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重点对云南省镇沅县三家村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家村金矿床主要受北西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铬水云母化等,且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金成矿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第1、第2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三家村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中温混合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通过于大格勒沟脑金矿区开展基础地质工作,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该金矿床矿(化)体赋存于NE向破碎蚀变带中,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机理为大规模构造活动及远程岩浆活动所产生的含矿热液沿区域性断裂带运移,并在断裂带内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徐涛  袁昆 《黄金》2017,38(3)
重点对辽西牛家店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牛家店金矿床矿区范围内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2条金矿体及蚀变破碎带的产状、形态和规模,黄铁矿化、硅化、磷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牛家店金矿床为中低温变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常福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金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福龙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广西乐业县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论述了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 该矿床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成分、金矿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成矿期次以及地层含金性、矿物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认为浪全金矿床先后经历了沉积、热液和表生3个成矿期富集成矿,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中三叠统百缝组是主要的矿源层;主要的控矿构造是浪全断裂带,矿体产于构造活动较强部位;热液期可分为4个阶段,金矿化主要与中、低温热液的二、三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6.
苏海图金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中部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内,该区为青海省多金属成矿密集区,金、铜、锑等矿床(点)密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和构造角砾岩中,且严格受近EW向、NW向断裂及蚀变破碎带控制;沿次级断裂或裂隙侵入的花岗斑岩脉及石英脉为寻找金矿有利地质体;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和硅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工业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7.
沈家湾金矿床位于凤太矿集区西南部。结合以往资料,在总结沈家湾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并对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热水喷流形成的矿源层、NWW向剪切构造带叠加NE向断裂的构造样式,以及广泛发育的中酸性岩脉共同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与就位;矿床成因属于与热水沉积有关的、受构造与岩浆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改造阶段为主成矿期。矿区化探异常、多期岩浆活动指示矿床深部有较大成矿潜力,并具有热液接触交代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厂沟梁金矿田成矿研究发现,金成矿与成矿带内变质岩、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太古界地层是金成矿的初始矿源层;矿体严格受断裂或裂隙控制;岩浆岩为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进一步的能量和热液。矿床成因类型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综合分析确定了三位一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娄家店金矿床位于辽西凌源—北票金成矿带北东部,矿区内已发现5条金矿脉,均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硅化、黄铁矿化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表明,娄家店金矿床为受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地层、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及鸡冠山断裂次级断裂控制的复合成因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张勇  孙利清 《黄金》2001,22(11):8-11
内蒙古巴音杭盖金矿床矿石类型较单一,为贫硫化物含金石曲脉型。主要载金矿物是褐铁矿和石英。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矿的形成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的成矿作用;金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曹海龙  孙丰月  刘凯  李良  禹禄  张阔 《黄金》2016,(2):14-21
埠南金矿床位于胶莱胶北断隆北缘,招(远)—莱(州)成矿带中部,受NE向灵山沟—北截主断裂以及一系列次级构造控制。金矿体赋存于NE向构造中,并受其控制,矿石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通过对埠南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有Ⅰ型气液二相包裹体和Ⅱ型含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280~320℃,盐度为3.76%~12.99%;流体为Na Cl-H2O-CO2体系,含少量的CH4和N2。通过等容相交法,得出包裹体捕获压力为54~106 MPa,并估算出成矿深度介于5.87~8.52 km。流体H、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同时存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参与。综合分析认为,埠南金矿床属于蚀变岩型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巴勉金矿床位于老挝乌多姆赛省西北部,该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开展1∶5万地质测量及槽探工作,在巴勉金矿区发现了6条含金石英脉。根据本次调查和研究认为,巴勉金矿床是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床和韧性剪切带没有成因和时间关系,而只有间接空间关系,巴勉金矿床为"剪切后期"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温杖子金矿床位于辽宁省建昌县境内,为辽西地区著名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破碎蚀变岩中,受断裂控制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温杖子金矿区花岗闪长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微弱的负Eu异常,无或极弱Ce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等)和化学性质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Th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P、Hf、Zr、Ti等)和重稀土元素(Y、Yb、Lu等),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物质混合源区,为火山弧花岗岩构造环境,形成于华北板块由挤压构造体制转化为伸张构造体制阶段。温杖子金矿区成矿作用经历了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3个阶段,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其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岩侵位相关,认为温杖子金矿床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黄俊鹏  曲广涛 《黄金》1997,18(12):9-12
四道沟金矿床产于震旦系辽河群中低级变质岩系中,矿床主要受东西轴向的褶皱构造控制。南北轴向的褶皱构造与东西轴向的褶皱构造相互叠加,形成了格子状构造,控制着金矿的主体。针对两期褶皱构造体系叠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指导拽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坡顶金矿床位于西大别大磊山穹窿中部,矿体呈脉状、似板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中,走向和倾向上均具舒缓波状特征,厚度变化属于稳定型,金品位变化属于均匀型;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石英脉型矿石金品位一般高于蚀变岩型矿石,金矿化与多金属硫化物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黄铁矿化、硅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大坡顶金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张继 《黄金》2020,41(1):19-23
台里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沉降带山海关古隆起的东段,是近年来在阜新-台里韧性剪切型金成矿带南西段发现的新矿床。台里金矿床矿(化)体产于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中,沿韧性剪切带的次级脆性断裂分布,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具有多阶段、多期次的成矿特征,其最终成矿期为燕山中晚期,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太古宙绿岩建造后韧性剪切带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黄启富 《黄金》2016,(2):26-29
以地南金矿床位于力士山—新堡复背斜及其2条区域性大断裂之间。矿体受近NS向断层破碎带控制,呈板脉状、透镜状,主要赋存于德乌鲁岩体内接触带,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后期热液矿床。容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和辉锑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文章着重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对该区域或类似地区金矿找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隋风春 《甘肃冶金》2012,(1):95-97,101
瓦屋沟金矿床是李岷金矿带上李坝金矿田内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南测毗邻李坝金矿床,北侧与赵沟金矿床接壤。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体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等对瓦屋沟金矿床进行了论述。矿带总体呈86°~115°方向延伸展布,受F3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特征显示:断裂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程度的高低与蚀变的强弱呈正相关,蚀变越强,矿化程度就越高;蚀变越弱,矿化程度就越低,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最不密切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  相似文献   

20.
沙金沟金矿床成矿过程由早至晚主要分为4个成矿阶段,磁铁矿-石英-钾长石阶段(Ⅰ)、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阶段(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其中Ⅱ阶段和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类型复杂,主要有含子矿物三相、富CO_2三相和气液二相包裹体。流体均一温度为224℃~478℃,显示为中高温特点;流体盐度为0.62%~53.81%,流体密度为0.61~1.14 g/cm~3,既存在高盐度和中高密度的流体,也存在低盐度和低密度的流体。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阶段有大气水加入。Ⅱ阶段流体不混溶和Ⅲ阶段大气水与岩浆水混合是Au沉淀的主要原因。流体性质早阶段为氧化性流体,主成矿阶段为中性和还原流体,晚阶段为弱碱性和弱氧化的流体。估算出沙金沟金矿床成矿深度为5.9~9.7 km,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按照成矿动力学背景,属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