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抑制剂Ac DEVD CH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13 2只 ,设立MIR组 ,DEVD组和假手术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及 2 4h 5个时相点。分别检测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心肌细胞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DEVD组上述指标虽也有相似增高趋势 ,但比M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通过抑制凋亡和PMNs浸润减少心肌再灌注后的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和缺血耳灌注后交界区心肌细胞Caspase-3 mRNA的动态变化与药物影响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缺血组、IR组、IR+AC—DEVD—CHO组、和假手术组4组。并设立缺血1.5h后再灌注2、4、8、12、24、48h 6个时相点采用焚电分析法检测Caspase-3活性,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伊文蓝和TFC染色测之梗死范围。结果①缺血组与IR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后者的Caspase-3上调。交界区凋亡细胞增多,梗死范围扩大,尤其在24h时,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IR组与IR+AC—DEVD—CHO组相比,后音在各时间点均阻断了Caspase-3酶活性,凋亡细胞减少.梗死范围缩小,尤其在24h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缺血组,IR组,IR+AC—DEVD—CHO组,3组中Caspase-3酶活性、凋亡细胞数、心肌的梗死范围之间呈正相关,结论①缺血再灌注交界区激活Caspase-3酶活性,使凋亡细胞增多,梗死范围扩大.比缺血组对心肌的影响更大,阻断Caspase-3酶活性可下调凋亡细胞数目,使梗死范围缩小;②交界区Caspase-3酶活性与凋亡细胞数量影响着心肌细胞梗死的发生发展与结构重建,为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及初步机制。方法 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法分析心肌细胞Fas/FasL、Caspase 8及Caspase 3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分析法测定Caspase 3活性。结果 凋亡组 (心肌缺血 1h ,再灌注 2 4h)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 (16 .3± 4 .5 2 ) ,较对照组 (0 .4 3± 0 .0 4 )有显著性升高 ,Fas/FasL及Caspase 3蛋白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牛磺酸保护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Caspase 3蛋白水平及Caspase 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凋亡组。结论 牛磺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死亡受体通路中相关蛋白酶水平及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鼠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caspase-3激活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不同时相半胱胺酸蛋白酶3(caspase-3)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6只,随机设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1、3、6、12及24 h等5组和假手术组(Sham).分别检测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及caspase-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左室功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增加及caspase-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K-MB和左室功能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caspase-3 P20活性片断增加与CK-MB于再灌注6 h最高;caspase-3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于再灌注12h最高,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LVSP、±dp/dtmax随IR时间逐渐增加,LVEDP随IR时间逐渐降低.和Sham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Caspase-3激活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T)对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分别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及bcl 2、bax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bcl 2及bax蛋白阳性表达指数 (PEI)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增加 ;MT干预后AI与bax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均下降 (2 1 96± 7 6 8下降至 12 17± 6 4 5 ,18 5 9± 5 6 8下降至 9 71± 2 82 ) ,而bcl 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增高 (7 33± 2 0 5增高至 13 4 5± 2 76 )。结论 褪黑素可抑制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与上调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 ,从而抵抗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在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bcl 2 ,bax ,p5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 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n =8) :假手术对照组 (P组 )、缺血再灌注对照组 (IR组 )、缺血预处理组(IP组 )。除P组外 ,其余两组均接受左冠脉前降支 3h阻断和 3h再灌注。IP组在 3h缺血前接受连续 3次每次缺血 5min ,再灌注 5min的预处理。取心肌缺血区边缘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测凋亡指数 (AI)和bcl 2 ,bax ,p5 3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凋亡指数 ,IP组 ( 5 .85± 1.5 9) %较IR组 ( 13.83± 3.98) %显著减少 (P <0 .0 1)。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IP组高于IR组 ;bax ,p5 3基因的蛋白表达量IP组低于IR组。结论 :缺血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与上调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 ,下调p5 3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2 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 :①缺血再灌注 (IR)组 :缺血45min ,再灌注 1h ,滴注生理盐水 ;②丹参治疗 (DS)组 :缺血 45min ,再灌注 1h ,滴注丹参注射液 (5mg/kg ,制药厂生产 ) ;③假手术 (Sham)组 :行假手术 ,滴注生理盐水 ,分别采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ax和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Sham组 (P <0 .0 1) ,DS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5 )。IR组和DS组bax、bcl 2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 <0 .0 1) ;丹参明显抑制bax基因表达 (P <0 .0 5 ) ,但对bcl 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加剧 ,bax和bcl 2参与调控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 ,丹参可抑制调亡加速基因bax的表达 ,因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川芎嗪保护组(IR+TMP)在结扎冠脉前30 min腹腔注射川芎嗪(20 mg/kg)。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分析Fas、FasL、Capase-8及Capase-3蛋白表达,荧光分析法测定Capase-3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3.47±3.88较对照组0.41±0.03有显著性升高(P<0.01),Fas、FasL、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川芎嗪保护组(IR+TMP)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81±0.25较IR组23.47±3.882有显著性降低(P<0.05),Fas、FasL、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IR组(P均<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数有明显的增多;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死亡受体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义  张英  陈蓉 《现代医学》2006,34(3):183-18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54只兔随机分入单纯IR组(n=18)、EGb761组(n=18)、EGb761 锌原卟啉Ⅸ(ZnPPⅨ)组(n=18),各组兔分别先给予生理盐水5 m l、EGb761(10 mg.kg-1)、EGb761(10 mg.kg-1) ZnPPⅨ(7.5 mg.kg-1)腹腔内注射。24 h后,每组任选6只处死,检测IR前心肌细胞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与活性;余兔行心肌缺血40 m in再灌注4 h,检测IR后心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单纯IR组比较,EGb761组心肌细胞HO-1表达及活性显著升高,T-AOC升高,而MDA含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心肌梗死范围和AI均明显降低(P<0.01);EGb761 ZnPPⅨ组HO-1表达增加但活性反而降低(P<0.01),T-AOC降低(P<0.05),但MDA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1),心肌梗死范围及AI则与单纯IR组无显著差异。