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多项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为特别不规则的多项超限复杂高层建筑。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通过采用SATWE和MIDAS软件,分别进行小震作用下静力和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作用下特别重要构件的弹性设计及其它构件不屈服判别分析、大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推覆(Pushover)分析,找到了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采取了对应的抗震加强设计。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及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其抗震设计理念对类似建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斌 《建筑知识》2014,(7):75-76
本文对南通圆融广场抗震超限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该工程结构抗震超限设计设计方法及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建筑物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抗震性能目标得以实现。可供同类工程进行抗震超限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陕西电力银河大厦工程抗震设计的实例,对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内的B类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重点就结构高度、平面形状、高宽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SATWE及ETABS(美国)计算软件对结构抗震进行了静力分析及动力时程分析的对比,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当代MOMA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在复杂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逐渐采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北京当代MOMA结构,描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措施,同时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不同方向、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所有柱及剪力墙未发生屈服、悬挑部分钢结构及其支撑柱保持弹性,实现了性能设计提出的性能目标,说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5.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基于承载力设计方法,基于承载力和构造保证延性设计方法及基于性能/位移设计方法,以及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指出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一种趋势,基于性能/位移设计方法将进入新一代的抗震设计规范,我国2001规范已经纳入了基于性能/位移设计方法的核心分析手段,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通过对两个工程实例的分析,本文阐述了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对结构抗震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亮 《结构工程师》2022,38(2):177-183
本工程平面和立面均不规则,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屋顶局部采用钢结构。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超限情况及加强措施、线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构件设计、楼板应力分析及弹塑性分析、钢屋盖设计以及楼座设计等。通过分析,该工程能达到了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较好,具体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松岩  冯树宝  焦红 《建筑技术》2023,(22):2742-2746
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对结构的抗震分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性能分析的一系列问题,以一个带有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为例,分析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小震、中震及大震下,对如何进行结构性能目标的选取及是否满足构件性能目标的评估方法给予说明,为此类建筑进行抗震性能化分析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侯茂武 《山西建筑》2007,33(31):85-86
阐述了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的特点、抗震分析方法及提高结构抗震承载能力的措施,并对有限元程序ANSYS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判断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同时指导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9.
卓越后海金融中心大厦为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该结构抗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结构体系、平面不规则、结构高度超限特点,选用了适合工程的抗震性能目标,通过采用SATWE、ETABS程序进行小震作用下计算结果对比和中震作用下构件不屈服判别分析,以及Perform-3D程序进行大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找到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强措施能够满足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合景木渎商业二号楼属于有高位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复杂,扭转不规则,楼层刚度突变。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对转换层楼板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平面内受力情况,提出转换层及附近几层的抗震加强措施。本项目对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华海  蒋沧如 《山西建筑》2007,33(12):11-12
根据具体工程实例对带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了梁式转换层设计要点,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建筑物震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作者研究开发的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建筑物震害研究中的应用。采用杆系模型 ,包括梁、柱、墙单元、拉压杆单元、弹簧单元和阻尼单元 ,可建立各种结构计算模型 (质点系模型、平面或空间框架模型 )。对柱和墙单元等压弯杆件 ,采用了“多弹簧模型”和“纤维模型”来考虑变动轴力和双向弯曲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 ,能够表达压弯杆件在多轴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从而比较真实地模拟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为了表达各种荷载作用下杆件或弹簧的力和变形关系 ,作者开发和引进了多种材料恢复力模型 ,这些恢复力模型模拟了材料的非线性。在结构分析过程中也采用近似方法考虑了几何非线性。采用以上计算模型 ,作者开发了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计算机程序 ,用于分析遭受地震作用的建筑物 ,其结果与实际的地震破坏吻合较好 ,能够说明结构的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CANNY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作者研究开发的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建筑物震害研究中的应用。采用杆系模型,包括梁,柱,墙单元,拉压杆单元,弹簧单元和阻尼单元,可建立各种结构计算模型(质点系模型,平面或空间框架模型)。对柱和墙单元等压湾杆件,采用了“多弹簧模型”和“纤维模型”来考虑变动轴力和双向弯曲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表达压弯杆件在多轴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从而比较真实地模拟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为了表达各种荷载作用下杆件或弹簧的力和变形关系,作者开发和引进了多种恢复力模型,这些恢复力模型模拟了材料的非线性。在结构分析过程中也采用近似方法考虑了几何非线性。采用以上计算模型,作者开发了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计算机程序CANNY,用于分析遭受地震作用的建筑物,其结果与实际的地震破坏吻合较好,能够说明结构的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4.
吴逸枫  袁理明  董隽 《建筑结构》2020,50(8):84-87,76
铁投·碳汇大厦项目由超高层商务办公塔楼及碳交易大厅裙楼组成,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裙楼采用钢框架结构。因建筑功能需要,塔楼和裙楼连为一体形成多项不规则,属于不规则超限高层。采用YJK及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及指标对比,经计算,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Perform-3D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损伤程度符合设计要求。针对裙房双向大跨度楼盖进行了人行舒适度分析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且进一步确保了结构的舒适性及安全冗余度。  相似文献   

15.
武汉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武汉市一幢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超高层建筑的建筑与结构布置。并且通过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研制、开发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分析该结构的自振周期、地震最大位移、结构整体稳定等参数,以确定该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7.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xpert system (IMXpert) which en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s or architects to produce results of high quality within a short time in work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f buildings. IMXpert gives various data or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he user's request. The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problem analysis and system design. For the syst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 an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has been used for the problem analysis. Various types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operations closely related to them have been extracted and defined as independent objects. The complet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 can be represented by combining these objects and operations. A centralized database has been designed for the consistent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object instances.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亚洲宾馆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重点介绍了亚洲宾馆主楼中剪力墙-框支墙体系的结构分析及旋转餐厅的结构设计与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信息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信息大厦结构设计有以下特点:(1)是目前国内8度抗震设防地区最高的超限高层钢筋混凝土组合简体结构,主楼高189.4m;(2)国内首次在黄土地区采用68m长的超长钻孔灌注桩;(3)为减少建筑物高度,7~48层采用部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结构;(4)进行了结构弹塑性分析,包括静力推覆(Pushover)分析和动力反应时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