血浆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脂代谢与LEPR及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常规苯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13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84例健康儿童LEPR基因的第20外显子和ApoE基因的第4外显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变异频率,并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并测定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按公式计算其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结果本实验检出3种LEPR基因第20外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G/G型;4种ApoE基因第4外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E3/3型、E4/3型、E2/3型、E4/2型,未检出E2/2、E4/4纯合型。与健康儿童相比,单纯性肥胖儿童LEPR基因第3057位核苷酸G→A突变频率及ApoE基因第3934位核苷酸T→C(ε4)突变频率增高(P〈0.05)。与非ε4携带ApoE基因型个体比较,携带ε4基因的G/A型肥胖儿童的血TG,LDLC浓度升高,BMI增高;携带ε4基因的A/A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TC,TG,LDLC浓度升高,BMI亦增高,血HDLC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健康及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LEPR基因第20外显子及ApoE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基因多态性变化。LEPR基因与ApoE基因变异,可以明显影响儿童血脂及BMI,且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生成量的差异。方法将健康雄性远交群(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control,CON)组和高脂饲料组,喂养2周后,将高脂饲料组按照体重增加量分为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obesity,DIO)组和饮食诱导抵抗(diet.in—ducedobesityresistance,DR)组。于喂养第10周末,麻醉处死动物,观察体重、摄食量、能量利用率以及肝脏、心脏、肌肉组织中ATP生成量的情况。结果DIO组的体重一直高于DR组(均有P〈0.05)。DIO组总能量摄入高于DR组和CON组(均有P〈0.001),但DIO组与DR组能量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组大鼠肝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ATP生成量比DIO组分别高出12.8%,30.6%和11.6%。结论饮食诱导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的能量代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主要能量器官中ATP的生成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国儿童人群中SH2B接头蛋白1基因(SH2B adaptor protein 1 gene, SH2B1)rs7498665多态性与肥胖及相关表型的关联, 为探讨生活方式对该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影响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北京市3 305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测量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利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rs7498665多态性进行分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全部人群及不同饮食、运动水平下该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相关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  在非健康膳食摄入、不是每天吃早餐、经常摄入含糖饮料、不是每天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情况下, rs7498665多态性G等位基因与肥胖存在相关性, 肥胖风险分别升高37%, 101%, 45%和64%(P值均 < 0.05)。对不同生活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rs7498665多态性只在非健康生活方式组的人群中与肥胖发生有关(OR=1.63, 95%CI=1.23~2.17, P < 0.01)。分析肥胖相关表型发现相同趋势的结果, 该位点与综合生活方式存在交互作用(P基因×生活方式 < 0.05)。  结论  SH2B1基因rs7498665多态性与肥胖易感的非健康生活方式对儿童肥胖及相关表型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盐诱导激酶3(SIK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相关表型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筛查干预提供证据。  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2 030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测量及超重肥胖分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基因型频率。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肥胖、中心性肥胖相关表型的关联。使用Polyphen2数据库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对SIK3基因蛋白质功能的影响;使用GTEx数据库探索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相关联的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  结果  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是儿童青少年肥胖、重度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肥胖=1.50,95%CI=1.10~2.04,P=0.01;OR重度肥胖=1.72,95%CI=1.23~2.39,P < 0.01)。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与腰围、腰高比存在正相关(β腰围=1.40,95%CI=0.28~2.52,P=0.01;β腰高比=0.01,95%CI=0.00~0.02,P=0.01);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对SIK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存在功能损害,且与心脏组织中APOA1基因表达升高相关。  结论  SIK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心性肥胖相关,且与APOA1表达相关,但与脂代谢之间的关联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近年其逐渐成为对居民健康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MS的发生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强,许多基因及其多态性都与MS或其组分的发生有关。有关MS及其组分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联素编码基因(ADIPOQ)、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CF7L2)、脂肪含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和载脂蛋白基因等。而目前针对女性的遗传研究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寻找其致病的特异性基因,为改善女性健康提供帮助。