EGb761 ZnPPⅨ组与EGb761组比较,心肌细胞HO-1表达与活性及T-AOC明显降低,MDA含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心肌梗死范围和AI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EGb761可通过诱导HO-1表达,发挥抗氧化与抗炎作用,有效抑制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白兔制成在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并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 (P组 )、缺血 /再灌注对照组 (IR组 )、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结果 :IP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面积的比率比IR组显著减小 (P <0 .0 5 ) ;凋亡指数IP组亦比IR组小 (P <0 .0 1 ) ;IR组心肌DNALadder形成明显 ,IP组DNALadder模糊不清。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aspase-3 and its inhibitor Ac-DEVD-CHO in rat lens epitheli al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 in vitro.Methods Rat lenses were incubated in modified Eagle‘s medium containing 2 mmol/L H2O2 to induce apoptosis in vitro. Apoptosis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was assess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 (PI) double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after 12, 24 and 48 h of incubation.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Observations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2 mmol/L H2O2 could effectively induce lens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in vitro. Caspase-3 activity increased during cell apoptosis and the peak measurement occurred at 24 h after treatment with H2O2. Cell apoptosis was blocked by caspase-3 inhibitor Ac-DEVD-CHO.Conclusions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3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ecuting apoptosis in H2O2-treated lens epithelial cells and in the formation of cataract. The caspase-3 inhibitor Ac-DEVD-CHO may effectively prevent lens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caused by oxidative injury.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温阳通脉方组(WTF组),温阳通脉方+阻滞剂组(WTF+BA组)。采用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检测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WTF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IR组以及WTF+BA组;WTF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以及WTF+BA组;WTF组p-Akt的蛋白表达较IR组及WTF+BA组均明显增加。结论温阳通脉方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激酶途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对培养心肌细胞模拟缺血 /再灌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 ,建立模拟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实验分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②模拟缺血 /再灌注组 :细胞缺氧 12 0min ,复氧 2 4 0min ;③ 30 μmol·L-1粉防己碱 +缺血 /再灌注组 .计算台盼蓝摄取率 ,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以流式细胞仪 (FCM)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 .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 ,FCM未发现凋亡峰 ,电镜未发现凋亡细胞 ,而缺血 12 0min/再灌注 2 4 0min组FCM的凋亡率为 15 1% ,电镜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 ,台盼蓝摄取率和LDH活性显著增加 (P <0 0 1) .粉防己碱组则细胞大部分存活 ,凋亡率明显降低 (平均 3 2 % ) .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粉防己碱可减少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介-1(IL-1)mRNA及蛋白在缺血心肌的表达规律及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组织的影响。方法 大鼠116只,随机分设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NAC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先缺血60min,然后分设再灌注1,3,6,12,24h共5个时相点;治疗组于缺血10min空注射NAC160mg/kg。于各相应时相点活杀动物聚缺血区心肌待测。IL-1mRNA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蛋白表达,心肌组织MDA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SOD活性测定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心肌组织ATP酶活性用磷比色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测定用TTC染色法。结果 心肌IR后,IL-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高,分别于3,6h达高峰,心肌MDA含量明显增高而SOD,Na^ -K-ATPase,Ca^2 -ATPase,Mg^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心肌梗塞范围于24h内呈逐渐增加趋势;IL-1表达水平与心肌梗塞范围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MDA于明显正相关,与SOD,Na^ -K^ -ATPase,Ca^2 -ATPase,Mg^2 -ATPase之间呈明显负相关;NAC可使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心肌梗塞范围缩小。结论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IL-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NAC可抑制IL-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关系。方法:56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P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高氧液灌注组(HBO组)。分别取缺血危险区心肌,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的表达;检测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HBO组、IR组SOD活性均较P组降低(均P〈0.05);MDA含量则较P组增加(均P〈0.05)。HBO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P〈0.05)。ICAM-1的表达,IR组比HBO、P组都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高氧液处理可下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1的表达,使SOD活性升高,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Bcl-2和Bax基因的调控.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1 h、3 h和5 h组.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予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BaxmRNA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蛋白及Bcl-2mRNA先升高而后下降(均P<0.01).凋亡指数(AI)与Bax蛋白及Bax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926,0.933;均P<0.01),而与Bcl-2蛋白/Bax蛋白及Bcl-2mRNA/BaxmRNA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836,-0.879;均P<0.01).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Bcl-2/Bax的比值下降是促进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aspase-3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 MPP+)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表达.方法:建立MPP+诱发中脑神经细胞凋亡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方法,检测原代培养的16 d胎鼠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组和细胞凋亡组(MPP+组)的caspase-3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有表达,但在细胞凋亡组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caspase-3的蛋白酶抑制剂Ac-DEVD-CHO可降低caspase-3的表达.结论:caspase-3参与MPP+诱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并起关键作用,以MPP+为诱导剂建立的中脑神经细胞凋亡模型可用于研究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有关的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筛选抗PD药物.  相似文献   

18.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仅有细胞坏死,还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正比,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如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以及参与调节的相关基因分子和信号转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