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放疗住院患者实时费用漏收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及运用品管手法,分析费用漏收的原因,制定并落实各项措施,监测活动效果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肿瘤放疗住院患者实时费用漏收率的变化。结果应用品管圈后肿瘤放疗住院患者实时费用漏收率明显下降,应用查检表统计得出改善前实时费用漏收率为7.79%,改善后实时费用漏收率为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肿瘤放疗住院患者实时费用漏收率,保障科室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1)有形成果急诊医师查体时间由改善前的34.41 min缩短为3 min,患者外出检查平均用时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0 min,采血到出结果的平均时间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2min,目标达率为112%,进步率为45.1%.(2)无形成果: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组建品管圈,以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缺陷率为选题,运用PDCA原则,圈员共同拟定对策,采取建立急诊交接班指引内容、实施SBAR交班、建立标准化床旁交接班项目、建立急诊交接班质量评价量化表、集中培训结合实境培训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床边交接班的缺陷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急诊科护士交接缺陷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78.3%降为改善后的26.6%,团队精神由改善前6.37提高为9.01,荣誉感由改善前6.94提高为9.6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急诊科护士交接班的缺陷率,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的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非计划下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医护联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管理急诊科监护室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确立了"医护联合降低急诊血液净化非计划下机率"的活动主题,设定活动目标为降低非计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检查等。结果: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由实施前的48.53%降低至实施后的24.4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急诊科急救物品缺陷率,发挥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共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为主题,调查现状,分析急诊分诊不准确的原因,实施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分诊准确率和圈员的各项能力。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急诊分诊准确率由活动前的92.96%提高至9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安全,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科未按需使用安全标识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以提高药物标识、防意外标识、医院感染标识、护理安全标识使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未按需使用药物标识、防意外标识、医院感染标识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未按需使用药物标识、防意外标识、医院感染标识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未按需使用各种护理安全标识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管理实践,能有效降低急诊科未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情况,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甲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并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差别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由活动前的153.80 min降到了活动后87.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以期提高救护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导致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12%降低至活动后的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保障急诊抢救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的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QCC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进行改进,观察QCC开展效果。结果:开展活动前后平均急诊抢救时间及接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QCC活动后圈员能力明显提高。结论:QCC可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急诊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PDCA 的步骤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从12.25%降低到4.78%,其中分区错误率从19.41%降低到5.10%,病情分级错误率从13.57%降低到4.73%,内科错误率从7.0%降低到2.91%,外科错误率从4.88%降低到1.10%。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形效果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的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病区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由11.11%降到1.33%。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护士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从68%降低到25%(P<0.05)。结论 运用品管圈方法可减少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融洽与临床及辅助检查科室的工作配合关系,有效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使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安全性提高。同时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2014年9~11月、2015年2~4月该院急诊血常规实验室周转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组织实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TAT)不合格率由活动前5%降至活动后1.4%,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通过对急诊检验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急诊检验及时准确性,实现无误检、无投诉、无抱怨,满足临床需求。品管手法的应用,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重穿率中的效果。方法由15名精神科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其中一线护理人员10名,共同分析导致本院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静脉输液重穿刺率的变化。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1月内,小组一线护理成员共进行静脉穿刺568人次,其中重新穿刺112人次,重穿率为19.72%;品管圈活动结束后1月内,小组一线护理人员共进行静脉穿刺612人次,其中重新穿刺67人次,重穿率为10.95%,显著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重穿率(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率,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医疗垃圾处置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发生的原因,设立目标及制定整改措施。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疗垃圾处置缺陷率从活动前的21.4%降低至活动后的7.6%。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医疗垃圾处置缺陷率,提高了科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正确实施率。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实施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分析影响手术安全核查正确实施的因素,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安全核查正确实施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小组内成员对品管圈工具应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心以及荣誉感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外科手术安全核查正确实施率,提升医护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术前物品准备的完善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术前物品准备的完善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物品准备缺陷率从60%降低至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术前物品准备的完善率,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减少巡回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手术间门的开放次数,降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6.67%降至6.2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同时圈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良好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步骤,以PDCA循环为基本方法进行专题改善。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睡眠质量良好率由活动前的62.5%上升到82.5%,同时提高了圈成员的6项能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感受,促进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