综述近年MS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GHS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择184名重度肥胖和184名低体重青少年,对GHS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快速高通量基因型分析。另对270例肥胖、49例低体重和96例体重正常者,进行其中1个单核苷酸的基因多态性(编号rs495225)检测,并对387个肥胖核心家系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在rs495225多态性位点上,肥胖组的171T等位基因频率(75.0%)明显高于低体重组(70.2%),进一步扩大样本的关联分析显示相似趋势,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87个核心家系中171等位基因传递率为51.8%,略高于171C等位基因(48.2%),亦无显著性差异(P=0.53)。结论 该人群中未发现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基因2个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黑皮素4受体(MC4R)基因V103I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血脂的相关性,为控制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919名14~17岁初中生进行身体测量、血脂测定和V103I多态性检测。结果青少年各项血脂指标均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0.05),肥胖与血脂存在一定相关性;V103I等位基因突变率(G>A)为3.9%;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之间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超重组GG基因型的腰臀比(WHR)略低于GA/AA基因型(P<0.05);血脂指标TC,TG,LDL-C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青少年MC4R基因V103I多态性突变率与白种人接近,该多态性可能与男性超重有关,但与血脂异常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5.
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疾病,食物摄人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和生热机制的改变在发生脂肪过多存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肥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体重调节的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基因、膳食结构有关,但基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本就近年来肥胖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adiponectin gene,ap M1 gene)第2外显子(Ex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内蒙古汉族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9-10月选取内蒙古包头市汉族100例肥胖儿童和100例正常体重儿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ap M1Exon2 SNP+45(T→G)多态位点进行基因测定,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且分析其与肥胖代谢的关联性。同时进行身高、体重、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间FPG、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ap M1Exon2 SNP+45(T→G)多态位点GG型、TG型、TT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56.0%、30.0%和4.0%、42.0%、54.0%,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G、T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0%、58.0%和25.0%、75.0%,两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肥胖组,SNP+45(T→G)多态位点TG+GG基因型与TT型相比,其FPG、TG、TC、LDL-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体重组,TG+GG基因型的FPG、TC较TT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 M1Exon2 SNP+45(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包头市100例汉族儿童单纯性肥胖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肥胖和糖代谢异常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相关性,为探讨肥胖病因和预防控制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14~17岁初中生955名,进行身体测量、血糖测定和Pro12Ala多态性检测。结果Pro12Ala等位基因突变率(P>A)为6.7%;Pro12Al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肥胖(BMI≥30kg/m2)青少年与体重正常者比较,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中不同基因型的BMI、腰臀比、腰围和腰围身高比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性别比较,仅发现肥胖组男生Ala等位基因携带者这些指标水平较高(P<0.05);肥胖组空腹血糖异常组Ala频率要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Pro12Ala等位基因突变率与已有汉族人群研究结果相近,其多态性与肥胖有关,与肥胖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男生Ala等位基因携带者更易发生中心型肥胖,提示性别可能有一定的效应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肥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肥胖是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所导致的疾病,即食物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与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Ⅲ、PvuⅡ两位点多态性的关联及其对脂代谢影响。方法 采用内切酶片段RFLP-PCR技术对宁夏地区193名肥胖者和206名体重正常者的LPL基因H、P两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 肥胖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值均<0.01);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HindⅢ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vuⅡ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其等位基因的分布只在儿童青少年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中H+H+纯合基因者TG水平明显高于H+H-和H-H-基因型者(P<0.01);肥胖人群中PvuⅡ不同基因型者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基因PvuⅡ多态性可能与宁夏地区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肥胖存在一定关联,但HindⅢ多态性可能与肥胖无关联。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家系和孪生子研究表明,遗传是决定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参与骨代谢的蛋白质、激素及细胞因子等与骨量有关的侯选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这些基因多态性与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局限性以及前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